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医生的商业实验

2014-04-29李卉

商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张强执业公立医院

李卉

2013年,“自由医生”的名单不断加长;中国最知名的静脉曲张微创手术专家张强医生在当年1月离开公立医院,开始自由执业。晚些的6月初,“急诊室女超人”于莺宣布离开协和医院。前年年底辞职的协和肾脏内科主治医师朱岩,南下深圳,与两个合伙人一起,已拉到一笔天使投资,开办了一家连锁诊所。朱岩不断邀请公立医院医生,加盟诊所自由执业。

从进入外企或者私立医院做盈亏自负的“开业医生”,尝试将自己的医生个人品牌落地,到创办自己的连锁诊所,三位出走的医生选择了三条不同的商业化道路。

事实上,在全世界90%以上的国家,医生都是自由执业。只有中国医生一直实行“准公务员”制。不过早在2009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一个医生可以同时选择三个执业点,这让自由医生成为一种可能。中国医生身份的“解放”,或许是改变中国医疗现状一畸低的医务劳动定价和以药养医政策造成过度医疗和粗糙医疗的关键一环。

“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自由执业。什么时候中国医生能像欧洲足球运动员一样,可以自由转会了,那医者的价值,才会真正淋漓尽致地得到体现。”一位医生说。

不是“下海”,而是“上岸”

张强的名片很简单,正面印着“张强医生”,反面印着“DrSmile”(微笑医生)。张强喜欢戴花色手术帽,“因为这能给病人带来好心情。”在做手术时,张强会在手术室里播放法语歌曲,因为大多数人听不懂歌词,加上节奏舒缓,特别能安抚病人的情绪。

事实上,张强与其他医生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现在不隶属于任何一家医院,他是一名“自由医生”。

2012年底辞职前,张强就已在体制内功成名就:作为中国最知名的静脉曲张微创手术专家,他创新的多项血管微创技术,填补了亚洲血管外科的空白。

在体制内时,张强时常看到网上报道医生被打,十分感慨。

问题出在哪里?张强认为,“根源就在于,现行医疗体制中的医生劳务价格出现了扭曲。”作为病人都觉得看病贵,“可在公立医院,一个护士注射价格才1元。这不是笑话么,现在外面擦一只皮鞋也不止1元。”医生的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专家门诊收费才17元,医生看一次病可得2元。

这样的价格体系,显然无法支撑医务人员的生存。于是,现实中又出台了“以药养医”的政策。30年前的政策规定,医院拥有一个权限,即在购进药物后,可以收取差价5%到15%的加成利润。身为医生,整日给病人开不需要开的药,做不需要做的检查,张强很难受。

最终,小儿子的出世让张强下定了决心。当时,张强的太太已经40岁,所有的公立医院都建议她剖腹产,但一家私立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孔玉屏经过检查后却建议顺产。

生产时,孔玉屏选择的麻醉师收费3000元。为了让产妇舒适、孩子健康,这个麻醉师随时前来观察,根据准妈妈的疼痛感、宫缩来逐步用药,医生也一直在侧,“这让生孩子的过程,一点不恐怖。”

张强彻底想明白了。2012年底,他在微博上宣布:“在2013年离开体制执业,要为中国善良优秀的医生们寻找一条新路。”

此时,上海已经不断释放出各种医改信号。除了继续鼓励医生多点执业,也明确提出未来会把特需门诊从公立医院剥离出去。与此同时,由社会资本筹建的两个高端医疗园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和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即将面世。这就意味若除了公立医院,医生们将有更多可选择的执业点了。

在张强看来,离开公立医院的管理,离开准公务员的“体制内”,去自主选择执业方式和执业机构是“上岸”,不是“下海”。

“开业医生”季

张强选择的第一个执业点,正是孔玉屏所在的上海沃德医疗中心。进入外企或者私立医院.是出走医生最容易的选择。那与在公立医院有什么不同?张强选择了做一个“开业医生”。

所谓“开业医生”,即与医院不构成隶属关系,在医疗中心没有薪水,所得收入是分成,这更像执业律师的收入方式。

由于一个人无法单独实施手术,张强还带了一位医生和一个秘书,他们的薪水(包括五险一金),都由张强承担。

张强把自己“上岸”后的经历在微博上直播,并将每三个月定义为“一季”。如今已经是“第二季”了。

张强的理想已经部分实现:病人是预约的,由秘书安排。张强可以和病人足足沟通20分钟,他一天最多看9个病人,—天的手术量限定在三台。对比过去,如果不是特需门诊,一个医生一天几乎要看100多个病人,好不容易排到了,看病也就2到3分钟时间。

