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
2014-04-29吕斌
吕斌
国家卫计委近日发布“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这是针对我国城乡居民用药知识普遍缺乏、用药行为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的现状而确定的。
“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该如何解读?居民在医药知识方面的素养是高是低?对此,笔者进行了探访。
患者篇:您是其中一员吗?
“反客为主”型:药吃多少自己定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主任王芸说:“有个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服药治疗,血压慢慢稳定。患者认为病情得到了控制,嫌每天吃3次药太麻烦,就擅自减到每天两次。”半个月后,其血压突然反弹,再次被送到医院救治。
还有不少人选择超剂量服用。市民李女士家备有一些常用药,一碰上感冒,她便按照自己的方法服药——例如说明书上说每次吃4粒,她第一次就吃8粒,此后再按规定药量服药。
王芸主任不认可李女士的做法——超剂量服用药物可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
“依葫芦画瓢”型:带空药盒去买药
一年多前,市民梁先生因患急性胃溃疡住院。住院期间,医生开了奥美拉唑、铋剂等药物,出院时还开了一些维生素类药,并要求他定期复诊。梁先生为省事,拿着吃完的空药盒到药店买药,有时买不到相同的药,就听从药店建议,买同类药品代替。
“患者拿着处方或者空药盒买药,有一定的用药风险。”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剂师林勇说,医生都是在了解病情后,针对不同的个体和症状开药,还要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药方。而同类药品的厂家不同,组成成分不同,适用症状也不同,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患者自行买药,显然有风险。
“大”药“小”用型:成人药喂孩子
市民李先生3岁多的儿子半夜突发高热,李先生赶忙找出家里的布洛芬冲剂,按成人1/3的剂量给儿子喝了下去。天亮时儿子退热了,但李先生有些担心:“不知道剂量对不对,会不会有副作用。”
“儿童用药有两大问题,一是儿科专用药物较少,二是很多家长认为成人用药与小儿用药只是剂量的不同。”药剂师林勇说,医院里有一部分儿科用药,也是把成人用药分割后使用。由于小儿用药剂量很小,都是按1/2片、1/3片或两三毫升计算,药师在分割药物时要十分小心,甚至要用特定方法加入稀释剂之后才能分均匀。对大多数家长来说,这个技术是无法掌握的。
小儿的脏器未发育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泄功能不健全,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性差,使用不当极易引起中毒。因此,很多成人用的药即使减小剂量,小儿也不宜服用。
知识篇:安全用药知识需恶补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办、中国药学会协办的“全国药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从2013年9月启动,经过对数十万有效答卷的分析,发现大部分网友对自我药疗、购药储药和用药禁忌等常识一知半解。
服药方法、时间不清楚
超过半数的网友不知何谓“睡前服药”。睡前服药是指睡前半小时内服用,但是不能吃完药马上就睡,需要稍微活动一下,否则药物可能会滞留于食管,对食管造成损伤。
“顿服”也难倒了过半网友。“顿服”是指将一天的药量一次服下。可是很多网友以为“顿服”就是每顿饭时吃一次药,这样一来就服药过量了。
不知保质期。救命药无效
心脏病患者家里大多会备一些硝酸甘油片,其保质期通常是一两年,但开封后还如此吗?过半网友认为其药效不会发生变化。
实际上,硝酸甘油片一旦开封,若保存不当,很容易失效。
解读篇:读懂合理用药核心信息
不合理的用药行为不少人都有,药学专家解读合理用药核心信息。
能口服就不输液
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这是最需要遵循的合理用药核心信息。
解放军303医院的主任药师陈龙英介绍,静脉注射是最后的选择,因为静脉注射是让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若发生不良反应,时间很快,后果可能更严重。静脉注射药效与风险并存。
口服药物相对安全,需经过胃肠道吸收,起效慢,但并不意味着口服药就不会发生不良反应,有的口服药也会产生皮疹等不良反应。因此,能不用药最好不用。
学会看药品说明书
服药前,须仔细看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禁忌证、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都是必读内容。
如有的药品会注明孕妇或儿童禁用;有的感冒药会注明不能同时服用含有相同成分的药物,否则药效叠加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等。
有的人为了节省药箱的容量,会把药品外包装和说明书扔掉。等到再次吃药时,早就把各种注意事项忘记了。应养成保留药品说明书的习惯。
补药不能长期吃
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合理用药核心信息中,特别对服药时间进行了提醒。是药三分毒,哪怕是出于保健、养生的目的,吃些自己认为是补药的药物,也不能长时间服用。
相关链接: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
一、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二、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三、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
四、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
五、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调整用量或停用。
六、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非处方药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后果。
七、孕期及哺乳期女性用药要注意禁忌;儿童、老年人和有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药应谨慎,用药后要注意观察;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职业者要注意药物对工作的影响。
八、药品存放要科学、妥善,以免变质或失效。
九、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国家免费提供一类疫苗。
十、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