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诊学情探索语文学习的高效之路

2014-04-29蔡淳之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29期
关键词:童谣自学月亮

“简简单单教语文”的口号喊了许多年了,但是评优、调研、竞赛等依然是套在语文老师头上的“紧箍咒”,于是,我们看到的公开课变得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复杂。在日常的调研中听到的随堂课,则让我们更感到忧心:许多年轻的语文老师并不知道语文课要学些什么,把理解教材的内容情感当作是语文学习的全部,40分钟的时间内不断地重复着学生们都能读懂的内容。如何让语文教学变得有效起来?我想,我们应该从分析学情出发,探索“有效”之策。

一、明确学习起点

语文学习的起点在哪儿?许多老师并不知道。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创设情境,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读书。其实学生们并不是带着一片空白进课堂的。事实上,教科书下发之后,有近半数的学生已经把所有的课文都读过一遍了。因此,创设情境,让学生“有兴趣”地读课文成了欺骗自己的谎言;而学生们“饶有兴致”地读书,则成了一种表演。

如何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情呢?当然是课前需要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了。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会布置学生们预习课文。然而,预习的效果怎么样?学生们学习的起点在哪里?对于这篇课文,学生们还有什么问题?老师们并不清楚。

本学期,我们对同一个班级关于不同课文的自学情况和不同班级对同一篇课文的自学情况作了一些调查、统计和数据分析。

我们的预习有三项常规任务:一是让学生从课文中“摘抄的一些值得自己关注的字词”,以便从中了解错别字的情况,以便于课堂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发现自己“能读懂些什么”。大多数学生能读懂的内容,我们就不再在课堂中重复罗嗦;少数学生能读懂的内容,我们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在全班进行分享交流。三是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还有什么问题”,我们的教学可以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其中后两项任务的提法比较宽泛,适用于任何一篇课文。这样既避免了每篇课文的学习都要印刷“学案”的麻烦,同时也向“简简单单学语文”迈出了步伐。

以上三项任务是“规定动作”。针对不同的题材,我们还会增加一些内容,如自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我们要求学生“用一句话介绍一下萧红”;自学《望月》,我们要求学生“摘抄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

二、学习始于起点

了解了学生们对于自学课文的状况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可以并且应该从学生现实的起点出发。

1.从出错处学习字词

虽然苏教版教材每一篇课文后面都列出了生字表,田字格中的生字属于“四会”,两条绿线中的属于“二会”。事实上,大多数教材中列出的生字,学生们早就掌握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字词学习应该从教师教,转变为学生自己学。在学生的自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所谓的“生字”,学生都掌握了。需要关注的,则是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来的、容易写错的字词。课堂中,我们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1)“火眼金睛”找错字。在翻阅学生的预习作业时,我就随手把学生写错的字用手机拍下来。然后对图片进行简单的处理,放在一张PPT上。课堂中,我们把这些错别字播放给学生们看,让学生们用“火眼金睛”来找错字。课前,学生的预习作业本都提前发下去,学生们一翻开作业本,就能看到老师用红笔圈出来的错字。这样,在课堂中,当其他同学用“火眼金睛”找出错别字时,出现错误的学生会有更深的印象。

(2)编个字谜记字形。有些错字,只有个别学生写错了;也有些错字,有许多学生都写错了,如《月光启蒙》中的“蒙”,《谈礼貌》中的“谐”,《望月》中的“锁”等。针对大家都容易写错的字,我们有必要在课堂中进行重点强化。在讲“蒙”字时,我先跟学生说:“‘蒙的意思是盖上东西,使里面的东西看不到。因此,要盖上去的东西可多了。”说着,我就编了一个顺口溜:“先铺一捆草,再盖一座房。一层可不够,再加上一层。”在其它课文的学习中,只要遇上有多个学生写错的字,我就让大家想想办法,编个字谜来记住它。如:叽叽喳喳鸟张口,张嘴闭嘴秋天来(谜底:啾);像姜不是姜,读音有点像。一脚向左踢,尾巴向右翘。(谜底:羌);告字遭追杀,躲在洞穴下。可以藏酒水,可以藏粮食(谜底:窖)。受时间的限制,学生们在课堂中即兴编的字谜水平有限,但有了动脑思考的过程,学生们就能掌握易错字的字形了。

2.从已知处分享心得

错别字的辨识,我们只花三至五分钟的时间。接下来,我们就让学生来聊一聊:“通过自主学习,你读懂了些什么。”从学生的自学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能读懂课文的内容与作者表达的情感。只是有的学生读懂的东西多一些,有的少一些,有的深一些,有的浅一些。如何让理解得比较肤浅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悟呢?我们在课堂中先引导学生进行四人小组交流,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1)四人小组分享学习心得

