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的探索

2014-04-29李夏珍

中国市场 2014年24期
关键词:探索水利

[摘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问题一直是水利工作的短板问题,长期以来很多地方都在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管护措施,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挥最大效益,但是从各地反映情况看大部分地方都收效甚微。农田水利的管护效益直接关系到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水利建设管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宁德市水利部门立足闽东实际,以落实管护责任、提高管护效益、增强服务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工程管护的新思路、新做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田水利工程长期以来重建轻管的难题。

[关键词]水利;基础设施管护;探索

[中图分类号]F323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158-02

1宁德市水利基础设施情况

近年来在宁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宁德市各级水利部门积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一大批惠及民生的水利工程。特别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宁德市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全面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据统计,2011—2013年全市水利总投入达4366亿元,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705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5倍多。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已建水库461座,总库容2473亿立方米;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897处,受益人口200多万人;建成小山塘831处,总容积1776万立方米;建成灌区6085处,灌溉面积1602万亩;建成堤防58067千米、修建海堤222条,保护人口145万。这些水利设施在抗御水旱灾害、发展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大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成,后续运行管理和维护任务日益加重,特别是近几年陆续建成大量的小型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由于运行管理机构、管理制度、水费征收制度不健全,工程运行得不到正常维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效益。

2创新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探索

针对农村水利设施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主体缺位、重建轻管、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近年来宁德市紧紧围绕“谁来管、怎么管”两条主线,从明确主体、用管结合、稳定投入三个方面探索创新农村水利设施管护长效机制,逐步破解农村水利设施建、管脱节的矛盾。

21健全“三驾马车”,强化农田水利管护主体与责任

全面推进基层水利工作站、农民技术员、农民用水户协会“三驾马车”建设。一是强化乡镇水利工作站建设。实行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全面恢复了122个乡镇水利工作站,落实独立办公场所。市级财政从土地出让金收益10%中提取部分资金建设标准水利工作站,配备必要的管护设备,对农田水利管理比较好的乡镇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提高基层水利管护的积极性。二是择优选聘村级水利技术员。公开选聘了2232个农民技术员,县(市、区)财政每人每月给予100~200元不等的补助。由水利部门负责评聘审批、教育培训、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等工作,乡镇政府负责人员日常管理,人员在村集体组织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村级农民水利技术员实行“一年一考评,三年一聘用”,对于考评不称职或不能胜任本岗位职责的,按程序予以解聘。三是积极培育农民用水户示范协会。出台鼓励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政策,全市目前已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159个,用水户管理人数81万,灌溉面积达296万亩,日供水能力183万吨。同时积极培育市级用水户示范协会,对运行良好的用水户协会市财政一次性给予补助资金10000元。

22抓好“三个结合”,增强农田水利管护活力与动力

积极探索水利管护与农业示范园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用水大户主动参与管护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农田水利管护的活力与动力。市级财政从土地出让金收益提取10%资金用于高优农业示范区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从征收的水利费用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护经费,要求园区、合作社、龙头企业制定相关的水利管护制度,配备专人管理水利设施,真正做到“谁使用、谁管理、谁受益”。

23完善“三项制度”,保障农田水利管护投入与效益

一是投入稳定机制。市、县两级财政分别建立农田水利维修养护专项资金,用于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和管理,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农田水利设施“有人管、有钱管”。二是规划管理机制。在农田水利建设之初就提前考虑建后管理问题,提前规划工程规模、受益范围、管理机构等方面,为今后长效管理打下基础。三是日常管护机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建后管护机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村级农民技术员负责日常管理、维护和水费计收等工作;乡镇水利工作站负责工程建设、运行、维修、养护的具体技术指导工作;县级水利部门负责对农田水利管护成效进行考核。

创新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后,宁德市实现了三大效益:一是提高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由于管护主体明确、责任落实到位、运作规范有序,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更加到位,利用率明显提升,促进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集约利用和永续利用。二是增强了农村农业经济效益。水利设施管护效益提升,大大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使因缺水而抛荒的农田实现了复垦,一些农田从一年一种到一年两种甚至一年三种,大大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三是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由于协会组织的有效运作、精心管护,较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安全饮水和农业灌溉的需要,全市连续多年没有因争抢水资源而引发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安定稳定。

3创新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水利部立足水利工作实际,研究出台了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推进十个重点领域的改革,其中从创新深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农村水利发展机制、创新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机制三个方面对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改革创新做了重点阐述。宁德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完成百亿元投资,全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洪保安工程、环三都澳引调水工程、滩涂围垦造地工程、农业强基工程、水环境治理工程“六大民生水利工程”。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如何创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实现水利工程效益最大化显得尤为重要。

一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管护的扶持。要严格落实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每年从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提取部分资金作为农田水利管护专项资金,建立专户,实行专项管理,重点倾斜用于“五小”水利工程管护、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修复、续建与配套改造、基层水利服务队伍培训、鼓励农民用水协会发展等方面,为农田水利设施长效运行奠定财力基础。

二要加强基层管护队伍的自我强身。基层水利队伍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编办、人事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特殊紧缺行业的角度,拓宽水利人才录用渠道,有计划地引进水利专业毕业生充实到水利工程一线,从源头上优化年龄、专业结构,以缓解基层水利专业技术队伍青黄不接问题。同时加强基层水利业务骨干的培训,制订管护培训计划,进一步提升基层管护能力。

三要推行水利工程管理购买服务的模式。结合近年来水利行业在工程维修养护、建设项目代建制等方面的探索,走社会化路子,逐步推行工程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技术服务等水利公共服务向社会力量购买,研究制定政府购买水利公共服务的指导性目录,明确购买服务的种类、性质和内容,以及承接主体的要求等,把水利工程管护推向市场。

四要实行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考核机制。由水利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乡镇(街道)、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单位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完善“以奖代补”的机制,对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管理好的县(乡),在项目安排、资金补助方面给予倾斜,对于主观上不积极、管护不到位的地方,减少项目补助,体现考核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润锁.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J].陕西水利,2011(10)

[2]徐研蓖┫缡信┨锼利设施长效运行管护的探索与思考[J].浙江水利科技,2013(4)

[3]李夏珍鼻程竿恋爻鋈媒鹁皇找娑耘┨锼利建设的作用——以宁德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4(4)

[4]姜文来甭叟┨锼利可持续建设[J].中国市场,2011(46)

猜你喜欢

探索水利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宣传
水利信息化
水利监督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