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浅探

2014-04-29韦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生物学经验生活

韦红

摘要:高中生物知识从生活中来,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潜在的创造力,联系生活实际,可以有效激发他们对生物的兴趣,生成知识,从而理解概念、记忆生物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活跃教学气氛,更重要的是缩小了教材和生活的距离,同时使学生感到生物的确是一门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学科,是最终解决人类本身问题的主要学科。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生物学是研究大千世界万物生灵的科学,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密切相关,生物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已日显出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影响到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生理和生活中许多奥秘的解开都依赖于生物科学,使生物老师的生物学教学大有可为。但传统高中生物学教材内容很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虽然“掌握”了许多理论知识,面对许多生活实际问题常常束手无策,很大程度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而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增加了许多贴近生活特色栏,图文并茂,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从生活中来学习生物学,到生活中去理解生物学概念、原理和方法,是师生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良好载体,能更好地实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

下面是笔者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实践所做的一些探索:新课程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无形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物科学信息”进行课堂教学,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STS教学思想。

生物学许多知识理论性强、抽象、枯燥而且还需要识记,单凭教师的语言传授,中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记牢或透彻理解。而生活经验直观,不需要讲太多道理就容易被接受,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可帮助学生迅速记忆和理解概念,同化或顺应概念或观点。

一、利用学生现实生活背景来创设探究情境

活化课堂气氛,生成知识在课堂上可通过交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已有经验,结合教材“问题探讨”等栏目精心设置供学生讨论的贴近生活的问题,活化课堂气氛,生成知识。如:

1.《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妈妈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服时,为什么加温水?”——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温水达到酶催化的最适温度。“人发烧时为何食欲不振?”——高温使体内酶(包括消化酶)活性降低,消化能力减弱,所以食欲不振。

2.《减肥方案》某人因肥胖欲减肥,每天仅食少量瓜果食品,绝对禁食肉类食品及奶制品等含蛋白质、脂肪多的食物,但不爱运动。他的减肥方法对吗?——不对,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体现者,在生物体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营养严重不足,蛋白质严重消耗,又缺乏更新原料,身体健康会受到严重影响。正确减肥方案:⑴合理膳食,少吃高脂食物。⑵坚持每天参加一定时间体育锻炼,燃烧脂肪。

3.《细胞内化合物的含量》同种地瓜栽培在山岭地的比栽培在水肥充足的平原地的好吃;同种西瓜,天气越是干旱,农民用“汗水”浇出来的格外甜,而阴雨连绵时,西瓜就不好吃了,为什么?——细胞内含水量小,糖分的相对含量大,所以好吃。

认知心理学认为,通过亲身体验而获得的知识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因此,从学生生活背景来创设探究情境,有利于知识生成和长久记忆。

二、引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进行形象类比,透彻理解概念课堂上引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进行形象类比,使抽象难懂的概念迎刃而解

1.“ 理解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提出问题:家里日常生活开销用存折还是花现金?(现金)

类比: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能源物质只相当于存折,ATP才是能量流通的现金。

结论:生命活动必须花现金ATP,所以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2.“理解酶的作用机理就在于降低活化能。”

提出问题:司机驾车翻越一座高山需要加大油门,若找到一条穿山隧道呢?(不需要)

类比:化学反应有了酶犹如找到这条穿山隧道,提高催化效率。

结论:酶催化化学反应是通过大大降低活化能而实现的。

3.“理解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提出问题:社会分工越细、职业种类越多,社会运转速度和办事效率将如何转变?班级的几位班委分管学习、纪律、体育、卫生等好,还是统管好?。(前一问:快、高;后一问:分管好)

类比: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分化犹如社会分工或班委分工,细胞趋向专门化。

结论:有了趋向专门化的细胞,使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更高。以上这些问题来自生活,亲切自然,能抓住学生的心,激发他们的思维,主动参与交流,学生通过发言可以和同学分享各自生活经验,也可展现自己知识的广泛性,从而既树立学习生物学的自信心,也一网打尽深奥难懂的概念。

三、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或俗语等,激发学生兴趣,记忆生物知识

1.从学生熟悉的电视广告如“健康的体魄来源于碘碘滴滴”、“万丈高楼平地起,层层都是钙起来”等引出碘和钙等元素,使学生牢记这些无机盐的作用。

2.从妈妈不用加酶洗衣粉洗丝质品及羊毛衣料,记住丝质及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3.从俗话“胖子怕热,瘦子怕撞”,使学生记住脂肪作用①减少热量散失;②缓冲作用,保护内脏器官。

总之,高中生物知识从生活中来,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潜在的创造力,联系生活实际,可以有效激发他们对生物的兴趣,生成知识,从而理解概念、记忆生物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活跃教学气氛,更重要的是缩小了教材和生活的距离,同时使学生感到生物的确是一门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学科,是最终解决人类本身问题的主要学科。参考文献:

[1]程祖建.浅谈高考复习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J].生物学通报,2002,(11).

[2]刘丽佳.吴汉文.张琦,新课程 新理念 新思维系列丛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余文森.吴刚平.刘良华,解读教与学的意义[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 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汪忠.新编生物学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7] 谭江风.高中生物教学反思[J].管理觀察,2007(11).

猜你喜欢

生物学经验生活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