从学生小组四个人的交流中,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例如以下片断:

生1:我读懂了为了保护大堤,战士们连命也不顾了。

生2:我读懂了在我们中国,没有什么是可怕的。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解放军战士。

生3:为了洪水不再淹堤坝,他们牺牲了生命也要来保护大堤。

生4:我读懂了解放军战士特别英勇。我还读懂了第3自然段是承上启下的。

也有的学生不光关注到了“课文写了什么”,也关注到了“课文是怎么写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小伙伴式的互助学习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内容。事实上,小伙伴式的互助学习的效果,远远比老师在讲台前滔滔不绝的讲述来得好。然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的学生不光自己有心得,能与别人分享,也能听取他人的意见;也有的学生特别自以为是,只关注自己的想法,没有关注其他同学的意见。因此,在小组学习后,我们要求学生对大家的意见进行整合,让小组发言人代表本组进行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在全班交流中,小组发言人学会了使用“我们小组的意见是”这样的说法,目的是告诉学生:成果是全体成员的。小组发言人要代表小组发言,他就需要也有可能从多个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理解。例如以下片断:

生1:我们小组交流的有两点。第一是第二小节中写“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来”,这里用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洪水的壮观。

师:不能说“壮观”吧?

生1:是“汹涌”。第二是第一小节中用了三个“告急”,三个感叹号,写出了当时的情况十分紧急。

师:关于他们交流的话题,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

生2:这里讲到的三个城市(荆江、武汉、九江)都是长江边上的。

生3:这三个城市在告急,说明整个长江都在告急!

师:可见1998年的洪水是来势汹汹,的确给长江沿岸的人民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难怪我们要打响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呢!

生4:我们小组交流的有两点:第一,第4自然段中举了黄晓文的事例,告诉我们解放军战士们面对洪水特别英勇。最后一行中的省略号表示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第二,第5小节中用了三个“飞向”,冲锋舟是不能飞的,但是能看出被困的群众对冲锋舟特别的希望。

师:仅仅是群众们特别希望冲锋舟吗?

生4:因为群众们特别希望看到冲锋舟,所以战士们的冲锋舟开得很快,快得像飞一样。

生5:我们从第二小节中的“行走快捷”、第四小节中的黄晓文的故事,看出人民子弟兵舍己为人,他们在洪水面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留给自己。

在学生们交流分享的基础上,老师需要及时地引导、点拨和总结,否则学生们的认识仍然是片面的。

3.从问题中预设环节

我们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或值得在课堂中讨论的问题。我们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分类统计时,只从四个方面(指向于词语、指向于内容、指向于写法、摘抄书后问题)进行简单的统计。其实学生们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如《望月》一课,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有:

(1)为什么文章结尾处写作者“轻轻地展开想象的翅膀”?

(2)为什么说他的瞳仁里有两个月亮闪闪发光?

(3)月亮没有声音,是怎么把小外甥叫醒的?

(4)为什么文章结尾用省略号?

(5)为什么诗和月光能沐浴我们?

(6)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写诗?

(7)为什么小外甥把月亮比作天的眼睛,让我惊讶?(引导:诗中把月亮比作了什么?小外甥的比喻有什么奇妙之处?)

(8)本文为什么以《望月》为题?不以“赏月”为题?(你还可以为本文起个什么样的题目?)

(9)题目是《望月》,文章内容为什么和望月没有关系?

对以上问题进行分类后发现:问题1-4是对于文本中某些词语(包括句式)的理解不清楚,稍一讲解就可以了。如问题1“为什么是轻轻地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轻轻地”是和“翅膀”搭配在一起的。如果是“重重地”,那想象就飞不起来了。问题5-6是指向于文中引用的描写月亮的古诗的,这两个问题可以构成一个学习板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们来读这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发现“月亮”在中国人心中的意象——思乡、团圆、愁绪。问题7指向作者看了月亮之后的幻想。古人望着月亮,总有一种怀乡、思亲的愁绪产生,这与古时通讯不发达,古人希望借助月亮传递乡情有关。然而作者的小外甥却把它想象成“天的眼睛”,这就是现代人看着月亮的感受了。问题8则可以放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让学生们给课文换个题目。然后比较一下,不同的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好处。问题9则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造成的。其实文章写的是作者看到了天上的月亮,想到了诗中的月亮,在心中幻想着属于自己的一轮月亮。

我们的课堂也并非是“字词”“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三个环节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学生的自学作业中,我们能发现:有些同学的问题,是其它同学“已读懂的内容”,因此问题可以整合。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们提出的大多数问题,都在“我读懂了什么”的过程中解决了。只是在课的结束环节,我们会把学生们在自学中提出的,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探讨。

