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赫哲人和他们的鱼皮艺术

2014-04-29尹凝瑶

农家书屋 2014年4期
关键词:赫哲人张琳皮衣

尹凝瑶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上世纪60年代一首《乌苏里船歌》让无数人知道了乌苏里江边生活着一个名为赫哲的民族。人们对这个渔猎部落产生了无限遐想,那是一个时代所描绘出的世外桃源。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赫哲全族仅有5000多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是他们主要的聚居地。同时,它是我国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穿鱼皮衣、食鲜鱼肉、划鱼皮舟、绘鱼皮画,是一个与水中的鱼有着亲密接触和关联的民族,所以历史上赫哲族也被形象地称为“鱼皮部”。

“打不到鱼了,你回去吧”

1996年,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到一件100多年前的鱼皮衣,它让博物馆馆长杨源倍感惊奇,“又腥又粘的鱼皮怎么能做成柔韧丝滑的鱼皮衣?”之前她只是从资料里读到过关于鱼皮衣的介绍,但从来没见到过实物。1999年冬,杨源来到赫哲族聚居的黑龙江同江市街津口,寻找会制作鱼皮衣的赫哲族艺人。

赫哲人自商周起就世代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与世隔绝,“田渔而食,因衣其皮”,自给自足。树叶、草秆、羽毛、兽皮都曾是古代先民的衣料,鱼皮则是老天爷专门给赫哲人的恩赐。清道光年间,传教士布鲁尼埃曾来到这个“鱼皮部落”,族人们的装束让他大开眼界:“用鱼皮做的服饰很结实。穿着鱼皮靴趟过溪流或踏雪而行,就像走在干地上一样,它挡住了寒气和潮湿。”

经杨源多方打听才知道,早年间当地每家每户都有鱼皮衣,那时鱼也多,夏天一群小孩在浅滩上嬉闹,就会有鱼游过来啄他们的脚丫子。然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族人纷纷改行务农或经商,渔猎生活渐渐褪色成了模糊的概念。“大伙儿都买棉布做衣服了,又省事又时髦,谁还稀罕工序复杂、制作费力的鱼皮衣?”鱼皮衣没人穿,也就没人做,更没人去学着做。

幸运的是,杨源最终找到了尤翠玉老人,当时仅剩的几位会制作鱼皮衣的其中之一。但冬天江面冰封着,找不到足够的鱼。杨源就和老人约定,来年夏天再到街津口,等老人提前预备好足够的鱼皮,为她制作一整套鱼皮衣。

2000年夏天,杨源如约而至,尤翠玉见到她却说:“你来干啥呢?根本就打不到鱼了,你回去吧。”杨源不甘心,雇老渔民出江,结果仍是一无所获。曾经慷慨地任由赫哲人“瓢舀鱼”的江河,在柴油船的噪声中,在网眼越来越小的渔网下,已经接近衰竭。杨源还是不甘心,转而从鱼贩子手里高价收购大马哈鱼。

尤翠玉被她的诚心打动,支撑起老迈之躯,前后忙活了一个多月,终于制成一套鱼皮衣。老人把鱼皮衣和制作工具一齐交到杨源手里:“今后我不可能再做了……”2006年,老人去世,她的身影从此只闪动在杨源拍摄的影像资料中。

50条大鱼,一套鱼皮衣

幸运的是,当尤翠玉老人将鱼皮衣制作工具交给杨源的时候,她已将真正的宝贝——制作技艺传给了女儿尤文凤。

“这门手艺可是俺们家祖传下来的,我奶奶传给我妈,我妈传给我,我又传给了我的3个儿媳妇和12岁的小孙女。”尤文凤从15岁起就跟母亲学做鱼皮衣,打下了童子功。虽然几十年间已经没人穿它,但博物馆有时还找她家订做,“这说明鱼皮衣是有价值的,手艺不能丢了。”

尤文凤把族人家中的制作工具一件件收集过来。平时家里买鱼,总挑大的,做鱼前先把鱼皮生剥下来,处理好留着备用,“要是博物馆又来订做,就不用临时买许多鱼。做一套鱼皮衣,大致需要50条大鱼的皮,大马哈鱼也行、鲤鱼也行、胖头也行,每条都得是十几斤重的。”

“这活儿可累人了。”她念叨着:“熟皮、裁剪、缝制和装饰,加起来总要50多天,光熟皮就得20多天。这是个技术活,更是体力活。”

尤文凤说的“熟皮”,是鱼皮衣制作的关键步骤:先把鲜鱼鱼皮上的鱼肉剔除干净,贴在门板上风干;然后一层鱼皮、一层玉米面摞起,把这样摞好的十来张鱼皮用袋子包住,放进槽形木砧,用无刃的木铡使劲捶打;捶打一次,翻转一次,让鱼皮的表面纤维松动,互相牵制,变得强韧。千锤万打才能将鱼皮“熟”透,变得像布一样柔软服帖。在“熟皮”过程中,玉米面的作用一是吸油去腥,二是这些细微颗粒有助于清除鱼鳞并加快鱼皮纤维化。

尤文凤制作鱼皮衣,完全承袭赫哲族古老技艺,2006年,她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鱼皮衣制作技艺传承人”称号。

如今的街津口已经不再封闭,旅游业在这里方兴未艾,政府也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专门建了赫哲族文化村。越来越多的游客了解了赫哲族特有的鱼皮工艺,今年62岁的尤文凤也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文化艺术展出,推广介绍民族文化技艺。

