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户外交往行为及其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2014-04-29李春聚等
李春聚等
摘要
通过剖析住区户外交往行为特征及其空间,提出以回归日常生活、营造交往契机为理念,从点空间、线空间和面空间对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 住区户外交往;交往空间;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36-12985-03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survey of the outdoor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its space in community,this essay puts forward two optimization concepts:returning to everyday life and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outdoor communication, then it points out the response optimal designing methods on city community outdoor communication space from its node space, linear space and planar space .
Key wordsOutdoor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pace; Optimal design
一个国家在宏观的制度性整合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后,微观的社会整合往往从社区开始[1]。社会各部分的整合取决于其社会成员之间的实际交往和不同群体、等级阶层的人们广泛的群际交往[2]。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已经出现了社会结构分化、居住空间分异、利益与观念日益多元化等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从社区层面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社会整合,良好的住区户外交往空间是实现这一目标必不可缺的空间载体。
当前我国住宅建设发展迅猛,居民住房条件大幅改善,但住区户外空间品质并没有同步提升。普遍存在缺乏人文关怀与地域特色、景观设计华而不实、空间细节处理不当、空间连续性差,交通不便、资源浪费等问题。如果住区规划设计能充分重视居民对住区社会环境的需求和交往行为心理的需求,在设计中予以应对,则不仅可以全面提高住区物质空间环境品质,同时也可为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空间环境作出重要贡献。
因此,从城乡规划学的视角出发,剖析住区户外交往行为特征及其空间优化问题,以期能以更优良的住区环境来适应和满足居民的交往需求,密切住区人际互动,为增加邻里社会资本,实现居住融合,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借鉴。
1住区户外交往行为及其特征
1.1 交往行为及其空间
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心理、生理、行为等方面的需求,是由于共同活动的需要而在人们之间所产生的那种建立和发展相互接触的复杂和多方面的过程[3]。交往空间是交往行为发生的空间,任何能使居民聚集、驻留、进而能从事一定户外活动的场所都可视为交往空间。同时,任何实体空间只要具备了一定条件、能够满足人与人之间频繁、长时间交往活动的要求,就能成為交往空间。结合景观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足量、优质的户外交往空间是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任务。
1.2住区交往行为特征
不同于其他社会交往行为,住区交往是围绕居住这一人类基本需求而衍生的、发生在住区及其周边空间内的交往行为,具有如下鲜明特征:
1.2.1
日常性。交往的分类依标准不同而异,如可分为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个体交往与群体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等。但是,最具有本质意义的是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的划分[4]。住区是人们日常生活与日常交往的主要和首要场所,人们对所在城市及城市生活的感知,大部分来源于其生活的住区。住区户外交往是居民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群体之间围绕日常生活而进行的日常交流与互动,以闲聊谈天、情感交流、礼尚往来和游戏为基本发生形式[5]。
1.2.2
非正式性。交往行为发生的伴随性、随意性和即时性构成了住区户外交往的非正式性特征。首先,不同于登门造访,住区户外交往一般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大多数人很少刻意去进行“交往”,交往活动往往是伴随着上下班、上下学、购物等日常的、必要性活动而发生的偶然行为。其次,住区户外交往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交往对象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交往过程中也无需盛装打扮、严守礼节,多数情况下只是邻里间的聊天、拉家常,或是一起参与健身、下棋、游戏等共同感兴趣的活动,是一种自在、自然的行为。第三,住区户外交往活动具有明显的即时性,人们在路边相遇打招呼、寒暄交谈等都是临时发生的,对于地点、时间一般没有选择的余地。
1.2.3
