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城市的人文要义
2014-04-29季雨洁
季雨洁
[摘 要]从柏拉图构想的理想国到莫尔描述的乌托邦,从太平天国的大同社会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类从未停止追求心目中理想城市的步伐。针对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国内外学者先后设计出各种城市构建模式。本文综述生态城市这一典型模式,并对比相关城市构建模式,全面总结现有城市模式的内涵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设人文城市的目标,并在最后重点阐述了中国城市进行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关键词]生态城市;理想城市;人文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0068-02
1 “生态城市”概念综述
“生态城市”的相关研究始于1915年英国生态学家Geddeg的《进化中的城市》,并在1925年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的《城市生态学》出版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生态城市的概念主要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概念盛行于20世纪初至80年代早期城市生态学研究阶段,研究者将生态学引入城市建设,重点在于通过城市绿化和城区规划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苏联生态学家亚尼科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并且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的理想城市模型,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特征。第二类概念是第一类概念的延伸与发展,它将城市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纳入生态城市模式,认为生态城市必须具有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自然生态化等特点。唐顿先生在1992年第二届国际生态会议上提出,生态城市是人类内部、人类与自然之间实现生态上平衡的城市。而沈清基(1998)认为将生态城市概括为由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强调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生态良性循环。鲁敏等(2007)也认为生态城市已不是纯自然的生态,而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共生的城市生态,并提到生态城市需要兼顾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并保证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的研究转眼走过近一个世纪的光景,涉及领域不断拓展,其理论体系也在不断丰富完善。然而,正如邹德慈先生(1998)总结生态城市研究成果时所述,“生态城市模式虽然充满智慧并给人以很大启发,但其本身在理论和实践上还不够成熟”。这种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作为城市建设的指导性思想,生态城市理论体系较为空泛抽象,概念零散,并且相应的衡量标准和实施路径远远落后于理论的发展,造成实践上的滞后。
2 人文城市的提出与构建
除了生态城市,文明城市、宜居城市、山水城市等概念同样产生于人类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虽然在结构上均涵盖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角度,但实质上鲜有涉及城市精神建设的相关方面的内容。各个城市模型中人文部分的缺失反映出当前城市建设的重点仍旧停留在自然生态、建筑设计、道路规划等城市建设的物质层面,尚未上升到人文精神和城市品牌等更高的非物质部分。因此,本文提出的“人文城市”强调的是城市人文目标。如果说城市生态环境等的建设是实现人类过上“美好生活”这一根本目的“硬件”基础,那么以人本主义构建人文城市则是建立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之上的更高层次任务。
构建人文城市的第一步应明确人文城市的内涵。首先,这里所说的人文城市应当区别于以文化为首要职能的“文化城市”以及以艺术活动为中心的“艺术城市”,例如日本的京都和意大利的罗马等。文化城市是历史的产物,文化城市不仅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还需要相当长的累积过程。而“艺术之城”则是以美学理论和艺术活动基础,以城市文化艺术全面发展为理念的城市文明建设框架,它的建设依赖着高度的物质文明与人口素质。因此,“文化城市”和“艺术城市”这两种模式并不具备普遍意义,尤其在中小城市很难推广。本文所要构建的“人文城市”则是将人的存在与价值置于城市概念的核心,它与生态城市、宜居城市、文明城市等城市模式反映的是人们对一座理想城市的不同方面的要求,它们相辅相成又各有侧重,既不相互独立也不完全依赖,是建立理想城市这一目标体系下不同的分目标。因此,人文城市这一目标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具有普遍意义。
由于历史文化和人文要素差异,每个国家人文城市建设的路径也各异,因此要结合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中国的城市人文化道路。针对中国目前面临的城市问题和社会问题,在建设人文城市的实践中应重点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每座城市应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与品牌。在飞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中国许多城市尚未结合自身的特点规划特有的发展路径,形成千篇一律的城市风格。因此,人文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是根据城市特有的自然地理结构和历史人文要素,打造个性鲜明的城市品牌。城市品牌可以是物质存在,例如建筑、食物,也可以是文化,例如传统节日。城市品牌不仅可以吸引旅游和消费,带动城市产业群发展,在人文城市中它扮演着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城市品牌的建立使得城市特征具有确定性和延续性,因此它能够给予城市居民认同感和归宿感。人文城市的构建是围绕人的需要展开的,因而能够带给生活其中的人们归宿感和认同感是人文城市的必要属性。二是文化艺术活动应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在评价一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和人口素质时,人们往往根据处于该城市中上层级的人口的情况做出判断,进而所做的文化艺术活动设计也相应地满足较高层次人群的精神需求。然而,就算是在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城市,也有着相当大量的普通市民,而对于中国来说更是如此。人文城市搭建的是大众共享的平台,因此在进行人文城市的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市民的文化需求,不能为了短时间内提高城市的人文气息,急功近利地普及高雅艺术,这可能导致城市内部的文化断层,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3 建设人文城市的两大基本原则
第一,在建设人文城市时要注意区域分异。各个城市在空间上存在横向差异,即由城市地域区位的不同,城市之间在历史、文化、地方特色、自然地理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具体情况,它要求各个城市根据各自的特色设计适应性的人文化方案;而在时间上则表现为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层次的社会经济基础,处于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城市人口素质、人均收入、消费习惯等诸多方面存在纵向差异。因此在实践中并不存在一条对所有城市皆适用的具体的城市人文化路径。设计和构建城市品牌的过程中,“区域分异”体现为根据城市特有的自然地理特征与历史文化禀赋,选择具有标志性的人文元素;在文化艺术活动分层设计中则体现为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传统习俗以及建立在此之上的风格独特的民间艺术。
第二,人文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公众参与。以人为本是人文城市的核心目标,而“公众参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构建人文城市的有效途径,是尊重区域分异的重要体现。人文城市是一个市民共识的城市,人文城市的建立也是以公众的共同参与为前提的,人们可以在参与改善城市生态和社会环境过程中,通过协商协作构筑共同的社区意识和城市文化,而城市规划者也只有在充分分析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认识理念才能在设计城市时做到以人为本,而这个过程应是建立在民众参与和反馈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杨荣金,舒俭民.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6).
[2]王松如.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和方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6).
[3]任清岚.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浅议[J].长沙大学学报,2000,14(2).
[4]冯端翊.生态城市及其内涵[J].绿化与生活,2001(4).
[5]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6]鲁敏,王仁卿,李英杰.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与策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1).
[7]肖良材,朱全秀.论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建设——以江西生态城市建设为例[J].中国市场,2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