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014-04-29刘桂菊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年3期
关键词:意群主题词习惯

刘桂菊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产生了储存内心的力量。学生的兴趣是阅读的内在动力。如何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做到“为学所乐”,教学中应采取以下四种方法:

1. 直观牵引法。主要是用实物、图片、教具、多媒体等直观手段,牵动学生的感性思维,引起阅读的兴趣。

2. 环境烘托法。为学生创造英语阅读环境,烘托学习气氛,使其愿意阅读文章,表达思想。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每天利用课前10分钟,挑选内容短小,贴近学生生活的小故事或小幽默,读给学生听,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地由学生取代教师向学生讲文章或读故事,展示他们的阅读内容,以增加阅读的主动性。

3. 情景陶冶法。根据授课内容有意识地加强导语设计,投放趣味因子,创设教学情景,用音乐、表演播放视频资料等形式酿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英语信息。

4. 活动强化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组织英语读书角、猜谜、笑话集、阅读竞赛等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成功的愉悦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乐于阅读,勤于阅读。

二、养成良好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1. 培養默读的习惯。默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直接理解书面意义。一是采用看图默读法,经常给学生提供一些表达一定意义的图画,去训练学生根据图意在头脑中形成英语句子,提高阅读速度。二是限时阅读法,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一篇文章,以提高阅读速度。

2. 培养按意群读的习惯。以课文为材料,训练学生划分意群,并按意群读。例如,Go for it! 八年上Unit 1 2b 第一句的意群划分:I arrived / in Penang in Malaysia / this morning /with my family. 将文章按意义分成较大的意群,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既能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又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理解的内容上。

3. 培养抓主题词的习惯。阅读时训练学生抓住句子当中的主题词,防止理解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造成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等问题。训练抓住主题词的习惯要指导学生从一个句子迅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如,Hi,Kate! We are going to a trip tomorrow. Would you like to come along? 阅读这个句子,要训练学生只扫视划线的核心词就明白其语义的能力。

4. 培养常读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就谈不上阅读能力质的飞跃。要培养经常阅读的良好习惯,从阅读简易英语读物入手,逐渐形成阅读能力。在训练时,我有计划有选择地给学生补充阅读材料,限定时间进行阅读,强迫养成阅读习惯。

三、掌握正确方法,是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

恰当使用阅读技巧与方法,将会引起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实践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四种阅读方法:

1. 预测法。指导、训练学生形成不用阅读全文,就能根据课文的标题预测文章的大致内容以及可能涉及到的词汇能力。然后阅读开篇第一、二自然段,以验证并及时纠正对文章内容的预测。

2. 略读法。让学生粗略地阅读全篇,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题目、第一段或最后一段、每一段的第一句或句中的重点词等完成阅读任务,确定出作者在文中表露出的态度和倾向性,并能对文章的主要观点作简要的分析和评论。在训练中我要求学生先确定略读目标,然后确定查找范围,迅速浏览直到获得所需的资料,进而抓住文中的main idea。这其中尤其要注意首尾句(往往是Topic sentence in conclusion)。

3. 查读法。做“搜寻式阅读”,在浏览全文的基础上有目地细读,以回答个别细节问题,寻找未知的信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文章后的不同要求,带着疑问去仔细阅读文章。通过阅读让学生明白who,when,what,why,how等问题,从而真正理解全文的意思。

4. 猜测法。理解词义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只有正确理解词义,才能取得阅读的成功。阅读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根据构词知识或具体语境及上下文中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猜出词义或词性。

猜你喜欢

意群主题词习惯
英语中的停顿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谈谈英语句子的意群
英语中“意群”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我校学报第32卷第5期(2014年10月)平均每篇有3.04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我校学报第32卷第6期(2014年12月)平均每篇有3.00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2014年第16卷第1~4期主题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