地缘性。当前,由房地产开发为主导形成的商品型住区已经取代了“单位制大院”,成了城市居住空间的主体,住区内的人际交往也随之由业缘型(以同事网络为基础)转向了地缘型(以邻里网络为基础)。根据交际活动与距离的关系,个人主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的距离越近,越容易建立人际关系。居住在同一住区,这种空间距离上的接近性使人与人之间更容易产生熟识感,交往行为更容易发生。因此,住区作为邻里间日常交往的空间载体,具有明显的地缘性优势。
2住区户外交往空间优化理念
2.1 回归日常生活
城市不仅仅因经济、政治、军事等宏观目的而存在,更重要的是它首先作为生活空间而存在[6],正是发生在普通场所的日常空间行动(spatial action)为人们提供了城市的经历与知识[7]。但当前国内对日常生活及其空间的重视远远不够,住区规划设计往往过度追求空间构成、平面构图和广告效应,对人的日常使用需求考虑不足,偏离、甚至否定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使得住区环境华而不实。
回归日常生活的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就是要“回到事物本身”,突破“就空间论空间”的桎梏,从理解并深入住区日常生活开始,从住区环境与实际生活的互动出发,关注居民行为及空间使用意义,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核心,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住区活力和居住环境品质。
2.2营造交往契机
交往活动是围绕人、事件和环境3个要素,建立在“共同需要”基础上的社会性活动,影响现代城市住区邻里交往衰落的共性、根本因素在于刺激、引发邻里互动的契机的减少[8]。因此,住区户外交往空间优化应着眼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共同需要”,寻找交往活动中人、事件和环境三要素的契合点,着力为交往营造契机。
2.2.1
以老人和儿童为人的契机。老人和儿童是使用住区户外空间频率最高的人群,在促进住区交往甚至融合方面往往会成为重要纽带和桥梁。研究调查发现,邻里之间因为孩子经常一起玩耍游戏、同学校或同幼儿园而相识的占到90%以上,有25%的家庭甚至因孩子而发展成为熟人、朋友。住区内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则表现出明显的群体性特征,他们三五成群聊天、下棋、打牌、跳舞等,这些活动不仅是被观察的对象,而且往往会引发更多人参与其中。还有一些不能自理的老人,他们的户外活动因需要看护而表现出与儿童的户外活动相类似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应以老人和儿童作为人的契机,改善和融洽邻里关系,营造住区户外交往空间。
2.2.2
以必要活动为事件契机。
扬·盖尔先生将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划分为3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认为必要性活动在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户外条件下才会发生[9]。住区户外交往行为多为随意、即时发生的自发性活动,同时往往又是伴随着上下班、上下学、购物等必要性活动而发生的。因此,可将必要性活动作为事件“契机”来促进邻里交往。以必要性活动为出发点,将必要性活动空间与自发性活动空间结合布置,通过对必要性活动空间的优化,使人们在完成必要性活动的同时进行自发性交流,满足和愉悦人们交往的内心需求。
2.2.3
以必要设施和场地为环境契机。
住区户外交往环境包括场地和设施两大内容,交往环境契机的营造要以必要性活动所必需的场地和设施为切入点,并为这些场地和设施赋予多元化的复合功能,使其成为以必要性活动引发自发性活动的物质载体。比如对住区入口空间、边界空间、道路空间和停车设施等必要性活动所必需的空间和设施等进行优化,使其由单一功能转向复合功能,成为可逗留的有趣空间,从而引发交谈、晒太阳,乘凉、散步等自发性交往行为,这些自发性活动发生的次数多了,邻里交往也会随之由浅入深,从只打招呼演变为关心对方生活,并逐步形成和睦的邻里关系。
3 住区户外交往空间优化方法
3.1点空间优化
3.1.1
单元入口。 单元入口是居民出入“家”的必经之地,是一切户外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的必经之地,也是住区中最有活力的区域,在这里邻里见面的几率很大。规划设计时可通过设置小聚场所、门厅、底层架空等方法适当扩大单元入口周围的环境空间,形成节点空间,同时增加绿化、座椅、无障碍坡道等环境设施,为居民驻足停留、小憩聊天和儿童玩耍等活动营造舒适的小空间,激发邻里交往。
3.1.2
住区入口。 住区入口是住区与外部的过渡空间,不仅是一个标志、一道门槛,更应是一个空间、一个场所、应为居民交往提供机会。设计时可以结合商业、办公、教育、社区服务等功能,布置绿化、座椅、花架、外廊等环境设施。调研发现,这样的空间可以有效地将“经过”行为转化为“停留”行为,增加居民间交流、交往机会。此外,还可以将住区入口空间结合小广场设置,利用植物、铺地等景观元素吸引人们前来观赏、活动,边缘设置座椅、台阶等休息设施,形成交往空间。也可以将入口与儿童游戏场地结合,周围布置座椅,方便看护儿童的家长或居民休息,为交往提供场地和氛围。
3.2线空间优化
3.2.1
道路空间。住区内的各级道路作为居住环境的基本骨架,在满足交通运输要求的同时兼有观景、休闲散步、认知定位和邻里交往的功能,是住区的活力支撑和特征所在,从营造交往空间的角度而言,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優化设计:
首先,要营造安全的交通环境:慢速、安全的交通环境是营造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基本要求。主要方法有建立人车分行的住区交通系统,在出入口、坡道、转折点等关键位置设减速带、减速条等装置强制降低车速。此外,还可通过设置交通提示牌、改变路面铺装色彩和图形、增加绿化等方式提示驾乘人员慢速行驶。
其次,要丰富道路空间的景观形态:分析住区交通特征,区别不同交通需求,对于以“通过”为主要目的的交通,无论是车行还是人行,道路空间形态以便捷性为首要设计原则;对于“非通过性”交通,如散步,游玩等可以将步行道与其一侧的绿地等空间进行一体化设计,综合应用道路线型、铺装、色彩、设施小品、局部拓宽等规划设计手法丰富道路空间形态,营造有趣味、可逗留、能休息、视线好、景观美的交往环境。
