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创新、创意、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与策略设计

2014-04-29刘洁

中国电子商情 2014年10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专业过程

引言:为构建创新型社会,在目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学生“创新、创意”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不可替代地独特作用,本文结合我校软件技术专业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针对目前高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及课程特点,基于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创新、创意、创业”意识培养的课程开发与策略设计,解构原有的基于知识储备的学科体系架构课程,重构基于学生能力及职业素养培养的行动体系架构课程,以期在这种课程中学生能够个体亲身参与到活动之中、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

一、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现状及问题分析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供的数据,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软件产业年均增幅超过30%,总规模从2000年的不足300亿元发展到了2008年的7572.9亿元,占世界软件产值的份额也由2000年的1.24%上升到了2008年的11.1%,直至目前2013年我国软件产业一直持续保持高速发展。但这并不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软件产业强国,因为规模是一回事,水平又是一回事,后者涉及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等核心竞争力,而这些依然是我国软件产业的弱项。

与此同时,我国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已达到百万,且每年都以22%左右的速度增长,实战型软件开发人才成为抢手人才。然而每年全国高校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有数十万之多,却仍难满足软件企业的需要。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另一方面,毕业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以高职生为甚。产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创新创业能力的缺失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究其原因,軟件技术专业作为一门典型工科专业,知识体系庞大,导致很多优良的教学方法限于时间和内容的限制难以开展,教师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接收,一味的讲解扼杀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即便采用常规的项目驱动法及案例教学法等,也难免拘泥学生的个人发挥,阻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业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创新、创意、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与策略设计

我校软件技术专业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目前高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能力及其特点,分析当今软件类高职生应具备的35项基本能力,提出了基于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创新、创意、创业”意识培养的课程开发与策略设计,解构原有的基于知识储备的学科体系架构课程,重构基于学生能力及职业素养培养的行动体系架构课程,以期在这种课程中学生能够个体亲身参与到活动之中、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将软件技术专业所需的知识体系及职业能力素养穿插在具体的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现场诊断、示范—模仿、专题讲座、问题探究、情境体验、自修—反思等具体操作模式中。利用成人教育的特点,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亲身参与其中的、体验式的学习环境。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目的性、计划性、调控性和创造性。提高自觉能动性就是激发了自主创新能力.这也正是创新、创业精神内在的本质要求。主要做法如下:

1、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软件技术专业参与式课程开发。

参与式课程发源于 20 世纪后期,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强调个体的参与。 这种“参与”意味着个体在身体、认知、情感、思想等方面卷入群体的活动中,并与其他个体进行协作式、合作式的学习。根据软件专业的课程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设计了以下几种应用策略:

(1)情景教学策略设计侧重于为学生营造一种氛围,侧重于体验式教学。

(2)项目实战模拟策略设计,对于工科学生而言,项目实战模拟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动手动脑,使学习者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运用智慧和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问题框架策略设计,在引入课程知识点时采用问题框架设计,使同学循序渐进地在对问题的回答过程中掌握知识点。

(4)角色扮演活动策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策略设计的初衷是对于一些难于理解又不易解释的问题,可以通过创造情景由学生自己深入其中去理解及体会。

2、构建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团队精神。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中,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开发。在分组前,需充分了解学生特点,在学生自由分组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学生兴趣一致、并兼顾优、差学生互补。同时为防止差生“摸鱼”的现象,在上机检查或项目答辩时,多选择他们进行提问,并给予小组整体分数,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使得他们能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

3、注重过程管理及多样化的考核制度。

站在育人角度,应加强过程管理,例如知识积累的过程、能力培养的过程、行为规范的过程、成绩考核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过程,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注重过程,培养学生的规范性,比如代码开发流程的规范性、软件编码的规范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等;在成绩考核也注重过程,当前在大学生中,不可避免的是作业抄袭现象。但教师耗时耗力仅凭作业也很难检查出抄袭者,故单凭不真实的作业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显然不合理。故将平时分数量化到上述各个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出勤和作业情况。

4、采用“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训”,“科技创新”四位一体的实践体系。

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经验:课程设置包括“设计-制作”实践项目;基础层次和高级层次的项目;从概念设计开始,经历产品设计和实现阶段;应用工程科学知识设计产品和制作产品的能力。如图1所示。

图1 软件技术专业实践体系

5、创新工作室策略设计。

创新工作室的基本原则是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经验:设置包括“设计-制作”实践项目;基础层次和高级层次的项目;从概念设计开始,经历产品设计和实现阶段;应用工程科学知识设计产品和制作产品的能力。

工作室通过实战演练一个业界委托的小型项目(或者大项目中的子项目)达到以下的目标:

(1)增强学生对项目开发和组织沟通的宏观了解,熟悉研发流程,全面掌握相关活动方法。

(2)通过角色模拟,体会不同角色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方法,体验企业的真实压力,增强全流程意识,提高软件开发和测试的规范性,培养质量意识。

另外根据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在工作室里成立各种创新、创意团队,用以创造新产品、研究新技术。

三、结论及反思

在使用上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同时,也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1、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项目的开发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传统的教室上课、机房上机模式已不能满足学习的要求。课程教学需要一个教学一体的教学环境,有真实工作氛围的实验环境。

2、有效的师生互动及项目评价。

教师从传统的教室教学,转换成与学生交流、相互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向中.项目教学法在《基于Java的Web开发》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36).

[2]高丽华.软件精英是这样炼成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

(作者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

刘洁(1980-),女,汉,籍贯:湖北武汉人,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电子信息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技术。

项目

项目来源: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编号:ZJGB201311。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专业过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基于长三角地区需求的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
利用Java开发智能软件技术研究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