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中教学语言的精心设计
2014-04-29栾爱玲
栾爱玲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思维的主阵地,课堂语言是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思维激励最大化的重要载体。课堂语言,具有明确的时间和效率的限制,因为每一堂课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效益最大化是我们设计的根本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语言设计时要本着高效的原则,该抛弃的就要坚决不说,就像演员的台词,字斟句酌。课堂语言的简练准确是课堂语言的核心内容,这决定了课堂目标的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下面以一节阅读课为例,对课堂语言简練和准确的重要性进行论述。
一、简练准确的导入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节课的导入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通过有效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入中老师的语言也是一样。以外研版高一英语必修一Module 4A Lively City 阅读课的导入为例。
一位老师利用她自己到全国各地的旅游照片作为导入的切入点,并问了学生两个问题:1. Do you know the places? 2. Do you like these places? 学生们的回答可想而知:1. No 2. Yes. 对于这两个问题没有起到导入应该起到的作用,算是无效问题。之后,这位老师又对她所喜欢的一幅有关洛阳的照片进行了描述,然后才引到到厦门去旅游,总算是靠题了,但中间的环节繁琐、曲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也没有起到激发学生好奇心的作用,反倒是学生在迷迷糊糊中被生拉硬拽到阅读的环节,有“被迫”阅读的感觉。
另一位老师则从学生们熟知的家乡出发,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了家乡的各种特色:羊汤、炒鸡,雪野湖、房干,银座、信誉楼,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更了解了自己家乡的风景,然后说了一句话:Now I will take you to Xiamen——also a beautiful city.紧接着播放厦门的宣传录像,进入了本堂课的中心环节——阅读。这位老师的导入就简练准确的多。首先,学生熟悉的景物在ppt上是那么诱人,自己的家乡如此的美,更何况是海滨城市厦门呢!好奇心、求知欲被激起来了。好的开端不仅因为熟悉的家乡风景,更因为语言简练准确的缘故。
二、简练准确的课堂师生互动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本堂课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位老师经常问学生“Have you finished? Understand? Are you clear? ”等问题。这样的问题不能引起师生共鸣和互动,相反会影响学生在阅读时的注意力。其次,在课堂上重复这样的问题是浪费课上时间。学生是否完成阅读任务,老师可以通过观察自己去发现,学生是否明白老师的问题,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眼神或回答问题作出判断,不是根据学生的Yes或No的回答来判断的。实际上,老师不断问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在课堂上没有很好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或是课堂上的提问没有达到老师预设的效果。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倾听学生,才能针对课堂上学生的问题及时准确地作出反应,形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激发思维。同样是这一课的阅读课教学,另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问了句:Who'd like to be the next excellent one? 看似很平常的一句话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就因为一个excellent,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期待被表扬的小宇宙,就看老师怎样去激发它。之后的课堂非常流畅,师生的交流很默契,因为一个excellent 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老师的赞扬和鼓励。
三、简练准确的任务语言布置,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效的练习时间
学习英语是为了在实际中应用,要会听、会说、会读、会写。我们的阅读课就是让同学们在读懂的基础上能通过说表达出来进行交流,然后能整理下来写成有条理的文章,而进一步练习所学的知识,达到知识内化、能力提高的目的。因此,课堂的时间是学生的,而不是教师的,一切的任务要围绕学生展开,老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给学生以示范作用。
在布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简练准确的语言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为学生的语言输入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起到良好的作用。仍以外研版高一英语必修一Module 4A Lively City 的阅读课为例。
在这一课的生成环节,一位老师布置的任务是: Imagine a city, then try to describe it with your partener. 这个问题一出,同学们就有点茫然,讨论也不热烈,到展示环节时,同学们仅仅根据课本重复几个简单的句子。是什么原因呢?仔细想一下,我们的学习过程在围绕厦门展开,从生活区到商业区,再到港口,再到小饭店,这些是同学们熟悉的景象,而陌生的城市是什么样子,会与我们的现实一样吗?我该怎么去表达?从本课的输入来看,我们都在练习描述一座城市的句子,但对于陌生城市的描述,跨度太大。一个imagine让本堂课的目标达成度大大降低了。另一位老师布置的任务是:Describe a city you went,and exchange ideas with your partener.让学生描述一座他曾经去过的城市,一个词的差距,同学们的反应大不一样,对于已有的经验,学生们侃侃而谈,并且所学知识也能够利用到本话题当中来,课堂学习目标就很好地完成了。学生们说得起劲儿,老师听得也带劲儿,这就是体验成功的乐趣。学生学会了高兴,老师教会了学生也高兴。教学本来就是令人高兴的事儿,一切都形成在言语之间。
四、语言感染力在高效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语言的感染力来自于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表现力的琢磨。英语老师最先要做到的不只是要讲普通话,更重要的是要讲好英语,因为要让英语具有表现力首先要读准,然后才是读出英语的味道来。如果英语课都听不到英语,那学生失去了重要的听说语言环境,学英语真的就只能枯燥地死记硬背了。英语的表现力来自于老师的模仿。我们很多老师走上教学岗位后很少有与外教面对面谈话的机会,因此英语电影和录音就是我们输入英语的主要渠道,善于倾听和模仿是老师最先要做到,然后才要求学生做到的。只有让学生体验到英语的优美才会培养出兴趣,才能从“乐学”到“善学”。
追求完美是我们的目标,尽管我们不可能让整堂课的语言都那么完美,既简练明确,又富有感染力,但我们可以尽力精心地设计每一个环节,让某个或某几个点成为我们课堂的精彩处,并在这几个地方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那么学生就会感受到整堂课的魅力,愿意去思考,愿意去展示自己。没有学生活跃思维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只有能让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才是我们所希望的课堂。
总之,英语学习中,由于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语言差异会一定程度地影响我们的语言表达,只有准确地输入,才能有准确的输出。只有教师精心的设计,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思维才能有创新,有创新才能有活的语言,才能让语言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乐学,教师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