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独者》人物形象研究综述

2014-04-29刘鹏飞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年3期
关键词:论者知识分子悲剧

刘鹏飞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因为浸染了鲁迅的精神气质和他对知识分子命运的体认与思考,因而在现代文学中有着独特的蕴涵和价值,论者多从知识分子命运的角度对《孤独者》进行解读。近10年中,一些论者仍延续以前社会学角度的解读:王学谦、张福贵的《存在与超越——论鲁迅小说中人的存在和自由》认为“觉醒者的悲剧深深地根植于人的存在之中”;而“封建文化正是经由这种人的存在特征”“将觉醒者扼杀”。鲁迅笔下的觉醒者在封建文化的语境中受到双重的约束:一是“物”,即物质经济层面;一是“他人”,觉醒者渴望与别人的交往和情感的沟通,但魏对其祖母的爱却反过来成为阻碍他前进步伐的障碍。为了祖母,魏默默忍受了族人设定的种种关于葬礼仪式的限制。何希凡在《历史的宿命与现实性追求——解读鲁迅小说〈孤独者〉对自我灵魂审问的超越》认为“鲁迅在对魏连殳从精神觉醒到生存末路作形而下的精细描绘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对生死意蕴作形而上的哲学叩问”,魏的困惑“也是中国近现代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共同困惑,即现代性的精神追求难以与历史的宿命抗衡”。值得关注的是李林荣的《〈孤独者〉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该文中从中国现代社会的结构、形态以及现代知识分子“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同时经历深刻转型的过程中势不可挡地滑向了社会的边缘”和陷入自我认同的危机着眼点出发,认为《孤独者》展示的是知识分子“在中国现代社会里所面临的双重困境”。作品中的“我”和魏连殳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一类人物形象“典型”,“他们对自己的人格价值和社会角色的确认,是以一种理想主义的社会伦理责任为前提的”。但是由于现实的社会形态并不是以他们所认同的价值标准建立起来的,而是以与之相对立的传统价值体系为基础的;所以他们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精神危机。职业选择对于“我”和魏连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师职业“最宜于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与自己的社会理想和社会角色最相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使众人所惊异、羡慕的“最能显示人身品第的物质利益性指标”,而一旦失去这份职业,魏则失去了尊严和生存优势,最终走上了自我背叛的道路。

还有论者从生存论哲学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赵惠莲的《鲁迅笔下思想先驱者的历史悲剧》认为魏连殳的悲剧就在于选择了个性主义,将不被众人所接受;放弃了个性主义,又违背了自己的心意。现实逼迫他必须放弃,可一旦放弃便造成了他的精神悲剧。李丹的《关注生存的小说创作——〈呐喊〉、〈彷徨〉的另一种阐释》则从“生存的设计”的角度出发,认为两部小说集“表现了近现代中国民众生存的基本方式”,即“自在的生存”和“设计的生存”。“设计的生存”是指人的存在处于不断进行自我选择、创造、设计的状态。《孤独者》中的魏连殳认识到“对自己生存状况的设计”“难以一举实现”,但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自我设计的道路,从而陷入了道路中的新困境。魏有着对生存的自我理解,当他失去工作后,他的内心处于焦虑的状态,他面临着前进和倒退的双重选择:前进可以“实现个体的存在”,但阻碍了肉体的安全;而倒退则又阻碍了“潜能的实现”,从而走向“非存在”,魏正是在这种选择的困境中放弃了生存。陈迪泳的《长嚎倒戈自毁——论魏连殳的酒神情结》认为魏连殳是“鲁迅对孤独者谱系的最后总结”,作为觉醒的知识分子,魏的反叛精神被视为异类而遭到大众的排斥,他只能用酒神式的反抗来挣扎在世上,他的悲剧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一种最深刻的悲剧”,也是“一种最深刻的人生体验”。

还有论者注意到魏連殳的绝望意识,穆厚琴的《走进“孤独者”的内心——试论鲁迅小说〈孤独者〉》认为魏的绝望意识有三个表现:“对旧势力强大力量的清醒认识”、“对群众的无聊、庸俗的悲哀”、“对进化论的怀疑”。他报复社会的手段有:“以示坎坷的不到乐趣向庸众复仇”、“以对信仰的扼杀、对肉体的践踏向社会复仇”。

由于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谱系性,有论者将魏连殳与鲁迅其他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归入一类,如黄大力的《生命意识的艺术显现——鲁迅笔下的“孤独者”形象》将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分为四类:“逃避型”、“承受型”、“反抗型”和“个性解放型”。魏连殳是“痛苦的由反抗而至沦落的孤独的知识者”。与此相反,陈进东的《孤独者道德形象及其文化价值——走进鲁迅小说的孤独者形象世界》将孤独者形象分为四类,而吕纬甫、魏连殳被归入“失落的孤独者”,认为“他们是彻底的失败的知识分子形象,或者失去理想生活与奋斗的勇气,在现实生活里做些空虚、无聊的事情”。与上述论文将魏连殳归入“孤独者”系列不同,熊沛军、杜云南的《鲁迅笔下“狂人”形象系列的精神特征》将它归入“狂人”系列,并认为他们有三个精神特征:“面对自身反省的主观性”、“近乎傲慢的意志力”和“孤立于庸众”。

猜你喜欢

论者知识分子悲剧
伟大的悲剧
Facing emotional impact of a warming planet 直面全球变暖造成的情感影响
阅读理解两篇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古代高危职业之谏论者生存指南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