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活成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

2014-04-29孟令琴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年3期
关键词:源头活水命题文章

孟令琴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将写作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并且把通过写作所获得的知识、体验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进而实现写作与生活的良性互动呢?

一、细致观察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有创意的表达离不开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就不可能实现有创意的表达。而观察又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主要渠道,因此作文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对于作文教学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关心身边的人,关注身边的事,留意身边的景,留心身边的物。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观察活动:瞧一瞧,聽一听,摸一摸,从看似平常甚至微不足道的人、事、物中发掘写作素材,寻找写作触发点,让习作成为展现五彩斑斓生活的窗口。这样,学生一旦养成了观察的习惯,学会观察并善于观察,他们发现和捕捉生活的能力就会增强,头脑里积累的材料也就会越来越丰富,作文自然“文思如泉涌”。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写作灵感

生活是写作的丰盈源泉,而作文则是生活的高度浓缩。叶圣陶先生强调“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作文时,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为学生营造氛围,拨动情思,引起共鸣,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表达的欲望和创作的灵感。在创设情境时,可以根据写作内容,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辩一辩,并鼓励学生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尽情感受、畅快体验。

三、贴近生活命题,诱发表达欲望

文章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有从学生的知识实际、生活实际出发,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贴近生活实际命题,才能使学生有感而发,产生构思表达的欲望。可以采用多题选一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实际和经验范围补题选材;也可以采用自主命题的形式,确定一定的写作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自由命题,既能满足学生写作胃口所需,又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还可以采用同事异构方式,用同一事件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命题,尽量让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更大一些,更贴近实际一些。

四、关注农村生活,选取特色素材

城市有城市的优势,农村有农村的特色。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的喧嚣、繁华,但却有着城市中没有的恬静、优美:广阔的原野,茂密的树林,起伏的连山,绚丽的野花,碧绿的稻田,青葱的菜畦,潺潺的小河,欢快的游鱼……原汁原味,富有情趣,无不蕴含着丰富的作文素材。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给生活一份特别的关注,走进自然感受花香鸟语的欢快,享受“山中访友”的愉悦;来到田间地头,欣赏稻笑蛙唱的热闹,体验农民劳作的艰辛;徜徉河岸溪畔,描绘“小桥流水”的美境……立足生活,慧眼识材,“以我手写我心”,让流淌真情的文字使农村这片天地色彩斑谰,魅力无限。

五、反映真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真实是写作的生命,是写作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而在平时的学生作文中,矫揉造作、假话连篇的现象非常严重,几百字的文章很难寻觅到一个“真”字。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养成求真知、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做真人的品质。作文即做人,用笔写诚实的话、心里的话,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既是作文的需要,也是做人的要求。作文教学要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生活的真谛,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鼓励学生用灵动的文字描绘多彩而充满情趣的生活画卷。

朱熹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广积生活之“源”,做好积淀。学生只有细致地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生活,在生活过程中思考、表达,在思考、表达中反思、感悟,才有可能写出更多好文章来。

猜你喜欢

源头活水命题文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课外自主阅读: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源头活水”——写作教学策略之课本素材的利用
下一站命题
原文呈现,注入节选文本的源头活水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