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思维活动 促进有效教学

2014-04-29饶艳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小数点除数加减法

饶艳艳

数学思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文化特征,是数学学科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本质区别. 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教会学生“怎么想”,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会学生“怎么想”,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由旧知识发展而来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点儿也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教师的责任不在于简单地教给学生一个结论,而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因此,教师要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教学,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主动地找到答案. 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掌握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法则,而应让学生明白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师可从“整数加减法”中进行引导,让学生说说“整数加减法”怎样计算,然后进一步问学生:“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呢?”最后教师导入说明:小数加减法也必须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所以也应该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在小数加减法中,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做到相同数位的数对齐. 又例如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首先安排复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内容:(1)计算102.5 ÷ 125. (2)回答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然后导入新课102.5 ÷ 12.5,提出思考问题:(1)除数是几位小数?(2)怎样使除数转化成整数?(3)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怎样?(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在复习102.5 ÷ 125的基础上看书上的提示,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主动领悟新知识. 在讨论解答的过程中自己学会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新. 通过一步步由浅入深的教学,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注重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既不要大而空,也不要细而浅,因为二者都不易引起学生的思考. 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 如在学习“小数除法”时,提出问题:竖式是怎样计算的?想一想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为学习后面的例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又例如在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时,教师应紧紧围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能对齐的知识重点进行教学. 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围绕“先通分,然后计算”的知识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组织教学,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发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自觉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形成能力,关键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只有理解的知識,学生才能牢牢掌握,并使之运用自如.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小数互化时,组织学生讨论0.35 = 35%,为什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充分说理,使学生对百分数、小数的互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 这样引导学生讨论,可以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培养他们善于运用已学的知识,逐步地学会全面看问题,在发展中看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四、注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

“眼看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在学习抽象的几何初步知识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教师要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让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并从中得出几何形体的性质及计算公式. 如在学习圆面积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重点理解:书上三幅图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组织学生按书上的操作顺序自己动手操作,同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1)由圆形转化成什么样的图形?变形之后面积有无变化?(2)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宽相当于圆的什么?(3)你能不能总结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自己总结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S = πr2. 这样通过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他们去抽象概括和总结,使他们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就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从而也就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注重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六、注重思维活动的训练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练法则、公式的应用,而且要让学生练思维的方法和过程. 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应结合实例训练学生如下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先想谁与谁比,谁多谁少,再想多的是有哪两部分组成,最后想要求问题怎么办.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出先想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然后从这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就能算出比另一个数多的或少的. 这样训练,学生不但能够真正掌握这类题的解法和思路,而且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

总之,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从“怎么想”入手,引导学生步入思维的门槛,并不断地积累思维经验,使学生学得活跃,教师教得轻松.

猜你喜欢

小数点除数加减法
小数点添在哪儿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余数比除数小
小数点移到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