张强终于告别了传统医院的混乱嘈杂,沃德医疗中心的一切都是按照美国最顶尖的私家医疗服务配置的,手术客人的更衣间里,甚至有独立洗浴和卸妆室;医疗中心还为病人提供免费WiFi:一切记录电子化。可从网络上查结果和咨询。

最初,沃德把张强的门诊费挂号费定为1600元,他主动改为500元。比其原来在公立医院特需门诊贵200元。

张强上岸前,对市场进行过详细分析。即使按保守统计,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也在10%以上,光上海就有20万人需要手术。这其中又有很多是需要手术不影响上班时间,希望刀疤漂亮的。这种服务,作为开业医生的张强已经能提供。

按张强微博上发布的《上岸第二季》“剧情”:现在每个月病人都在不断增加,第二季度的收入,开始接近他原来在三甲医院时整个科室的业务收入。血管手术,已经位居整个沃德医疗中心的首位。

仅仅优化医患双方的环境、提升收入并不是张强追求的全部,他“剧透”了自己模糊的理想:想要构建一个不同于公立医院的团队,通过多点执业,探索与以往不同的医生工作模式,“像美国大多数医院是没有医生的,只是一个流动开放的平台。”但是这个剧情要清晰化并在现实落地,不知道要到第几季。

“急症室女超人”牌诊所构想日记

2013年6月6日,已拥有228万粉丝的微博红人“急症室女超人”、协和医院急诊科女医生于莺在微博上宣布辞职。

当初开微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把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写出来分享,因为于莺的大胆、犀利以及幽默,成为让人耳目一新的医生形象;而她的微博也常常会披露一些体制内的事情,让她受到人们的追捧。比如2012年8月22日,于莺发表的一篇《协和医院挂号攻略》,转发超过8000次。

于莺本想做一个快乐的医生,就像她在微博上每次用嬉笑怒骂甚至带点不正经的口吻说的那些段子。但在急诊室工作带来的烦恼超过她的想象,全国各地涌来的患者,集中又紧缺的医疗资源,常常让她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2013年6月15日,于莺上完最后一个晚班。送掉了自己所有的物品,只带了几本医学书,潇洒离开了这个她工作12年的地方。

7月8日,辞职的第24天,于莺为日后的出路想了很多。包括去一个比较好的外资医院或者私人诊所这种典型方案。

但在7月12日,她发了一条自嘲的微博:想喝冰水,自作聪明倒在保温杯里冻在冰箱里,刚拿出来,不锈钢的杯子冰凉,里面的水依旧烫嘴!好了,这下有烈焰红唇陪我写稿了。

这条微博也迅速有了700多条评论,还有粉丝在下面回复:求保温杯的牌子。虽是玩笑,但228万微博粉丝无疑让“于莺”这个名字有了巨大的影响力。

其实在之前,她已经感受到了这股力量。以她的形象为原型改编的漫画绘本出版时,她拿到了4万元版税。

采访这天上午,于莺刚去了一家医疗互联网公司,对方邀请她去支招,怎么扩展他们的品牌知名度。晚上,有个投资人约她见面。这段日子,于莺见过不少希望投资她的人,对方告诉她:你最大的效应就是你名字的品牌效应。

她开始认真考虑建立—个自己的品牌。

于莺曾在上海和张强见了一面。她思考张强为什么会火。所有医生都在追求高精尖的手术时,张强把血管外科最简单的一个手术——静脉曲张做到极致。这更加让于莺清晰地认识到,在信息化时代,一个医生应该有自己的品牌形象,就是所谓的竞争力。

于莺的竞争力是什么?是在急诊这些年锻炼出来的全科水平——知识面广,但不会精。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她有着张强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形象。

