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渗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策略谈

2014-04-29洪东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年3期
关键词:传统思想文化

洪东

摘要:传统文化,是相对现代文化而言的,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之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它是指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主要是周到清中叶这三千年)所提炼山来的,影响整个历史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它总是表现在迄今为止的制度(行为)和器物的层面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史的结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风采;同时,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定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内容积极向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基石,并蓄诸子百家文化形态;从形式上来说,既有诗、词、曲、赋,也有音乐、戏剧、曲艺,还有国画、书法、建筑、雕刻等等;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方式存在和延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显著的特点,可以用薪火相传、独具特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来概括。面对浩若烟海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选择使用,有一个策略问题。

一、立人之本——磨砺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乃立人之本,对一个现代人来说至关重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开展有效的道德品质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固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他们只是博大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很多。仅蕴含有道德品质教育内容,且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联系紧密的优秀传统文化,就至少包含爱国忧民、明礼诚信、重义轻利、尊老敬师四个方面。

爱国是贯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主线,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石。走进中国文化,其实就是打开了中国人民五千年的爱国史。对高中生进行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激发学生立志学习、报效国家的学习热情。忧民,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好品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一直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情怀,更有“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的至高境界。忧民思想,与当前关心人民疾苦、关注社会民生相契合,在教学中合理融合忧民思想,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关注社会生活现状,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面对市场经济的滚滚洪流,有的人见利忘义,有的人道德沦丧,良好的社会风尚被冲刷得支离破碎,人们常常发出人心不古的感概。確实,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一直推崇“智、仁、勇”,“恭、宽、信、敏、惠”和“温、良、恭、俭、让”。例如,在做人准则上强调“礼”,表述为“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在诚信上主张“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又如,在处理义利关系中主张重义轻利,认为社会道义、社会责任高于商业利益,商业利益的获取要以不违背社会责任为前提,倡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尊老敬师又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方面,在人伦关系中首先主张“孝”。《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论语》说中:“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中写道“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百善孝为先”。由此可见,孝是人的善行的开端,始于孝顺父母,一生忠于国家社稷,不断锤炼人品修为。尊老是所有人伦道德的基础,不尊敬老人,不孝敬长辈,何为人?敬师,当然是对老师的尊敬,其实质是对知识的尊重,对文化的尊重,体现着中华民族崇尚科学、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正因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育、重视读书,才成就了无与伦比的五千年灿烂文明,这也不正是当下“科教兴国”的前身吗!

二、强人之路——提升思辨能力

思辨,从哲学角度来说,即纯粹思考,是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我们这里说的思辨却不是纯哲学意义上的思辨,而是指思考辨析,是通过判断、分析、推理等思维活动对事物的现象、性质、情况、类别、事理等进行辨别解析。思辨能力是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之一。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清楚准确、明白有力的说理,是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思辨能力对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一种思维能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倡发展思辨能力。《礼记·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明确指出了要有思辨能力。王守仁在《传习录》上说:“若只是温凊之节,奉养之宜,可一日二日讲之而尽,用得甚学问思辩”,强调思辨能力的重要性。王夫之在《薑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二八》中说:“故必极学问思辨之力……然后可以治天下国家”,更是将思辨能力提到了治天下国家的高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闪现着丰富的思辨思维智慧火花。荀子《劝学篇》:“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从一件件身边小事说起,娓娓道来一个积少成多、由弱变强、量变引起质变的事实,引发人们对微末之事的思考,鼓舞人们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志存高远去追求卓越的人生境界。《列子·汤问》有一篇文章《两小儿辩日》,文中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日初”、“日中”这一问题本身早已被科学回答,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这里面的智慧火花。两小儿的思辨,让智者孔子不能作答,两小儿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也必将激励其去解决问题;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固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科学态度,展现了孔子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为学精神。

三、社会基石——优化处事哲学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面临着怎样处理与自然、与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当前,中国正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理念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其实质,从横向来看是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己的关系,从纵向看是处理好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智慧的先人对于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己的关系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思考,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实践,对今天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求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普遍认为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人要敬畏自然、效法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古人认为,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重要方面就是要保护自然,爱护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的生态伦理观。《周易》特别提倡古代天子打猎用的“三驅法”,不主张对野生动物一网打尽。孟子则进一步将这种生态伦理观发挥为“王道之始”,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撼也。养生丧死无撼,王道之始也”。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寓言中也包含着大量的保护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道理,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否上升到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安危的高度。我们正在大力践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是对这些古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与我们正在致力于建设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核心要义是一致的。

“天人合一”最能表达中国古人在追求人与自然中的和谐与统一。为什么“天”与“人”能够“合一”呢?就是因为“天”与“人”之间有“合其德”的关系。这种“天人合德”关系包括了四种相合关系:与天地同德,厚德载物;与日月同辉,普照一切;与四时同律,井然有序;与鬼神同心,毫无偏私。这实际是将圣人的个人品格及其高尚行为作了全面概括,只有具备这四种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圣人。孟子将这种“天人合德”的思想加以发扬光大,他进一步阐述道:“天之道”与“人之道”是有诚相通、相互感动的,主张“乐天”、“畏天”。孟子还认为,以“德”为桥梁,将天人、物我连接成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进而把德通过天人合德关系从个人品格修养拓展到治国理念与实践上来,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情怀。

2. 在处理人与人关系时讲仁爱。社会和谐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着力要解决的,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这部分内容的现代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对我们今天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孔子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这与我们在学校教育中提出的“德育为首”是一致的。在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维系由家庭伦理开始。只要家庭伦理能够维系,社会伦理就能够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和谐融洽。所以,人人都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还认为,“忠恕”之道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关于忠恕之道的涵义,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篇又有:“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即是“推己及人”,自己想要做的事,也是别人所要做的事,设身处地想别人之所想、做别人想做之事。《论语·学而》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试想,如果每个人真的做到了一日三省自身,人际关系能不和谐吗?社会能不太平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等理念不仅仅为国人所推崇,也为世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 在处理人与自我关系时倡修身。倡导个人修身养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头戏,见于儒、墨、道、法、佛等诸子百家的言论和文章,其中犹以儒家和道家最有代表性。儒家对整个人类社会的逻辑顺序就是个人修养的提升,促进人与人关系的融洽,进而建成和谐的理想社会,其逻辑的起点就是个人修为的磨砺。因此,儒家特别强调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强调由道德学养的提升以求知行统一与身心内外的谐。在为人处事、修身养性方面,孔子主张“允中”、“执中”,特别强调要合乎“中”这个“度”,追求“执中”。孔子对“中”似乎情有独钟,提出“过犹不及”、“执两用中”、“中立不倚”;同时,他也认为“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对待“中”的态度不能僵化,要随着时间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道家则主张以谦下不争、清静无为的方式达到人的身心和谐,“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的思想精华。《老子·第四章》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强调修身养性要做到有自知之明、克服自身的弱点、坚持力行、人总要有精神等。庄子在《大宗师》中描述“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庄子笔下的“真人”境界,正是道家所追求的理想,激励着道家的门徒和立场于修身养性的人们在生活中去实践。儒道圣人主张的“中”和“清静无为”,与我们时代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已经格格不入了,但是他们所倡导的修身养性却仍然对今天具有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传统思想文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