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中的廉政教育
2014-04-29孙欣
孙欣
传统家训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父辈对子孙后代的种种训诫,既包括修身勉学之路,又蕴含持家治国之道。在家国同构的政治制度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儒家精神通过传统家训浸润了传统中国人的生活,使之在遵循家训的同时,自觉地接受和践行着国家、社会对个人道德品质的要求,肩负起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诗文、家书、墓志铭、家谱、家规等多种形式的家训,蕴含了丰富的“以俭养廉”“清白传家”等廉洁奉公的教诫。这些廉政教育思想既是传统士人,尤其是世家大族治家教子的重要内容之一,又培育和影响了传统士人廉洁的家风及其传承。
传统家训中的廉政教育意蕴
(一)以俭养廉,节制贪欲——倡导廉洁奉公之修身基础
节俭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克俭节欲无论对个人修德、家族传家,还是对国家实施廉政均有着深远意义。
对个人而言,俭乃修德立业之根。俭与德相连,节俭即是修德。诸葛亮《诫子书》言:“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见,俭乃君子修德之关键。《周易))日:“君子以俭德辟难。”即倡导修行俭朴的德行,反对过分彰显自己,以防奢靡腐化和可能的难关。俭与奢相反。提倡节俭便意味着反对奢靡之风。春秋时御孙言:“俭,德之公也,侈,恶之大也。”(喻岳衡:《历代名人家训》,岳麓书社,1991年,第128页)司马光平日以俭素为美,在《训俭示康》中一再告诫儿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俭与奢往往在一念之间。贪图安乐享受是人之本性,而人的贪欲一旦产生,是永无止境的。因此,恪守俭朴更需人的自律精神和能力。贪图个人享受之欲是小,贪图他人乃至国家利益为大。若不节制这种奢侈的贪欲,任由其发展,那么,有朝一日,入朝为官,便极易由奢入贪。因此,国之养廉首先要落实在个人修养的提升,落实在家庭生活之中。
对家庭而言,俭乃持家传家之本。在资源紧缺的农业社会中,节俭乃维持一个小家庭长治久安,抑或偌大家族兴盛传承之必需。明朝温璜述《温氏母训》云:“做人家,切弗贪富,只如俗言‘从容二字甚好……假如八口之家,能勤能俭,得十口资粮;六口之家,能勤能俭,得八口资粮,便有二分余剩。何等宽舒,何等康泰。”可见,节俭直接关系着一家的生计温饱。对大家庭的主家事者而言,更要懂得“丰俭随其财力”的道理。袁采在《袁氏世范》中提醒当家者不量财力而为之,或过于侈靡,皆属“妄费”。
对国家而言,俭乃养廉兴国之基。《墨子》将国君能否勤俭节约与国家存亡相系,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隋文帝杨坚亦认为“天道无亲,惟德是与”。其总结历代王朝盛衰,感叹“未有奢华而长久者”(喻岳衡:《历代名人家训》,第121页)。国君的廉洁关系国之命脉,皇子和众臣的廉洁亦关乎国之命运。因此,历代帝王均极为重视对子孙和官员进行廉政教育。康熙的《庭训格言》便谆谆教导子孙应“清心寡欲”。范仲淹为官以清廉著称,家风俭朴无华。其子范纯仁亦疾呼“惟俭可以助廉”(《宋史·范纯仁传》),倡导修行俭朴的德行,以节制官员贪婪的欲望,防止贪污受贿。
(二)至公爱民,胸怀天下——强调为官之职业道德
家庭是社会构成的最基本细胞。传统家庭教育从来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内部的洒扫进退、父慈子孝之节,而是与治国联系在一起。“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广东蕉岭张氏族谱编辑委员会:《广东省蕉岭张氏族谱》,第1355页)培养子女成才,乃为国家培育治世人才。在家庭中营造和提倡朴素的氛围和美德,乃为国家培育清官良吏。魏象枢亦言:“一家之教化,即朝廷之教化也。”(魏象枢:《寒松堂集·奏疏》)中国传统士大夫们教导后代为官者不仅要具有兼济天下的道德理想,而且要遵守勤政爱民、秉公执法的道德原则。
其一,要具备至公无私,胸怀天下的历史使命感。范仲淹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传统儒家胸怀天下的济世思想。这种家国情怀源于建立在血亲纽带之上的家国同构的社会图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传统家训将国家和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积极倡导家国天下的责任观。如《何氏家训》倡导“从小当立安邦志,睿智造福天下乐”。《钱氏家训》则强调“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即为官者谋的是天下之大利,而非一己之私。