7月20日,于莺特地去了一趟深圳,参观卓正诊所,这个私人诊所现在实行380元儿科打包治疗。

于莺打算参考卓正模式,在北京或其他城市,加上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也推行这样的打包医疗,第一步是先在高级写字楼里开设诊所。“在国外是没有体检的,所有诊疗都在家庭医生的服务范围内,是家庭医生为你制定体检项目。而我的诊所也希望从基础的医疗服务慢慢扩展到健康管理,然后一定会有保险公司过来和我合作的。”如果写字楼的方式能行得通。她再考虑和卫生局合作,在外来人口居多的小区开诊所,“如果物业能给我很低的价格,那我医疗费可能和卓正一样实行打包价,380元可以看三天病,相信大众也是可以接受的。”

有投资人对她的想法非常感兴趣,催促她赶紧做;还有人建议她赶紧把“于莺”这个名字注册了。医疗合伙人

想打出自己品牌的于莺参观的诊所正是卓正医疗,其旗下正式营业的诊所有4家,毫无例外都位于高档写字楼内。最小的面积在150平方米,最大的则有200平方米。

自己开诊所,应该是出走的医生们的梦想。但是启动资金、创业风险、经营模式等却是他们陌生的名词。卓正医疗的存在就显得有点样本意义,其创始合伙人有三个,除了从协和医院出来的医生朱岩担任卓正医疗运营总监,剩下的两人,王志远精于金融、投资,曾在花旗环球金融和摩根大通的投资银行部门工作多年,现担任卓正执行董事;施翼则是商业运营、推广的高手,并有创业经验,出任卓正商业运营总监。三人通过朋友介绍认识。

朱岩们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诊所的模式问题。三位创始人兵分几路,分别去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考察。

美国的模式前文已经提及。朱岩重点看的是香港诊所,高中低三种诊所都被他摸了个遍。

香港诊所相当发达,比如连锁品牌卓健、盈健等都名声赫赫。朱岩印象最深艉一个低端诊所,位置偏,一个老医生在那里做全科,已经十多年了。挂号费不高,200港币。每天到了下午4点,老医生就不加号了。而香港高档诊所则喜欢集中在写字楼里。有的地方,整幢楼都是诊所,这样方便市民就医。香港的租金贵,即便高端诊所面积一般都很小,单个医生执业的能有30平方米就相当奢侈了。但这并不妨碍医生看诊。

有一定年资的香港医生大部分都会开设自己的诊所或者签约医疗集团运营的连锁诊所。遇到病人需要住院,他们一般与几家医院签有合作关系。医生可以把病人安排进其中一家医院,由医院提供住院支撑服务,医生本人定期巡房。最后患者收到的账单分两部分:医院收费、医生收费。

施翼去过台湾。和香港不同的是,台湾根本就没有连锁品牌,看病不需要很好的环境,就是信任做纽带,医生跟周围是“一种乡里乡亲的关系”。

三个人都很倾向于模仿“香港诊所”模式。“因为深圳离香港很近,深圳本地大医院很少,于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早就习惯过海关去香港看病。”施翼认为这个人群。就将是卓正医疗的目标客户之一。虽然台湾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大陆,但朱岩们仍觉得“卓正的家庭医生模式,就一定要建立在社区信任的传统文化上。”

最后,三人敲定,卓正医疗借鉴香港诊所的模式,针对高端人群做家庭医生服务式的连锁品牌。实行包药模式,所有诊疗打包统一收费380元。医生的收入与所开药品、检查无关,只与工作量、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有关。

定下方向之后,王志远拉来了天使投资;施翼设计了推广方式:每个医生每周都要在微博上与病人、粉丝们互动,教授医学知识。每个月卓正的医生也要参加社区的免费讲座;朱岩继续做医生,同时也学着招聘、管理其他医生,成长为一个创始人。

目前,卓正医疗旗下的4家诊所已经正式营业,旗下共拥有9名医生,预计年内形成5家诊所的规模。至于盈利情况,朱岩引用了一个台湾的前辈医生告诉他们的话:“一开始你总归要熬,最长的时间会是3年。”

让医生自由执业,市场为医生定价,医院不用药品供养;还可以按照国际院例引进第三方保险机构对医生和医疗机构进行评估……这或许是未来中国医疗市场的发展方向。虽然如何达成没有现成的答案,但总需要一些人走出第一步。

编辑 唐婷

猜你喜欢

张强执业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王夭一先胜张强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张强:转身后的感悟
医师怎么看多点执业?
医师多点执业:2014再升温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