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来孤独
2014-04-29肖磊冰
肖磊冰
孤独的鲸和人类
1989年,威廉·沃特金斯博士开始整理冷战时期美军为了搜索苏军潜水艇而记录的海底声音,他从中分离出鲸互相交流的声音用来研究它们的生存状况。一般鲸与同类交流时会发出17到18赫兹之间的声音,科学家将这种声音称为鲸的歌声。威廉·沃特金斯在几百头鲸的歌声中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它要比普通鲸的歌声的音调高出许多,达到了52赫兹,这意味着这头鲸发出的奇怪歌声无法被其他鲸听到。对这个声音产生兴趣的威廉-沃特金斯博士开始对这头鲸进行追踪。随着不断地对声音定位,这头鲸的生活渐渐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它确实很孤独,在它出现的地方很少會出现其他鲸,即便和鲸群交汇也会很快分道扬镳;它每天会游大约47千米,却不像它那群居的同伴一样有规律地迁徙,更像是漫无目的地游动于广阔的北太平洋中。20多年过去了,威廉·沃特金斯博士早已经去世,他一直追踪的这头鲸依然在孤独地游荡,唱着它那永远不会有同类听到的歌。
作为群居动物的鲸,因为不知是变异或是什么原因无法发出同伴能够听到的声音,孤独地在这个星球上最广阔的海域游荡。这样的孤独和寂寞,也就只有人类能够懂它。正因为人类和它有着相同的共鸣,所以如今关注这头鲸的早已不仅仅是接过威廉·沃特金斯工作的科学家了,无数的媒体、网友同样追踪着它的行迹,并把它称为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鲸。因为同样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和这个鲸中的异类一样,面临着永远无法摆脱的孤独。
寻找同伴并融入其中是所有群居动物的本能。这是因为离开了种群的帮助,群居动物很难独立生存。作为更高级的、发展出了社会体系的群居动物,人类的基因中深深烙印着对孤独的恐惧。我们需要亲人、朋友、爱人,我们需要用与别人发生的一切关系来证明我们的存在。我们如此需要沟通,所以发明了文字、书信、电报乃至消融了所有距离的网络。但即便如此,孤独依然如附骨之疽般始终盘踞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无法摆脱。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卡西奥普和遗传学家科尔的团队,用了30年的时间对5200名实验对象进行长期的孤独感调查,分析他们的DNA组。他们惊讶地发现,人类基因中的1%会因为一个人是否会感到孤独而做出明显的反应和改变,最终他们得出结论:“我们的研究证明它(孤独)其实是人类基本的情绪状态,好比饥饿口渴与疼痛。”
是的,孤独是人类永远无法摆脱的基因。
为什么整个世界只有一头孤独的鲸鱼,却有着几十亿无法摆脱孤独的人类?
自我的纠结与孤独
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在《健全社会》中一针见血地剖析了社会与人类孤独之间的关系:“为了社会能良好运转,社会成员必须具有某种性格,使其愿意按照社会成员或社会中特定阶层所必须顺承的行为方式去行动,他们必须渴望做客观上应该做的事情。”这便是做为群居动物的人类为了融入群体所要做出的必然牺牲和改变。但是人类社会和科技变革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群居进化中留下的行为习惯。当生存这一最原始、最底层的需求在社会进化中变得越来越容易实现时,人们便有余力去思考他所做出的牺牲和改变是否值得,孤独便是这样从生存的压力中探出头来的。弗洛姆的弟子、美国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在其《孤独的人群》中对于老师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研究。
大卫·理斯曼认为,当人类处在早期时代时,其典型成员的社会性格往往是传统导向的。这个时期社会变化缓慢,人们依赖于家庭和家族组织以及他们较为牢固的价值观来完成融入社会的行为。所以在这个阶段,绝大多数人对于孤独的感受和反思被生存和牢固的传统道德所压制。当人类社会进入高速变化时期,生产力、资本加上人口的流动性增加,传统导向性格的根基发生了动摇,人类拥有了更大的选择性、创造性,自我性格开始彰显,这个时期愈来愈多的人形成内在导向性格,他们摆脱了生存的压力,有余力思考放弃自我融入群体的代价。当人类进入消费社会时,发达的社交模式将人的个体推向他人支配的方向,迫使人们迎合比传统导向时代更为多样、复杂的群体认同。这让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群体归属,却也让人们在调整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时越来越吃力。正是这个时代的他人导向性格特征给人们带来的强烈的社交吃力感,使得人们对于孤独的感受更为敏锐。大卫·理斯曼认为,伴随着人类那种融入群体和寻找自我存在的矛盾与纠结,使得孤独始终与我们同行,而且越来越强烈。
大卫·理斯曼的观点,是我们每一个身处在如今喧嚣又孤独的时代的人都能够感同身受的。我们太容易被他人的导向所影响,工作中要时时注意周围人对你行为的反馈;聚会时要揣测每个人对你是怎样的看法;甚至一个人躲在屋里的时候也无法逃避,一个朋友圈的状态、一条微博都能影响你的心情。在这个友情、关系随处可得的年代,人和人、人与自己的关系却异常脆弱。为了维系这愈来愈多的脆弱关系而带来的紧张与不安,是这个他人导向时代孤独感爆发的基础之一。
大卫·理斯曼为这个时代的孤独拿出了“解药”,从他人导向渐渐回归到内在导向:“内在导向者独自阅读,很少留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不仅如此,他还进入书中的角色,与小说情节融为一体,然后再从故事中走出来,重新戴上他的假面具。就像几个人聚在后屋打扑克,都戴着假面具,这种情形似乎更适合内在导向者,他们对于社会距离甚至孤独感都习以为常。而他人导向者却深恐孤独,试图在人群和幻想中消除对孤独的恐惧,这种幻想犹如一面镜子,只反射他对自己的关心。”是的,生来的孤独无法摆脱。一切试图消解孤独的尝试最后都会被证明只是暂时的幻觉。只有学会适应它、征服它甚至享受它,才是最现实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