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报道中的中英语言比较

2014-04-29黄鹭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4年10期
关键词:对比新闻报道

黄鹭

【摘要】在社会语言心理学角度,语言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语言在创造和运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由于中英文化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英新闻报道对类似的表达会选用不同的措辞。本文选取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BBC新闻,CCTV新聞以及Global Times中的新闻报道从情感表达、立场态度,以及比喻用法三个方面来具体对比分析新闻报道中中英语言的异同之处。

【关键词】新闻报道 中英 对比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00-02

前言

新闻报道的语言不同于其它书面语,英语新闻报道在确保新闻报道的纪实性、正确性的前提下,灵活巧妙地选取有吸引力的措辞,有时借助借助于修辞手法来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生动性,从而更好地吸引读者,增加新闻的传播力和宣传效果。因此,新闻报道有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技巧,语言言简意赅、生动活泼、幽默隽永。

成立于1922年的BBC英国广播公司是闻名全球的公共媒体,于2010年CCTV-NEWS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于1993年的中国《环球时报》(Global Times),都以其富有特色的新闻语言,及时地报道世界范围内所发生的事情,深得听众喜爱。由于这些媒体都因其独有的语言特色而闻名于世,所以,来自这些媒体的新闻是能够作为中英语言差异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因此,本文从这三家知名媒体选取代表性的例子进行分析。情感表达、立场态度,以及比喻用法三个方面是新闻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因此从这三个方面研究中英新闻报道中的语言差异是可行的。

一、新闻报道中的情感表达

斯蒂芬·厄尔曼说过:“语言有两种用途。语言可以用来陈述事实,传达客观的论点,其目的纯是交流。同时语言也可以具有一种主要是情感的、能动的功能,即表达、激发感情和影响行为的功能。新闻报道的语言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措辞来表现的,但也可以根据整篇报道的上下文来实现。

评价性用语是新闻报道中经常见到的,能最直接表达感情的措辞。虽然记者通常受到告诫,少用评价性词语,尤其是形容词和副词,但这类词语依然在报道中频频出现,如:形容词和副词good, sadly,horrible等,以及一些加强语义的词语也含有作者的评价,如even, really,very。下面,就选取了四则对刚刚结束的2014巴西世界杯赛事的报道。

BBC News:The German team made really a fantastic World Cup here and glorious day!

BBC News:Well, its historical day. No Germany winning in America that could be better. German ecstasy, Argentine agony.

CCTV News: Germany defeated Brazil 7-1 in the World Cup semifinals. Brazilian fans inside Mineirao Stadium in Belo Horizonte were heartbroken at the stunning loss.

CCTV News:Germany beats Argentina 1-0 in extra time to win World Cup.

BBC新闻的第一个例子中,“fantastic”,“glorious”这两个词的选用就使狂喜之情溢于言表,而“really”这个加强语气的词的叠加,表达了:表现精彩,非常壮观,这足以让读者感受到这份喜悦。

第二个例子,“historical day”,历史性的一天,这个用词不仅表达出德国夺冠的喜悦,也体现出德国夺冠的重要性。此外,这里还用了“no…could be better”再好不过的事了,这个强调句式,更加渲染了新闻的气势。最后 “ecstasy”,“agony”,这两个词对比很强烈,赢的一方在狂喜,输的一方在痛苦折磨。

CCTV News对这全球狂热的足球盛宴也进行了报道,对于输赢,CCTV News选用了“defeated”,“beats”,“win”,这些陈述事实的用词,而相关的形容词也不多,相比之下,在表达情感的时候,中国的媒体会稍为保守,而西方媒体则比较开放洒脱。

二、新闻报道中的立场态度

新闻报道往往在字里行间,体现媒体作者甚至是发生事件的态度,如上文就从措辞,句式方面进行了分析,而且,对于同一新闻事件,即便想表达相同的观点,不同新闻媒体也会因其不同的目的、不同的立场而在其新闻语言上采取不同的写作策略,因而导致其新闻的文体特点产生了一定差异。因此,在阅读时会发现对于同一时政热点的报道,在中英两国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其使用的英语语言虽存在相同点,但读者能看出很明显的立场态度差异。以下选取了对“失联客机MH370”以及近期“云南地震”两则新闻的相关报道做对比分析。

BBC News:Chinese deputy foreign minister asked Malaysias ambassador to China to provide detailed evidence.

