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群中,你为何孤立无援

2014-04-29闻心

心理与健康 2014年10期
关键词:助人行为旁观者助人

闻心

A“2014年2月28日上午,35岁的梁娅倒在深圳地铁出口的台阶上,并保持这一姿势达50分钟。监控录像显示,梁娅倒下后发出过求救的动作。三分钟后,有市民发现并告知地铁工作人员。随后,地铁工作人员赶到,民警也在半小时后赶到。11点18分,急救人員到达现场,发现梁娅已经死亡。”

B时间倒退50年,“1964年3月13日凌晨,纽约。酒吧经理吉诺维斯在即将到达寓所时,遇到持刀暴徒袭击,她惊恐地尖叫恳求帮助,声音回荡在夜空,她的很多邻居在窗边目睹了歹徒施暴,但直到歹徒离开,才有人电话报警。吉诺维斯因未能得到及时救治而遗憾死去。”

两个新闻事件,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中发生,更多的人将经历事件的旁观者定义为麻木、冷漠、毫无同情之心。然而,人心真的如此吗?

旁观者效应

让我们将视线转移到1970年,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餐桌旁。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奈与达利,正在热烈讨论有关紧急事件下旁观者的反应,他们所要考虑的不仅是“冷漠”的人格缺陷,而是要进一步求证为什么这种情境下,所有的人都选择袖手旁观。于是,他们推演出了几个要素,设计出一系列巧妙的实验,并在随后的10年时间中进行了48个实验,用以验证一些心理学假设。这就是著名的“旁观者效应”。

通常,我们会将旁观者效应定义为,紧急情况下,由于他人在场而产生了对救助行为的抑制,旁观者人数越多,抑制程度越高。也就是说,在有更多人在场的情况下,受害者却更不容易得到帮助。这种现象,也叫做责任分散效应。两位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解释为,当旁观者的数目增加时,任何一个旁观者都会更少地注意到事件的发生,更少地将它解释为一个重大问题或紧急情况,更少地认为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阻止事件的继续。

社会心理学家深入研究旁观者效应中的各项元素,对旁观者的“冷漠”行为进行解释。比较经典的有,人们趋利避害的本能和社会环境因素,趋利避害会令旁观者作出对自己有利的解释和行为,他们会降低对受害人危险程度的判断,建立投入救助行为的危险性假设。特别是在那些欺诈性求助行为蔚然成风的社会背景中,人们选择袖手旁观反而会更安全一些。另外,时间的压力感也是助人行为被抑制的一个关键因素。深圳,10点多,地铁路口行人匆匆,更多的人关注的是自己的目的地,而无视环境中的特殊状况,即使注意到了,也会因为时间的紧迫感而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

反之,当我们急需他人帮助时,是否能够唤醒旁观者的救助意识?借助旁观者效应的研究成果,让我们从求助者的角度来试一试,如何让陌生人帮助自己。

什么时间求助?

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会有一个过程,因此,敏锐地发现预警期是关键所在。即,不要在被逼无奈的最后时刻才去求助,而应该给自己留出缓冲的空间。也就是说,要在我们预感危机来临之初便发出求助信号,给自己更多脱离险境的机会。设想,如果梁娅在微感不适时就向周围人发出求救,也许结果会截然不同。但是,由于我们很多人对危险的敏感度较弱,使得更多的人选择自我坚持和忍耐,然而这种坚持在生命面前会显得极度脆弱。另一方面,人们,特别是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内心中的骄傲和自尊,导致他们在公共场所中习惯于保持自我形象,而羞于求助他人,这也是错失最佳求助时间的关键所在。

向什么人求助?

选择求助对象需要的是社会经验。根据利他行为研究的结果,应首选事件环境中的社会公务人员,例如地铁工作人员。这是因为,影响利他行为的一项主要因素就是社会责任规范。那些在公共场所承担一定职责的人,会更具有助人的行为驱动。其次,选择看上去情绪愉快的人。社会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情绪更容易让人作出冒险行为。假设救助陌生人带有一定的危险性,那么情绪愉快者比消极者助人行为可能性更高。再次,选择步履缓慢的人,这些人更少有时间的压力感,停下脚步的可能性更大。

怎样发出求助?

这真的是一个需要在日常就加以训练的技巧问题。能否准确发出求助信息是求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明确助人者。旁观者效应告诉我们,人数越多,助人行为越少,可见我们在向周围人发出求助信号时,最好由向群体求助变为向某个陌生个体求助。当旁观者发现自己是唯一被指定的人选时,更容易激发责任感;其次,发送的求助信号要简洁清楚,例如:“帮我打110。”这种直接指向行为的语言内容,更有利于旁观者实施助人行为。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减少旁观者的自我防御,增强救助行为。

因此,学会放下自我,用最为恰当的方式求助于他人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高度物质化发展,使得很多人成为金钱的俘虏。碰瓷、欺骗等有违道德良知的行为直接影响了人们助人的意愿,令助人行为从神圣的道德层面衰落至趋利避害的原始本能。新的社会文化告诫人们,不仅是勇斗歹徒才是“见义勇为”。

猜你喜欢

助人行为旁观者助人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组织中的助人行为: 前因、后果及作用机制
助人无需等待
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旁观者,未必清
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
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
组织中助人行为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