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促学 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2014-04-29于淑红
于淑红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特别要求教师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倡导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有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获取新知,激发学生的思维,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问题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主动地去探究、自觉的寻求答案。在教学中,以“问”促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挖掘教材问题,以“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也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可。而新教材所设计的“问题探讨”、“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等栏目,就突出地体现了这一教学特点。这些栏目中都有针对性的问题提出,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思维,突出体现了以“问”促学,变被动为主动地学习和探究。教学中不能忽视教材所设计的問题对完成教学的作用。首先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然后引导分析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猜测”和分析归纳引入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讨本节内容,可以调动学生对本节内容浓厚的学习兴趣。而新教材的每节内容都以“问题探讨”专栏开始,所问问题主要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但也有一定的深度。这也体现了新教材改革重视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二、以“问题”拓展课堂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对知识、概念的掌握,应当是在动态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建立和形成的。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充分运用教材内容,找到一些不仅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生活贴近而又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见到■联想到直线斜率,见到■想到两点间距离,见到A( )2+B( )+C想到二次函数等,结合其他条件看能否进行转化。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看到教材设计“问题”的用意,也要根据本地区资源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问题,以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的内涵。基于问题涉及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知识,每个同学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使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同学,这也就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的所在。
三、巧设“问题”,以“问”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但有时往往在研究解决一个问题同时,可能会和已解决的问题产生矛盾,引起认知的冲突。例1:某气象站天气预报的准确率P=0.8,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5次预报中恰好有4次准确的概率;(2)5次预报中至少有4次准确的概率;(3)5次预报中至多有4次准确的概率。教师:大家一块读题并判断这些事件类型。学生:每次预报相互独立,每次预报准确率都是0.8,所以是独立重复试验。教师:如果是独立重复试验,n是多少,P是多少?学生:n=5,P=0.8,教师:第一问的答案应该是?学生:P5(4)=C540.840.21。教师:很好,请同学们找一找第二问中的关键词。学生:“至少4次准确”。教师:“至少”怎么理解?学生:4次或者5次准确,所以用加法。教师阐释:就是将该问题分解为两个互斥事件的和,这个解题思想很好,我们强烈推荐,当所给问题比较复杂时,可以将其分解为若干个互斥事件的和或相互独立事件的积,当然本题当中还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至少,某些时候应该转换成问题的对立事件。下面大家把这个题解出来(叫同学上黑板板演过程)。
这样,学生带着问题急切想寻找问题的答案,自觉地通过各种渠道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启发思维,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以“问”创设情景,营造开放的求知氛围
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过程,尤其是学校倡导的学案教学,首先要为学生设计合理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而在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中由于受知识储备的限制,往往可能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从而促进“问题”的生成,然后促使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寻找答案。在课堂上提出让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大家都能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愉悦,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本节知识的巩固理解。
在教学实践中,类似于这样的现象经常出现,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抓住机会,挖掘学生中潜藏的思维火花,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以“问”导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