其二,要具有勤政爱民、修己安人的社会责任感。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为官者不仅要恪守俭朴,还应遵守职业道德,承担勤政爱民的责任。正如范仲淹所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岳阳楼记》)。曾国藩亦将廉政爱民看为分内之事,教导子孙“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其三,要遵循秉公执事、不徇私情的处事原则。为官者不仅应体恤百姓,为民请命,还应疾恶如仇、刚正不阿。正如林则徐在诗文中所表达和教导子孙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传统家训强调为官者在运用手中的权力时,不但不能鱼肉百姓,而且不能掺杂个人情感好恶,不能畏强避祸,而是应该遵循和维护大公无私、秉公执事的基本原则。
(三)公私分明,清白传家——培养淡泊知足的利益观和自立精神
义利之争一贯为各派思想家所关注。传统士人普遍倡导非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官场腐败,主要是钱权交易。为官者无法遏制贪欲,实质是在义与利的天平上倒向了后者。传统家训一方面倡导重义轻利、公私分明的利益观,重在塑造儿孙淡泊的襟怀和知足的金钱观。另一方面倡导清白传家,意在培养子孙自立自强的精神。
其一,重义轻利。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是为官者必须面对的考验。田稷担任齐国相国时,曾将下级官吏贿赂的百镒黄金献给母亲,不料遭到了田母严厉的质问和批判。田母不仅坚辞不受,而且教导儿子“非义之念,不萌于心。非礼之利,不入于家”(谢宝耿:《中国家训精华·修养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母亲的教训使田稷羞愧难当,继而选择勇敢地在齐宣王面前承认过失,保全了他一生廉洁的名节。这种重义轻利是一种淡泊知足的健康心态。
其二,公私分明。如何处理私产与公产亦考验着为官者的职业道德和良心。清廉之臣,往往公私分明,约束自己和家人不得占公家一丝便宜。而贪官污吏恰恰相反,恨不得将公室之产尽归私囊。东晋陶侃年轻时曾当过管理渔场的小官吏。他利用职务之便,装了满满一坛干鱼送给自己的母亲。陶母不但拒收干鱼,而且还写家书批评儿子为官不明公私,“以官物遗吾,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 (喻岳衡:《历代名人家训》,第237页)。陶侃日后能成为清廉爱民之官,与陶母拒鱼的训斥是分不开的。欧阳修亦是一代清官。其不仅本人克己守廉,也时时教导子侄恪守清廉的本分。其侄欧阳通理便时常接受欧阳修的教诲,为官亦遵守克己奉公之道。为了表达对叔叔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欧阳通理拟买当地特产朱砂,以聊表心意。但此举遭到了欧阳修的拒绝和严厉批评:“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喻岳衡: 《历代名人家训》,第1241页)欧阳修更以自身为官,不曾买当地一物为例,告诫侄子当防微杜渐,不可以权谋私。
其三,清白传家。在传统社会中,“清白”乃衡量个人品行和判断家风的标准之一。即便涉及谈婚论嫁的双方也要考察对方家风是否清白。清白便成为传统士人,尤其是世家大族的传家之宝。南朝梁的徐勉为官时从不置产,将俸禄分给族中穷人,只遗清白给子孙。司马光在《训俭示康》开篇自我评价日:“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以清白传家,意在勉励后辈自立自强,而不骄奢怠惰。曾国藩多年为官,教训子孙当以做官发财为耻,并竭力主张官宦之家不应积聚钱财。因为“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古人相信“遗财不如遗德”,后代子孙应该做到不依赖父辈的地位和财产,亦能自食其力,自立于世。这种自立精神亦是一种知足的金钱观,乃从政者道德所必需。
传统家训中的廉政教育方法与原则
家训乃家族血亲之间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形式。在家庭场域之中,长辈们不仅通过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增强了家训的感染力,而且借助自身权威,将道德规范寓于日常生活细节和家法的规定中,扩大了家训的影响力和威慑力。
(一)言传身教铸家风
家训乃家族长辈对晚辈的叮咛,寄托着为教者对后代子孙成才和家族兴旺的希望。种种耳提面命,概源于为教者自身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唯有践行清廉之辈才称得上后世子孙典范。古往今来,清廉家风的倡导者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生活中恪守俭朴,在官场中奉公守法。如曹操倡节俭,不尚华丽,“菜食粟饭,无鱼肉”。攻城所得靡丽之物,均赏赐给有功之臣。他的妻子亦提倡简约之风:“衣不锦绣……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军国用度匮乏,曹操夫妇还主动减损膳食,以克服财政危机。赵匡胤亦是不尚奢华的君主。史载其“宫中苇帘,缘用青布;常服之衣,浣濯之再”(《宋史·太祖本纪》)。范仲淹本人俭约自守,在衣食上不甚在意,“非宾客不重肉”。他时时教导子孙恪守清苦俭约的家风。在他的熏陶下,范氏子孙也养成了俭约的习惯。次子范纯仁为官前后,“廉俭如一”,其子范正平幼时均步行前往距家二十多里的觉林寺读书。烈日炎炎,他只拿一把破扇蔽暑,来往行人皆不知此为当朝宰相之子。包拯平日衣服器用饮食一如布衣之时。他曾在端砚产地端州任职,但离任时不曾带回一块砚台。司马光对俭约亦身体力行,日常饮食不敢常有肉,日常衣饰不敢纯用帛。撰写《资治通鉴》所用稿纸居然是用淡墨抹掉字迹的旧稿纸。元朝忽必烈为感念成吉思汗创业艰难,特意到故乡寻一株青草,种在大殿之前,起名“誓俭草”,以提醒自己和子孙不忘过去节俭淳朴的风尚。其察必皇后亦始终保持清俭作风,有亲煮弓弦、自织丝帛之举。
