激发学习潜能,助学生快乐成长
2014-04-29农海碧
农海碧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主张用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笔者对积极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尝试, 通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堂创造机会、体验成功,有效激励等方式,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固有的潜在的正能量,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
關键词:积极心理学;课堂教学;激发潜能初中阶段,许多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情绪波动大,行为较为随意、自由,渴望冲破束缚,逆反心理较强。在学习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的厌学情况比较普遍。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增强对思想品德课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确确实实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快乐成长呢?
积极心理学主张对人性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研究个体如何更好的发展、生活,让人学会分享幸福、创造快乐,使其具有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保持生命最佳状态。本人认为,作为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发现和挖掘自身存在的积极美德和潜能,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让学生对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有生活目标,体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获得和激发积极力量克服现实中的诱惑和困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学理论,会让思想品德教学变得更科学,同时也充满快乐。本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常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们传达这样一种信念:“老师很喜欢跟同学们一起学习,我们一起努力打造快乐课堂”,使学生在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愉悦气氛中感受成长的快意和智力劳动的乐趣。同时,教师用自己亲切的微笑、柔和的声音、鼓励的语言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心理环境。如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 “别急,你怎么想的怎么回答”, “我来做一点补充好吗”等等,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会使学生学得自然、学得安乐,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都很高,学习的创造性也得到较好的发挥。
二、让学生参与课堂,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幸福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的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让学生乐学,努力使教学充满情趣,这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趋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是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除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外,还适应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上的进步,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如通过“课前五分钟时事播报”活动、单元主题活动、游戏、表演、比赛等让学生参与到课前备课活动和课中的探究学习中来,展现自我,成为课堂的主角。个性不同的学生通过参与课堂,展现自我,体验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采用激励式的课堂评价方式,增强学生自信心
积极心理学认为:鼓励是表达对学生的信心,激励学生去尝试、学习和行动。激励式有利于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帮助学生从失败走向成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的激励不是千篇一律,而是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期待和鼓励。这种期待应该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比较容易达到的目标。当学生达到了老师期待的目标时,要及时表扬,这种及时表扬最有效,能够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提升学习的幸福感。同时,激励应具体,有针对性,避免笼统空泛。如教师对学生说“你能想到这一点很不错”,“你的想法别出心裁”等评价都会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积极地加以肯定和赞美,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一句赞美的话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当然,除了经常使用性口头表扬形式,教师还可以写表扬便笺(便条)或将表扬写在学生的作业、笔记或试卷上,相信这些独具一格的激励方式,更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良苦用心。
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积极心理学追求人类获得幸福生活的内在理念,为我们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维度。实践证明,把积极心理学恰当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个性活力,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参考文献:
[1] 林冬妹,谭华玉.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形式的探讨[J].
[2] 许燕.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J]. 北京社会科学. 2006(S1)
[3] 马雅红.论青少年意志品质的教育和培养[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S2)
[4] 康井泉,刘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几项策略[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