Global times: With this heartbreaking news, he urged the media to respect the family members privacy, and to allow them the space they needed at this difficult time.

眾所周知,“失联客机MH370”上载有的大部分乘客为中国人,这给中国民众带来了沉重的痛苦,在要求马来西亚提供证据时,BBC News 只是轻描淡写地使用了“ask”,这个用词不足以体现出受难家属那种渴望得到证据的急迫以及得不到证据的愤怒,以及索取证据的坚决立场;而中国媒体Global Times使用了“urge”:催促;强烈要求,这个词就明显比“ask”更接地气,更能感同身受,态度上更坚决强硬。

BBC News: A massive rescue and relieve operation is underway in southwest China, where state media says more than 360 people have died in a strong earthquake.

Global Times:At least 221 people have been killed and more than 180 others are missing after a 6.5-magnitude earthquake jolted Southwest Chinas Yunnan Province Sunday afternoon.

在云南地震,这则新闻中,BBC News对民众的丧生选用“die”,死亡,此表达体现不出BBC对地震的观点立场;而中国媒体是“be killed”,被杀害。这两个词的对比,“be killed”更能强烈地激发抵御自然灾害的决心,抚恤受害群众的决心,就像打击违反犯罪那样自然而然。

三、新闻报道中的比喻用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比喻更往往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英汉两种语言都讲究我们古人所说的“赋、比、兴”,包含着大量的比喻,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2004)。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以及媒体行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额新闻可供读者选择,比喻手法的使用就是吸引读者眼球一个选择,比喻手法不仅亮相于在新闻报道的导语和主体中,而且也频频在新闻标题中留下痕迹。比喻手法用得妙,能发人沉思,渲染气氛,带来欢乐,也能让人眼前一亮等。新闻报道中比喻的用法多种多样,以下选取的新闻主要根据喻义和喻体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喻义相同,喻体形象相同

BBC News: Argentina had no time to recover and the final whistle sparked huge celebrations from the German camp and tears of despair from their beaten opponent on the pitch and in the crowd.

翻译:阿根廷没有时间收复失地,终场哨声响起后,德国阵营响起了巨大的喝彩声,赛场上和人群中失败的对手流下了绝望的泪水。

此则新闻报道的是2014世界杯的总决赛,“camp”,英文中为营地,这里中文翻译成了阵营,就将足球赛事比喻成了一场战争,中英文都能渲染激烈残酷的气氛。所以喻义相同,喻体形象也相同。

(二)喻义相同,喻体形象不同

BBC news: In the next 24 hours if all goes well, human space exploration will achieve another important first. After decade-long journey,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s Rosetta Space Craft will become the first ever man?鄄made object to orbit the comet.

翻译:在接下来的24小时,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人类太空探索将完成又一个重要的第一次。经过10年的研制,欧洲太空总署的“罗塞塔”号飞行器将成为首个约会彗星的人造物体。

这则新闻是8月11号,人类航天器首次绕彗星飞行,这里用了“约会”,虽然为拟人用法,但将彗星比喻成飞行器的约会对象,不难让人眼前一亮。

结语

总之,中英新闻报道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情感表达和态度立场方面,中英新闻有不同的表达风格,西方情感更强烈,而中方稍显内敛;在表达态度立场时,中方更能设身处地地结合群众的思想来表明立场,这可能是由于中英两国政治所处环境和对外政策不同,以及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并且,媒体自身难以保持完全的客观和中立,因此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最后,本文也对新闻报道中的比喻用法做了简要研究,新闻报道中的比喻现象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点,值得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本文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选例不全面,分析不充分,这都是日后努力的方面。

参考文献:

[1]林觉.新闻语言中的情感成分——谈新闻报道中的主观倾向性[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总第47期)

[2]卢小军.英语报刊新闻报道中比喻的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第2期(总第99期)

http://weibo.com/3173633817/Bdu6ch3tR?mod=weibotime

http://www.kekenet.com/broadcast/201407/312125.shtml

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850498.shtml

http://www.kekenet.com/broadcast/201403/282062.shtml

http://www.kekenet.com/broadcast/201408/317830.shtml

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874083.shtml

猜你喜欢

对比新闻报道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浅议工程建设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