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4-04-29谢月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政治课新课程改革

谢月清

^适应新课程理念,改革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当前广大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是抓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这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針的首要任务,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更是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积极探索其教学方法更是我们政治老师的职责。新课程改革为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要求。

一、实现两个转变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新课程改革要求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要实现相互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关系。教师应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体验,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有以人为本和教育现代化和思想观念。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课偏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普遍失去了学习兴趣,从教学效果看也不尽如人意。所有的教育者都应当完成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思想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才能真正纠正目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人才。

二、理顺三个关系

理顺教学与课程的关系,走向教学与课程的整合。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改变或更动课程,当然也无须思考课程,教师的任务是教学,课程和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教师“教什么”,教学是教师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教师“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该对课程做任何变革。课程是“专制”的一方,教学是被控制的一方。两者是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这样,思想政治课课程不断地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枯燥、陈旧,而教学也不断地变得死板、机械、沉闷。在这种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只是打外围战,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可能得到发挥。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是“体验课程”。即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学生同样是课程的有机组成,同样是课程的创造者、主体。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这样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而更是课程的创生。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思想政治课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思想政治课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才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和自由的过程。

三、构建一种氛围,生成开放的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生成一种开放的教学运行环境,在开放中搞活。开放从内容的角度讲,意味着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初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兴趣的课程价值。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开放从过程的角度讲,意味着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师生互动、相互交流的过程,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地学习,主动地体验和感受。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思想政治课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我们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及越来越多同志的参与,一定会迎来一个思想政治课教学明媚的春天。

猜你喜欢

政治课新课程改革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改革之路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改革备忘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改革创新(二)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