现在,一幅鱼皮画能卖到200元左右,古老手艺能“创富”,越来越多的赫哲族人开始学着重操旧业。尤文凤掐指算了算:“最难做的鱼皮衣,眼下也有七八个人会做了。”

美丽与实用并存

说起鱼皮衣,尤文凤总是滔滔不绝,她指着鱼皮靴上一块“鹿头鱼尾”的贴饰说:“这是我们民族的图腾,鹿头代表狩猎,鱼尾代表捕鱼,赫哲族先民靠着渔猎繁衍生息,就像那个顺口溜说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鱼皮衣是赫哲人在夏天时穿着的服装,因为那时的捕鱼量最多,冬季里,赫哲人和诸多生活在东北的少数民族一样,穿着兽皮制成的衣服,他们在冬季里的主要活动就是驾着狗拉雪橇在冰天雪地中狩猎。

现在只能靠买鱼制作的鱼皮衣,价格不菲,一套衣服光成本就在3000多元人民币,一般都是接了订单才在家里做。而制衣只能靠手工,不算剥鱼皮、晒鱼皮等工序,仅仅是缝制,3个人就要用12天,这又是一大笔人工费。

制作鱼皮衣需要的鱼种类很多,有胖头鱼、马哈鱼、狗鱼等,获取鱼皮的工具是由竹子制作而成,这样不会刮破损伤皮子。

皮子取下后薄而软,没有成型,然后经过风干,让鱼皮变硬,轧皮,用刮刀整理,然后是熟皮子,这时的鱼皮纤维蓬松,便于缝制。

鱼皮衣的花纹色调特别讲究,衣服的前后片分别用五片鱼皮制成齿轮咬和状拼接而成。

鱼皮本身的颜色深浅不一,由背部至肚皮从深到浅,整片鱼皮被剥下时背鳍处有椭圆型洞,需要找相同的花色拼和,衣服底边的花纹则根据民族特色剪接成云纹,往衣服上缝制时先用鱼鳔胶进行粘合,再用针缝制。

鱼皮衣分为上衣和套裤。鱼皮上衣,多是妇女穿用。赫哲族妇女穿着的上衣样式,类似于满族人的旗袍,襟长过膝,腰身窄,下身肥大,袖肥而短,只有领窝没有衣领。领边、袖口、衣边都饰有染上各种颜色的皮条云纹和动物花样,有的还在衣下摆缝上海贝壳、铜铃或缨络珠、疏绣穗之类的装饰品,非常别致。

鱼皮套裤则是赫哲男女皆喜欢的一种传统服饰,造型独具特色,只有两个裤筒,而无裤裆和裤腰。男人冬天打猎、夏天下江捕鱼均喜爱套在长裤外面,且用带子系在臀部上,既抗旱耐磨又可防水护膝,妇女上山拾柴,采集野菜套在外裤上,既防虫、保暖又防潮。

让鱼皮画走出博物馆

与尤文凤相似,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琳用另一种方式做着她的文化坚守,她是我国唯一讲授赫哲族鱼皮艺术课程的教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学院美术专业的张琳,一直从事着设计师的职业,投身鱼皮画创作实属机缘巧合、“半路出家”。在她进入鱼皮画领域的时候,鱼皮画这门艺术并没有多少人关注。

张琳的工作室展墙上一幅名为《萨满祈福》的鱼皮画格外引人瞩目。画面中的女萨满头戴鹿角、插满哈达、手持鼓槌、腰系铜铃,身上穿着的萨满服前后都有铜镜震慑妖魔。人物表情凝重,目视上方,身体大力回转并舞动着,深蓝色的背景为它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衬得画面格外的灵动逼真。

这幅曾代表黑龙江参加上海世博会的《萨满祈福》是张琳的创新之作。“鱼皮艺术的产生有着独特的历史原因及地域特点,‘衣鱼兽皮陆行乘舟,鱼皮制衣酒敬神是赫哲族聚居区生活的真实写照,城市中很少有人懂得鱼皮画制作技艺。2003年,我独自到深山中向赫哲族老艺人拜师求教。学习到传统技艺后,我又想将鱼皮画与现代艺术融合,之后就开始利用鱼皮自然的窝鳞和黑灰白本色来表现世界万物了。”

近些年,随着赫哲族高龄老人的离世,赫哲民族艺术即将面临灭绝的危险,张琳急需为其找到一条生存之路。

“如果作品只躺在博物馆里,那么赫哲文化可能很快就会只存在于记忆中了。我要让它走到年轻人中去。”

2010年,张琳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开设了赫哲族鱼皮艺术课程,让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走进了高校的课堂。2013年,学生创办的鱼皮画公司3个月就有了20万的收入。学生们学到了技艺,宣传了赫哲文化,还有了收入。现在定额80人的班级每次都会有上百人报名,只能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学员,可谓一课难求。

同时,张琳和学生十年研究鱼皮画创作,并多次深入赫哲族村落调研的成果,《赫哲族的鱼皮艺术》一书2013年出版,这填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皮画技艺传承的空白,书中用23万字和400多张图片反映了赫哲族的文化历史和鱼皮画的艺术风格。

猜你喜欢

赫哲人张琳皮衣
同江非遗传承人
——凭借传统手工艺奔小康
赫哲族现代民歌《山水醉了咱赫哲人》音乐结构及特征阐析
few, a few, little, a little小练
赫哲渔歌
鱼皮衣,赫哲族努力传承千年技艺
我的爷爷
动物狂想曲
我的太行
赫哲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蕴
SUPER YO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