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行化学学困生教学的几点心得

2014-04-29杨素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6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直觉直观

杨素霞

摘要:学生对化学学习有困难,往往是由于思维水平不均衡造成的。教师更多地运用直观形象、直觉顿悟、直接指向具体问题的教学方式,有助于突破学生化学学习障碍,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直观;直觉;直接的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86

化学是九年级的一门新课程,面对的是经过初中两年学习后有了一定分化的学生群体,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在其他学科中学习非常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基础知识薄弱、逻辑思维、数字运算、记忆力、理解力等方面也表现较差。然而,根据以往学习困难生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来看,他们往往并不一定落后,反而在某一领域(如美术、体育、音乐、社会交际等领域)有超凡的直觉思维能力或协调能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这一学生群体仍然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作为一门新课,我们能否在化学课堂上找到一种更适合学习困难生的教学方式呢?

首先我们要从分析这些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入手。其实,他们并不一定对学习新事物感到困难,只是在校学习期间用现今的教学评价体系来评价时,成绩较低。而且调查还发现:他们普遍表现为抽象的、逻辑的、理性的思维弱于形象的、直觉的、感性的思维。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尝试在化学教学中针对学习困难生更多地运用直观形象、直觉领悟、直接指向具体问题的教学方式来突破教学障碍。

直觉的教学方式是指在解决问题时,鼓励学生从直觉入手,以整体的、跳跃的、猜测的、非逻辑的方式思维,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直接的教学方式可以理解为省去更多的中间环节甚至避开系统的知识体系,将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直接与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联系,让解决问题的难度体现在如何运用知识点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搜索和记忆、加工这些知识点上。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结合学习困难生的实际情况和初三化学的学科特点进行分析。大多数学生具备中高年级的认识水平,直观的教学方式对他们来说是容易接受的。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无意记忆中积累了大量的表象,在向有意记忆过渡时更加自然;同时在回忆知识时,学生会非常自然地调出储存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这起到了强化作用,并大大提高了回忆的成功率,从而淡化了抽象的记忆和繁琐的推理,将事物的形象通过多种感官的反复感知直接植入学生的记忆之中,降低了学习困难生在记忆和逻辑分析上的畏难情绪。

在解决一些较多、较复杂的问题时,人们往往需要从直觉入手提出假设,并以逻辑思维进行推演和验证。学习困难生并不擅长缜密的推理。因此,他们对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演和验证感到困难。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仍要求他们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他们只能停留在运用直觉提出假设的阶段,或者仅作出不够完善和严密的推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一定强调严密的逻辑推理,对困难生提出的假设采取压制甚至否定的态度,不仅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限制了他们本来开阔的思路。

在初中阶段,化学中难度较大的计算题和推理问题数量有限并允许适当的猜测和试验,这也是运用直觉教学方式的很好契机。另外,学习困难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开发,与他们的知识基础也有关系,因为“直觉思维是以整个知识为背景的直接而迅速地认识”。

下面是笔者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利用实物和动手操作,积累化学表象

对一些常见的药品,笔者反复提供实物,让学生在潜意识里认识它们的色、态,甚至是物质状态上的细微差别。笔者并不强调这些物质的颜色并要求他们记住。这样会引起学习困难生在记忆的潜意识中抵触或失去记下来的信心。笔者只是在尽可能多的时候展示样品,并有意地挡住标签,问学生“这是什么”,或是让他们取来某某药品。学生从十几个没有贴标签的试剂瓶中一眼发现教师指定其取来的碱式碳酸铜时,已经在潜意识里深深体会到这种物质的颜色竟是那样与众不同。

对于一些化学实验,笔者没有按传统的教法归纳列出需要注意的事项,而是用反复纠正错误实验的方法强化记忆操作要点。笔者让学生组成小组,反复动手实验,并不断在身旁纠正他们自己动手时出现的错误。笔者还让学习困难生一起来清理其他班级实验后的实验台,发现破裂的试管、被污染的试剂等就与他们一起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让他们自然体会到实验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及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等等。

笔者认为大量表象的、直观的实物和动手操作,实际上是在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抽象的化学名词、操作注意事项等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实物形象,使其直接从直观表象入手思考问题。而且,在不经意中,以暗示的形式教给他们知识。此时,他们的大脑处于松弛状态,潜意识中支配着自己的无意注意。

二、鼓励学生从整体出发,用直接迅速的方式寻找可能、接近的答案

在一些常规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中,笔者摒弃了严密、有逻辑性地一步步思维的过程。因为这一类题目一般都较困难,需要大量缜密的逻辑思维作铺垫,而这恰好是学习困难生所缺少的。笔者将这类问题常出现的情况作为表象知识积累给学生做好铺垫。在实际的作题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抓住一闪之念,及时验证。

比如,推断题,学生可以直接从题目的叙述中找到他们熟悉的物质:蓝色的溶液往往是硫酸铜溶液;黑色粉末变红色往往指的是氧化铜;最轻的气体一定是氢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多半是二氧化碳等。这些都是常规的猜测。这些猜测没有什么太大的道理,多半是在碰运气。可是,这一过程激发了学困生的极大兴趣,也使他们对这部分从来都是空白的题目写上几笔,而且还能部分触及正确答案。

计算题中,笔者鼓励他们跳步,把一些繁杂的步骤跳过去,抓一些主要矛盾。实验题中,笔者则根据经常出现的一些类型,给他们一些感觉,让他们在初懂题意的情况下直接填出诸如实验结果偏大还是偏小、装置如何连接一类的问题。虽然答案不一定正确,但笔者仍然鼓励他们按自己的道理猜测答案。

笔者并不认为这样做是离谱或锻炼他们的应试能力。对逻辑思维欠缺、基础知识有明显不足的学习困难生来说,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往往靠的是直觉。

三、贴近生活实际,尽量使题目重在思维过程

学习困难生普遍成绩较差。他们后天的知识积累可以说是很不够的,尤其是抽象思维的知识积累。在化学题目中,笔者尽量避免那些需要繁杂计算、巧妙设题和专业的特定解题方法的训练。笔者尽量引入铺垫知识单一、思维形象、在思维过程上增设难度的题目。例如:现有白纸,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 10%的NaOH溶液;B. 5%的H2SO4溶液;C. 5%的紫色石蕊试液。试设计《“雨”落叶出红花开》的趣味实验:先在白纸上用玻璃棒蘸(填序号,下同)画上花,再蘸,画上叶,将白纸挂上墙,用向纸上喷洒即可。

这一题目所需的知识只是石蕊遇酸、遇碱的变色问题。知识铺垫单一,只要学生当堂注意听讲,就可以具备所有的背景知识,而不需要前面较长一段时间的知识铺垫。题目的思维难度限制在如何理解“绿叶”、“红花”的含义上和如何将化学知识与这一趣味情景结合起来。这实际上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后天抽象知识积累,给学生的想象减少了障碍。可以说在这种条件下,学习困难生是与成绩优秀学生在基本同步的起跑线上共同进行思维训练。

总之,笔者仍然认为运用直观、直觉、直接的教学方式对于学习困难生有很好的成效,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也将是一笔重要的财富。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中学 037005)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教学直觉直观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史的隐形功能分析
数学直觉诌议
浅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