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的导入设计探微

2014-04-29王昱华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4年10期
关键词:激活导入高中语文

王昱华

【摘要】课堂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开展导入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新课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以此为依据,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关于语文课堂导入的观点和看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 导入 激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48-02

新一轮课程改革呼唤优质教学,实施优质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关乎高效教学的落实。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其作用不可忽视。导语能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

然而,目前的现状是教师对导入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语文老师忽视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不理解导入的意义及目的,不知道导入的本质内容,使导入成为形式上的“走过场”,常常是为导入而导入,起不到导入应有的作用。语文课堂上往往以一种简单直白的方式切入,甚至是没有这一环节而直接进入课文的分析,这样的课堂自然是单调而乏味的。这些不导、滥导甚至误导等课堂导入问题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步骤和内容的完成,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于漪曾说:课堂导入犹如提琴手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后边才能演奏好或歌唱好。所以,导语要先声夺人,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养,使之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课文情境中去。下面举几个例子来探究新课程改革下的导入设计:

一、故事导入

教授《荷花淀》這篇小说,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嫦娥奔月”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殷殷白洋水,十里荷花香”反复吟诵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天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

作为一部战争小说,《荷花淀》的意境是优美的,语言是诗化的,与传统战争文学血雨腥风的场面大相径庭。我们以一个神话故事的诞生——荷花淀导入,帮助学生融入到美丽的荷花、荷叶场景中去,获得了感官上的多重享受,加深了学生对“诗化”的理解。

二、定向导入

中国戏曲中的主角出场一般是有固定程式的:第一步主角在锣鼓声中踱着台步上场,第二步主角来到前台正冠,整理衣服,来一个亮相,第三步做相关介绍,第四步表演才正式开始。王熙凤和贾宝玉是贾府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根据作者对他们出场的描述,分别指出哪是“上场阶段”,哪是“亮相阶段”哪是“介绍阶段”,哪是“表演阶段”?

回答,教师总结:两人进门的“声音”和方式相当于“上场”,服装和神态的描写相当于“亮相”,贾母对王熙凤的玩笑、《西江月》词对贾宝玉的评论是“介绍”,王熙凤初见林黛玉的表现和宝黛相会是“正式表演”。这则导语,就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人物出场”,从中研究人物出场的艺术。接下来,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下四组问题:一是比较两人进门的方式;二是比较两人的亮相和介绍;三是研究凤姐的表演;四是研究宝黛相会。

这样的导语,无疑抓住了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三、设疑导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老师通过巧妙的设疑,设置悬念,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课堂上使用最多的就是导入法中的悬念设置法,让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如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便提问“同学们阅读了课文,那么有没有发现本课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以此来设置悬念。又如在教学《诗经·氓》时,可说:“诗中的女子聪明贤惠,勤劳专一,那么她们究竟因为什么而被休弃的呢?”学生不免好奇,便会积极阅读,展开讨论,那么一堂课的基础也就打下了。

四、欣赏图画导入

中学语文课能本上有许多彩图,通过引领学生观赏图画导入新课,可以增强直观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兰亭集序》时,先让学生课本上《兰亭集序》摹本彩图,体会图上勾勾画画的线条艺术所呈现出的生命姿态和精神张扬。领略它“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的艺术美。

那么,兰亭是一个什么地方,那些人在这里集会,为何集会。王羲之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呢?如此导入,学生首先领略《兰亭集序》的书法艺术的美,进而探询产生这篇书法作品的原因,了解成文的经过。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感情,引领他们走进王羲之的内心深处,欣赏兰亭的美景,领悟对人生的感悟。

五、温故知新导入

掌握知识的巩固问题,为许多教育家所重视,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的母亲。”就语文课来说,不少课文之间或者在题材、思想内容,或者在写作体裁、表现方法等方面都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同一作家作品,有的编排在初中教,有的编排在高中教,甚至有的作家的作品在小学课本里也能找的到。因此复习、联系旧课或已有的知识可以作为学习新课的开始,运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使学生由已知领域进入到未知领域,让新旧知识相连,从而不断加宽加深学习的内容。例如我们在教授《归去来兮辞》时可以这样导入:师:在1600多年前,一位中国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社会,那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生活安乐,和平幸福的世外桃源。这位诗人是谁?

生:陶渊明。师:你还记得文中是怎么说的吗?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没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师:很好!请同学们回想一下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不戚戚于贫贱,师:你从哪儿得到这些知识的?生:初二时,课文《五柳先生传》中学到的,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师:这位同学和陶远明很熟。我们今天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诀别官场,同上流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从课型上看,这是一堂新授课,也是讲授课。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点注重温故知新,架桥铺路。让学生由对作者的兴趣转到对文章产生兴趣,进入文章的情境中去,帮助学生先“知人”,然后“知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总之,导入是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的一步,是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课堂导入应以学生为本,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在变化中导入,在导入中变化,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思考,善于用精彩的导入,激活课堂,让语文课堂如春天那怒放的花,争奇斗艳,万紫千红。

猜你喜欢

激活导入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激活高中语文教学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