此外,还可以结合住区整体空间布局,在道路空间上串接小面积点空间,吸引人驻足、休息或变换行为节奏,促生小憩、交谈、游戏等活动,从而形成有活力的交往场所。
3.2.2
边界空间。当前,我国各类住区普遍对边界空间规划设计严重不足,以围墙分隔的粗糙处理方式不仅极大地破坏了城市肌理和空间连续性,而且造成边界两侧空间资源的严重浪费。通过合理的设计,被浪费的边界空间完全可以转化为积极的交往空间,为住区景观和生活添彩。
与城市道路相邻的住区边界,可结合中小商业、办公、旅馆、诊所等功能,形成功能混合的街道空间,在空间设计上应以控制退线距离以及与城市道路的过渡和衔接为重点。相邻住区之间的非临街边界,在设计时应注意将“边界的墙壁”转化为“边界的空间”,以形成连续、渗透的带状景观休闲空间,提升住区空间的开放性、可达性、景观可视性,使其成为邻里交往的空间媒介。
对住区边界围墙可以采用留墙柔化和去墙柔化两种方法。留墙柔化保留围墙主体,通过降低墙体高度、采用漏窗或窗洞、增设人行通道等措施,并配合绿化、水体、环境小品等以墙体为中心,在其两侧形成可逗留的边界空间。同时以植物、壁画等对围墙本身进行美化设计,使其成为住区的景观元素。去墙柔化是拆除现有墙体或在现状无墙体的情况下,以廊、花架或成行种植的植物等线性、可穿越元素取代围墙成为划分空间的界线,也可辅以座椅、雕塑等环境小品形成隔而不断、遮而不阻的线性空间。
3.3 面空间优化
中心绿地和广场是住区最主要和最具魅力的公共空间,使用人群广、频率高,从提供住区景观环境品质和居民日常生活与交往的角度而言,其空间优化重点及方法如下:
3.3.1
融合不同需求,形成复合型交往空间。首先,功能、内容要多元化。无论是场地,还是设施都要围绕不同人群在住区户外活动的需求,融合空间与时间要素,进行多功能、组合设计。比如将座椅、健身器械、花架等环境设施与树木、花草等植物或活动场地结合布置,形成复合型交往空间,提高空间吸引力。
其次,空间划分要灵活变化。在设计时要注重多层次化的空间营造,可通过立体的、多层次的小尺度划分来丰富中心绿地和广场空间的框架,以硬地、绿化、步道、廊架、凉亭等景观要素的有序流动与转换,形成空间的开敞与封闭、人工与自然、静态与动态的对比,使空间充满活跃的生气和愉快的变化,为人们提供各种社会交往、信息交流和知识融合的交往空间。
最后,要重视边角空间。虽然人们往往倾向于在广场的开阔区域进行活动,但是决不能忽视广场周围的零碎边角空间。因为,这些空间往往是人们休息、聊天或者观看开阔区域人们活动的好地方,可设置一些座椅、雕塑小品,花架、绿篱等加强空间的吸引力。
3.3.2
考虑地域特色,形成地缘型交往空间。
首先,要考虑地域自然地理特色,在住区户外交往空间布局、植物配置等方面做到顺应地形、适宜气候。其次,环境小品、地面铺装等在造型、色彩、图案搭配等方面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内容,使居民产生认同感,创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从而很好地吸引人群活动,促进交往行为的发生。
3.3.3
联系住区内外,形成连续型交往空间。
绿地和广场的布局与形态应综合考虑住区内、外的联系,进行一体化设计,形成相互贯通、开放的连续型空间。首先,要将中心绿地和广场与住宅、道路、设施等都纳入住区规划设计的大系统,彼此之间通過各种路径,尤其是步行道、自行车道或林荫道等慢行道路相连接,形成既保持自身相对独立又整体完整的体系;其次,住区中心绿地和广场作为规模较大的面状公共空间在规划设计中一定要注意与城市的关系,使其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保持与“左邻右舍”密切、便捷的联系。
4 结语
人与人的交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是人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需要,各种性质和形式的交往使社会融为一个整体。良好的空间设计能够促进人的交往,对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进行优化设计,不仅融合了新时期我国居民对住区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的双重需求,更是从住区这一微观层面为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积极献力。研究认为,回归居民的日常生活,从人、事件和环境三大要素出发,以老人和儿童为人的契机,以必要性活动为事件契机,以必要设施和场地为环境契机,从住区户外点空间、线空间和面空间进行整体优化,是营造安全、舒适、便捷、富有活力的高品质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庆华.城市社会融合的中国实践及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3(9):188-189.
[2] 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M].王春光,谢圣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3.
[3] 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oSkmVyKXB6qayQmNYyyXkQmgKq8EYbgT2aIhW2mr6nSmqaU6hbcBC yDCJPMWf-#2_5.
[4] 王晓东.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8-105.
[5]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43-159.
[6] 张杰,吕杰.从大尺度城市设计到“日常生活空间”[J].城市规划,2003(9):40-45.
[7] 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M].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51.
[8] 马静.郑州市增进交往的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111.
[9] 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