(二)点滴之教润心田
节俭之家风体现在饮食、衣饰、丧葬等日常生活细节的方方面面。这些惜物节用的观念既有口头训教,又有成文规定。如俭衣食。唐朝白居易曾写《赠内》诗,与妻共勉。诗言“蔬菜足充饥,何必膏粱珍。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即倡导安贫乐道的人生。范纯仁全家饮食以青菜、豆腐为主,一年难得吃顿肉,所得俸禄几乎全捐给了其父范仲淹所创办的义庄。明末清初人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教导子孙“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即应谨记粮食、丝线均来之不易,不可浪费;平时所用生活用具只要质朴干净,即使是瓦罐质地,仍胜过金石等名贵器物。曾国藩的小女儿曾纪芬深受曾国藩宠爱,但是从未享受过贵族小姐的奢侈待遇。其为人恪守节俭,平日所穿衣服均是姐姐们穿小的衣裳。有一次穿了一条去世嫂嫂的缀花边绸裤,被曾国藩狠狠批评为“过于绚烂”。此事对曾纪芬影`响颇深。据她的外孙张心漪回忆,曾纪芬的衣服永远是蓝袄黑裙,几乎从无变化。
(三)严肃家规警后人
总体而言,传统家训关于廉政方面的训诫属于劝诫性的规范,很少有强制措施。但是,汉唐以后,传统士大夫家`族不仅重视以清白传家,而且重视制定和遵守家庭礼法,以维护良好的家风和家族的长盛不衰。一旦发现有辱门风者,即按情节轻重程度处理。
范仲淹便特别重视礼法在家族管理中的作用。其本人提倡俭朴的寒素门风,因而十分看不惯次子纯仁的新妇王氏以罗琦为帷幔,警告儿子“敢持归吾家,当火于庭”(徐明善:《芳谷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0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还有一些有关廉洁的训诫虽然不以家族法规形式存在,但亦带有强制性和恐吓性。如一代名臣包拯不仅身体力行,以清心为治本,多次弹劾贪官污吏,而且以遗训警诫后代为官的子孙:贪赃枉法者,不得放归本家。去世之后,亦不得葬人家坟。包公不仅明言“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还命人将此番家训刊于石碑,以使代代子孙严格遵守。次子包绶深受包家寒素门风影响,在任时亦奉公守法,清苦守洁。他赴潭州任通判时,随身行装只有诰轴、著述。其清俭可见一斑。
总之,俭为廉之基。节俭朴素、节制贪欲乃为官者修身之基础。至公爱民、胸怀天下乃为官者之职业道德。前者指向为官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后者指向为官者推己及人、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和责任。重义轻利、公私分明、淡泊知足是为官者应具有的利益观。清白传家,培养子孙后代自立的精神,是为官者恪守和传承廉洁门风的重要法宝。这种理想的君子人格,既是国家对个人道德品质和规范的需求,又是传统文人提升修养和完善人格的自觉追求和践履。
在血缘族亲的情感环境中,家训的倡导者以谨言慎行率先垂范,陶铸家风,力图透过生活点滴和家法的种种规定,将国家、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原则,融入子孙后代的道德品质中。基于家族文化的认同,家训中的廉政教育对家庭成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因而具有了特殊的道德功效。通过家训文化的熏陶渐染,传统儒家文人胸怀天下的济世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感得以代代延续至今。
在腐败问题重重的现状下,我们应继承和借鉴传统家训廉政教育思想及经验,铸造俭朴至公、淡泊知足的家风。应推行生活化的廉政教育方式,将廉政教育内容融人家庭生活细节之中,使受教者自觉地将节俭修身、治家立业与廉洁奉公相结合。这不但着眼于提高现任官员的道德水平,而且放眼于提升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后者尤为重要。传统家训中的廉政教育是传统士人践行家国天下观的一种道德自觉。这种道德自觉不可能一朝一夕产生,而是在整个社会和家庭文化的熏陶下,经过长期的修养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廉政之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一个家庭从现在开始努力。家长应从自身做起,通过言传身教,营造勤俭节约、重义轻利的家庭氛围,使子孙后代在耳濡目染之下,从小养成克己守俭的好习惯和胸怀天下的情怀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