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方法探析
2014-04-29张瀛尹
张瀛尹
摘 要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和高校都采取了积极的助学措施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但在被资助的贫困生群体存在着感恩心缺乏的现象,本文根这一现象提出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进行感受恩教育的几点举措。
关键词 资助 感恩教育 举措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感恩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应该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近年来,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多元化的资助模式逐渐形成,在物质上极大地缓解了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与此同时,受资助的学生中却出现了感恩缺失的等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在申请国家助学金时,争先恐后,有些学生认为这是沾光,不申请就吃亏了,一味追求私利,同学之间互不相让,即使是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在获得了资助后,也认为本来就应该获得资助,自己享受资助是理所当然,想不到感恩,还会埋怨资助力度太小。更有甚者拿着助学金挥霍浪费,把资助的钱用来请客吃饭、买奢侈品等,扭曲了助学金真正的用途。有些学生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但是缺乏诚信感恩意识,违约现象屡屡出现,让我们深感痛心。究其原因,在资助育人中,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感恩教育有着极大影响,如父母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高校开展感恩教育,唤起受资助者的感恩意识,激发他们的感恩行为,以感恩之心回报国家和社会,并对其他受资助者起到榜样作用,应成为辅导员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感恩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经过环境熏陶和教育引导,才能唤醒感恩意识,进而外化为感恩行为。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通过以下几点举措,可以有效地教育被资助学生懂得感恩。
(1)营造感恩氛围,增强感恩认知
良好的感恩氛围,是在资助工作中开展感恩教育的前提,若没有良好的感恩氛围,只是机械地开展感恩教育,会让受资助者产生自卑感,不利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阻碍资助工作的开展,影响资助育人的效果。高校应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感恩教育有机渗透到教学和贫困生资助管理中,保持感恩教育的常态化,增强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融入感恩教育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刚入校就对感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节庆日为契机,深入挖掘感恩教育内涵,营造感恩氛围,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感恩教育的效果。
(2)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深化大学生感恩情感
目前,高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所占比例较小,覆盖面较窄,没有形成特色品牌,教育效果不显著。高校应高度重视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感恩教育,通过团委、学生会和班级团支部等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传递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精华熏陶学生,进一步深化贫困生感恩情感。
(3)全面融入资助工作,实现资助育人目标
高校应充分利用资助过程中的有利时机,适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感恩教育活动。在学生提交各种资助申请时,高校应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在资助过程的前端知恩、感恩,使学生在申请资助时就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在资助评审过程中,应将是否具有感恩意识作为最基本的要求和标准,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获得资助。在后期管理中,深入挖掘受助者中涌现的感人事迹,树立资助育人典型,通过报告会、微电影等形式,大力宣传身边典型,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对生活不俭朴、奢侈浪费、评选中弄虚作假的学生取消其资格,已经获得资助的要予以追回,必要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助人自助”为指导思想,引导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获得报酬,在工作中体验助人的快乐,实现自我价值。
(4)成立贫困生社团,构建感恩实践平台
感恩教育,学生是主体,但很多贫困生因为家庭贫困,从小缺少综合素质训练,没有一技之长,自信心缺乏,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因此,为了让所有贫困生都积极参与感恩教育活动并从中受益,高校有必要成立以感恩教育为主旨、以贫困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社团,围绕“知恩、感恩、报恩”等环节开展活动。在资助工作中可要求受资助者履行一定的义务,如一年内参加志愿活动50个小时以上等。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发布志愿活动信息,贫困生根据自身时间安排和特长申请参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唤醒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增强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促使贫困生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具体的感恩行动,并从中体验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乐趣,实现“感恩认识——感恩情感——感恩行为”的良性循环。
总之,新形势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感恩教育任重道远。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讲,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与心理上的疏导。因此,要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困难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学生以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资助,做到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促进资助育人工作更加健康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谢丽.受助学生感恩教育探析[EB/OL].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http://www.qgzx.cn/contents/6/1473.html.
[2] 徐瑞妍.当前大学生感恩缺失及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