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一定成为记者,但你一定要有一次跨国采访经历”
2014-04-29孙献涛等
孙献涛等
导语:出去见识一下别国的招数,方便你理解并接纳本国的特色。用审视的姿态才能真正长见识,所以人人都应该做一回记者。即使不为了知识的美德,也可以体验一把在国外“当记者”的权力。
这句广告语有一个前提:你一定得有一些钱才能“跨国”。钱是“一定要”的,“跨国”倒并非必须。呆家里配合APEC盛会、对着镜子笑迎四方宾客也是可以的。
广告语经常言过其实,之所以一定要跨国,就是鼓动你去见识不同的天空。就像托尔斯泰论述幸与不幸的婚姻,好的天空都是一样的蓝,不好的天空才会怪招迭出。出去见识一下别国的招数,方便你理解并接纳本国的特 色。
记者是一种心态
见识国外经验,最忌讳全盘西化。“全西”的惨痛教训,从李鸿章到袁世凯到孙中山再到某某某,都曾经亲身经历过。普通人的“全西”,同样也会导致机遇丧失。我经常拿一位海龟朋友的买房经历来开导一代又一代持币观望的中国穷人:这位朋友留学德国许多年,终于炼成了科学家,就职于一家德国公司的中国总部。一切都如此完美,只差一套中关村附近的大房子。从2005年底开始,朋友拿着三十万欧元在中关村四处看房,准备现款购房,一副有钱人的模样。科学家的严谨总能让他发现无数细小的毛病,没有一处房产让他完全满意。就这样不停地看啊选啊转啊,时间飞速流逝,房价见天疯长,很快就到了2008年,30万欧元现款已经买不下当初他看过的大部分有毛病的房子。现在这位朋友还在以租房为生,当然薪水依然很高,但再高也高不过现在的房价了。所以,如何到国外长见识,成了重中之重;用采访的姿势跨国,才是本广告语最想要表达的意图。采访的要义是审视,审视的立场是客观和理性。没有人是客观的、理性的,但你可以时刻提醒自己:我是记 者。
记者可以是一种心态。作为从业十多年的职业老记者,我有过无数次失败的采访经历,回顾这些失败,几乎全都是丧失了记者最初的心态所致。最近的一次失败发生在三个月前的跨美国采访期间。8月中旬我到西海岸的加州河滨城市学院(riverside city college)采访其执行校长依萨克,年届六旬的非裔老校长佝偻着高大的身躯,花白着卷曲的头发,满脸堆笑地欢迎我这位“中国第二大报纸”派来的记者。开头和结尾都很顺利,中间出现了波折。后来该校国际部主任迈克尔告诉我:中间的那一段采访比较失败,你说没有中国学生愿意来美国学习空调维修技术和牙医助理专业,你不知道美国的空调维修工人到底有多抢手,你也不知道依萨克校长本身就是一位牙医。
我感受到我的老脸微红了一小下,想当然的老毛病总是出现在每一次似乎已经准备充分的采访过程中。事后我就“空调维修专业”请教美国麻省大学国际学院院长郭允奎,这位出国三十年的华裔生物学家,指着下榻的昆仑饭店房间里的出风口,现场给我上了一课:美国建筑物的空调系统复杂、规范而稳定,按照他们的标准,包括这间豪华五星酒店的空调系统都是不合格的,毛病多多,挑剔一些的客人会“受不了”。美国的空调维修,不是咱们这里挂根绳子爬窗户外面修窗机加氟的概念,人家是真正的技术活,高级蓝领,一旦拿到空调维修执照,从此便可衣食无忧。虽然郭允奎并非空调维修专家,但他是空调使用专家,而且他善于用自己的方式在中美之间转换着,他跟我吹的最大的牛是:“我说中文的时候可以不带一个英语单词”。
为了知识的美德
“想当然”肯定不是美德,知识才是美德。记者知识的获得、美德的养成,往往伴随着现实的种种残酷。这就像一位将军功勋的建立,需要以一万名士兵的生命为代价。
比较吊诡的是,国内记者展示给受众的知识,多是歌舞升平的底色;而美剧里的记者,则大都是揭黑者的形象,包括《纸牌屋》里那位被党鞭设计撞死的、用色相换真相的女记者。真实的欧美记者,包括刚刚老死的水门事件报道主将布拉德利,他们最喜欢给受众讲述的,永远是血淋淋的事发现场、千钧一发的政经危局和肮脏龌龊的密室交易。这种底色偏差容易让国内的受众产生错觉,以为国外天天都在枪击。今年暑假一位妈妈要带着十岁小儿游学美国二十天,知道我在办《留学》杂志,出发之前反复向我求证:要不要托人从广东买一大一小两件防弹背心穿上?回来之后这位妈妈冲着我大发感慨:现在我知道什么叫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了,进出硬币上的林肯纪念堂也没有任何安检,比等公交、坐地铁都方便。
我对这位家庭妇女的感慨未置可否,很显然这位妈妈关于美国的知识远没有达到“美德”的程度。我提醒她游客所见永远是光鲜的、片面的,如果想要拥有关于美国的“美德”,需要用审视的眼光,做一次实地采访。比如对于留学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人身安全问题,可以专门去华裔学生总数达到4000人的南加大实地探访一下。南加大附近至少发生过两起华裔学生遇害事件,虽然按照概率计算仍属意外,但摊到谁家头上都是100%的悲剧。家长或学生可以花两个星期,带着任务出发,跨国当一回真正的记者。至少有这么几个问题值得认真打探:
1.背景调查:南加大及其周边,中国留学生遭遇暴力侵害的概率到底有多大?
2.背景调查:之前发生的侵害案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3.事件追踪:凶手如何处治?遇害人及家属如何获得救济?
4.事实报道:亡羊之后,牢是如何补的—南加大校方及当地警方采取了何种加强安保的措施?效果如何?
5.实地考察:校方及警方所说的安保人员翻倍、增加探头覆盖面、进出校园车辆登记,这些措施都落实了没有?
6.现场走访:当事者、亲历者、旁观者、局外人对中国留学生安全现状如何看待?感觉如何?
7.专家访谈:留学专家的建议,安保专家的提醒。
8.图片报道,多拍几张相关图片。
…………
好在美国不需要记者证,即便你从未在任何一家媒体从事过全职或兼职工作,只要你想,就可以。多年前美国一位名为瓦内萨·莱格特的家庭妇女深入监狱,获得某位重刑犯的录音,内有破解某谋杀案件凶手迷团的关键线索,法庭要求她出示录音作为证据,她宣称自己是记者,有权保护消息源,拒绝提供录音。虽然莱格特只是一位拥有“记者梦”的家庭妇女,但全国的真记者、真编辑们大都支持她捍卫“记者”的权力和尊严。最后法院只能以“藐视法庭罪判她坐了168天大牢,到底也没能要到那份关键证据。
举出这个域外的例子是想再告诉你一个秘密:即便是“当记者”这件事,淮南和淮北也是两种口味;不真正跨国实地采访一回,你还真不知道本土和外国“记者”,都是些什么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