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伞上有个洞

2014-04-29苏明记

初中生学习·低 2014年3期
关键词:臭氧层氧原子保护伞

苏明记

常见的伞有两种用途:遮雨和挡阳。雨伞和阳伞都是保护伞,是肉眼看得见的保护伞,只是在大雨降临和阳光强烈的时候,才暂时发挥它的作用,走进房屋就用不着它了。另有一种保护伞,肉眼看不见,却持久地发挥着保护人类的作用,这就是包裹着地球的大气层。

大气层的保护作用是多方面的,平常日子它正常地发挥着保护作用,人们不会去议论它,关注它。最近一二十年,大气中的一个小角色成了人们议论的对象。“天破了”“南极上空出现了空洞”这样的话题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保护伞上真的有个洞。

这个小角色的名字叫“臭氧”,一般介绍空气的成分时,常常被人忽略。因为在地面的空气中,臭氧的确少得微不足道,只占空气的一亿分之一。到了高空,臭氧才稍稍多一点,在20千米到50千米的高处,形成一个臭氧层。

说是个臭氧层,其实也是非常稀薄的。如果把这个臭氧层全部集中到地面,与地面的气压相同,臭氧层的厚度也只有3毫米。尽管臭氧层那么稀薄,却能当地球生物的保护伞。它可以阻止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直射地面,保护所有生物正常生长和生活。

臭氧和氧气好比一对亲兄弟,氧气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记作O2,臭氧由三个氧原子构成,记作O3。

夏天,电闪雷鸣之后,可能有些臭味,那是氧分子被光子分解成了活泼的氧原子后,与氧分子结合成臭氧的缘故。

氧气变成臭氧的过程,在高空的臭氧层经常出现,动力不是雷电,而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一定波长的紫外线会把正常的氧分解为两个氧原子,活泼的氧原子与正常的氧分子结合成臭氧。同时,另外一种波长不同的紫外线又起着相反的作用,破坏臭氧分子,放出一个氧原子,把臭氧又变回了氧气。

这两个相反的过程同时存在,意味着不断有臭氧被破坏,又不断产生新的臭氧,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形成一个稳定的臭氧层。

臭氧层存在于大气高处至少有4亿年的历史,发挥着保护伞的作用。1985年,突然传来一个消息: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了空洞,那里的氧气大量减少。保护伞上有了个洞,有害的紫外线倾泻下来,许多人因此而生病。

也许人们可以打起遮阳伞,躲进屋子,防止阳光照到身上;鸟兽有羽毛和毛皮,大树有树皮,不怕紫外线的直接伤害,可是土壤中的细菌和水中的藻类完全裸露,很可能会死亡,破坏食物链的第一环,一旦微生物死亡,所有生物都可能受到影响。

一个迫切的问题提出来了,稳定存在几亿年的臭氧层为什么会出现空洞?

通过对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排查,有两种气体成了嫌疑犯。一种是氮的氧化物,它的源头是使用化肥和飞机、汽车排出的废气;另一种是含有碳、氟、氯的化合物——氯氟烃,其代表是大家都熟悉的氟里昂。对付氮的化合物,暂时还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于是氟里昂就成了首先要揪出的主犯了。

自然界原来没有氟里昂,它是20世纪40年代合成的物质,有着广泛的用途。氟里昂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溶解药物作为喷雾剂,产生泡沫的发泡剂,而备受人们重视的是可以做冷却剂,氟里昂很容易在液体、气体之间来回转换,把多余的热量带走,起到降温的作用。

氟里昂的大量使用,不可避免地会有泄漏。泄漏到空气中的氟里昂,任凭风吹雨淋也不会改变化学性质,缓慢地升上高空,进入臭氧层。在臭氧层,氟里昂遭遇紫外线后开始分解,氯原子游离出来,成为臭氧层的破坏分子。

在臭氧层,氯原子和臭氧相遇,便从臭氧那儿夺走一个氧原子,破坏臭氧的三原子结构,臭氧失去一个氧原子,就成了平常的氧。而氯原子夺走一个氧原子后,自己并不与之化合,这个有利的氧原子会与另一个游离的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在这个过程中,氯原子并不消耗,只起催化作用。从最终的结果看,实际上只是一个氧原子加一个臭氧分子,成为两个氧分子:O+ O3 O2 。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氯原子起着催化作用,而且可以反反复复地催化,一万次十万次地进行。于是,反对使用氟里昂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空调、电冰箱中的氟里昂已经基本被取代。

但是头脑冷静的研究人员认为,且慢谴责氟里昂,现在破坏臭氧层的氯原子,50年前就存在于臭氧层了,可是50年前生产的氟里昂微不足道,怎么可能产生那么大的破坏作用,还是注意一下气候的变化吧。

有人认为,臭氧层空洞也不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现象,过去也有。南极上空与北极上空臭氧层变化不同,并且还有季节性变化,臭氧空洞也不是越来越大,大得不可收拾,有时也会闭合起来。例如20世纪的最后10年,南极上空每年9月出现臭氧空洞,到了12月就会闭合起来,而且2000年,闭合得比前几年更早。

又比如说,大气中的臭氧浓度,北半球上空就比南半球上空高得多。考察北半球的大气环流,从赤道上空流到北极,非常流畅,富含臭氧的大气很容易到达北极。而在南半球,气流并不顺畅,赤道上空的气流到达南纬60度左右受阻,阻止了富含臭氧的气流向南运动。正是南极这种独特的气象条件,造成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稀薄,形成臭氧空洞。

显然,臭氧层这个保护伞的确出了问题,至于是什么原因,两种说法都有道理,都有事实依据,但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两种说法都不够圆满,有的化学家甚至认为,单方面谴责氟里昂是不公平的。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大家都在关注环境,环保意识正在增强。也许有一天,会找到某种化学物质,能够中和大气中的氯原子,那可就太好了。至于能不能找到这样的好办法,可能得靠你们来努力哦!

猜你喜欢

臭氧层氧原子保护伞
臭氧层为何在大气层上空
被铲除的“保护伞”
你听
臭氧层破洞每10年恢复1%到3%
NiTi(110)表面氧原子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冯成康:一心为华人华侨撑起保护伞
氧原子辐射作用下PVDF/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腐蚀损伤模拟
为小朋友们撑起“保护伞”
为什么要保护臭氧层
臭氧层空洞也是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