三、领悟高于自学

应该用开放的课堂来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在交流中,我们感觉到学生们的感悟是点状的,是零乱的,绝大多数学生阅读课文只会从一个词一句话中读到些什么,而不擅长从“篇”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件麻烦的事。因此,课堂中的学习还不能仅仅是学生们之间的交流,还必须有教师的引领与提升。

1.在交流中进行探究

在学习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读,能读懂一点是一点。然而,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抓住学生们交流的敏感话题,引导学生的认识向更深处行进。如在学习《月光启蒙》一课时,学生们很感兴趣的就是文中的民歌童谣。作者孙友田正是自小耳濡目染了这些民歌童谣,才会对语言产生敏锐的感觉,才会走上诗人的道路。所以,当学生们聊起童谣时,我们在让学生们反复诵读这些民歌童谣,同时来研究:母亲吟唱的这些民歌童谣,给你什么感受?学生们能感觉出“风趣、幽默”“有节奏感(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是从语言形式上来看的。我们再引导学生关注一下民歌童谣的内容,学生们还能知道:这些民歌童谣教人勤奋勤劳,教人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呢!再读读文中作者对母亲吟诵的描写“如三月的和风,如小溪的流水”,学生们更能感觉到:原来吟诵民歌童谣,能给人“美”的感觉!作者没有用说明的写法,把读诗的好处一点一点陈述出来,而是用了散文的手法,将其散落在行文的过程之中。学生们在阅读这类文章时,显然还没有方法,不会自觉地主动地去探求文本的奥秘。所以需要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引导学生将不同的材料综合在一起阅读,这样学生就能获得更多。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感觉出来的“关于民歌童谣”的好处一点一点列在黑板上后,学生们一看,显得特别惊讶,因为他们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在意到这些内容,没有考虑过文章引用的这些诗歌与作者成长之间的关系。

与以往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问下去)不同的是,我们的备课不再是线状——从头到尾按照老师的预设一步一步向前行进;而是块状——在本篇课文的学习中,有哪些问题是学生们不能掌握的,我们需要在什么时机,用什么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引导的时机可能在前十分钟的时候,也有可能在一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这需要教师有更强的操控课堂的能力。

2.在交流中落实训练

语文课的终极目标是“语言的习得与运用”,而不是了解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讲了什么道理。为了落实“语言的习得与运用”这个目标,语文课堂中就不能仅仅是学生的一点一滴的零碎交流,我们需要敏锐地抓住学生发言的契机,让语言文字的训练任务落实在课堂之中。

如学习《望月》一课时,交流中,有一位同学说:“我读懂了作者的小外甥很爱幻想。”于是我让这位发言的学生说说从哪里看出小外甥很爱幻想的。找出来后,我再引导大家来讨论一下:这样的幻想好在哪里。接着让学生欣赏了一系列月亮的摄影作品,说说你心中的月亮像什么。有的学生说,像魔术师;有的学生说像画家,会变颜色;有的学生说像朋友,时时刻刻都跟着我们……其实,学生的想象也是丰富的。

3.在交流中感悟语言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文本内容为抓手,老师在课堂中不厌其烦地讲述着课文的内容与情感,可是这样做的效率却并不高。于是许多专家学者们开始强调语文的“本体性”——即语文教学要研究语文本身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因此,我们在学生们交流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学生们“读懂的”和“问题”,引导学生们探究语言的秘密。

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都能读懂“彭德怀很爱他的大黑骡子”。这是学生们读了文本之后的总体感受。那么,课文中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呢?学生们一读课文,很快能找出“念叨”“分出干粮”“塞进嘴里,看着它吃完”“摘下军帽”“发火”“不吃肉汤”等地方都描写了彭德怀很爱他的大黑骡子。这两种表现“爱”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我让学生们把板书在黑板上的词语分分类。很快,学生们把“念叨”“分出干粮”“塞进嘴里,看着它吃完”归为一类,这是从正面直接描写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的词语。而“摘下军帽”“发火”“不吃肉汤”则是从侧面衬托出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这一则案例告诉我们:学生们能读懂文章的内容,但不会关注细节。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是从哪些语言文字方面体现出来的?这需要教师作进一步的引导。同样,体现彭德怀的爱大黑骡子的词语有许多,但它们描写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课堂中我们引导学生们分类,就能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正面描写”,什么是“侧面描写”。

语文课堂,必然需要从“教学走向学习”。然而,学生的自学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老师心中需要“有数”。有了这样的底子,我们才不至于重复“昨天的故事”,才能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地向前迈进。

(蔡淳之,常州市钟楼实验小学,213000)

责任编辑:赵赟

猜你喜欢

童谣自学月亮
童谣里的童年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快乐童谣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砸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