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法的哲学内涵
2014-04-29王丙珍张丽肖琼花
王丙珍 张丽 肖琼花
[摘 要]全球化时代,人的感性、主体性、身体、对话、日常生活等问题为哲学所关注,成为参与式教学法的基本问题。参与式教学侧重了诸问题的实践意义,学界对此研究不够深入。本文仅从哲学层面,阐释参与式教学法的研究基础、理念界定与基本问题。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哲学;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163 — 02
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 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中将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建构在教育学、农村社会发展、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与社会等领域,“当真正的学习发生时,学习者感到自己是有力量的,是能够学习的;自己对所学的东内有一种切身的体会,能够自如地将其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之中:此刻,学习者会产生一种巨大的自豪感、成就感和幸福感。”〔1〕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哲学研究基础
在中国,“参与式”教学有着悠久的思想理论基础。古语云“读千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强调在参与中学习的重要性。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追索“我自然”。儒家的大教育家孔子选用“述而不作”的教育方式。荀子对“见—知—行”三阶段学习过程的系统分析体现着“参与”思想。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上承荀子的生活教育理论即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也蕴含着“参与式教学”的主题思想。当下,陈思和教授提出“回到读书”、“回到感性”、“回到审美”的教育理念,其实就是让学生参与到读书活动、感性认识活动及审美活动中去。在实践层面,我国 20 世纪20-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实验者们运用并创造了大量参与式发展的理论和方法。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援助项目的开展,“参与式”理论广泛应用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1999年,教育部启动“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推动了一系列教育科研合作项目的展开。2001年参与式教学课题组赴英国剑桥学习之后,“参与式”教学理念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逐步全面引入中国教育界。
在西方,所谓“参与式”教学又称“合作式”教学或“协助式”教学,其核心问题在于感性、主体性、身体、对话、日常生活。早在古希腊时期,教育家苏格拉底用“助产术”的引导方式教育青年,即为通过平等对话提出问题,使人陷入思考、参与、反思和探求之中,最终积极主动地在合作的基础上使问题得以解决。柏拉图对话的写作方式及论著可谓为参与式教学法的最初成果。1779年,美国总统华盛顿提出大学要进行课程改革、实行选课制,这成为学生参与课程体系设置的新举措。1795年,德国美学家席勒《审美教育书简》提出“游戏说”,即是对学生进行参与式教学的美育原则,因为游戏体验本身就有主体的参与价值,“只有当人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而只有当人在游戏时,他才是完整的人。”〔2〕在参与式教学法中,教学活动即是游戏,由此可见,旅游美学就是这样一门“游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更适合参与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推广。
20世纪以来,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指出参与重于说教。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发展了情境教学法,最终目在于引导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去。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强调人人希望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其中,人是具象的、实体的、存在的,“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3〕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将学习分为接触、综合分析与实际参与等三大要素。20世纪50年代,参与式教学法正式源自英国。
21世纪至今,英国剑桥教育集团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中大卫·斯茂菲尔德《学习环境的变革》推崇“为孩子建设学校”的教育理念。英国彼得·泰勒《如何设计教师培训课程——参与式课程开发指南》侧重于参与式教学法的教师培训。美国学者布鲁克斯《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号召现代教师应该成为创设环境吸引学生参与的建构主义教师。美国坎贝尔《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及拉泽尔《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八种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美国兰格、科尔顿与戈夫《学生学习合作分析:促进教学相长》建构教学中的参与、合作、探究文化。
二、参与式教学法理念的哲学界定
目前,参与式教学方法是国际上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于教学、培训和研讨中。参与式教学法(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英国,“参与式”是英国社会学家在国外开展国际援助性研究时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即只有当地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中,援助项目才能取得成功。此理论争相被教育工作者引进教育教学领域中,逐渐形成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学习者的广泛参与,实践与他人平等对话、交往、合作及创造,特别强调在“主动学”、“做中学”、“体验中学”、“学中合作与创造”。
从词源学上讲,名词“参与”(Participatory )的词源是由动词“参与”
(participate) + 名词后缀-ory组成,1833年开始通用。“参与式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 )1965年被证实开始使用,这个术语来自学生的抗议。〔4〕因此,“参与”(participate)成为人的自由、平等与和谐的表征。参与式教学法首先涉及人的问题。参与式教学法是学生感性认知、主动合作、交流和对话、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教学理念,“一旦他们进行了合作,他们的目标也就与别人的目标一致起来。”〔5〕p47
参与式教学法要求教者以人本主义的生命平等观,引导学者发现成功的途径,提高学者的批判意识,发展学者的自主坚强能力,帮助学者实现自我价值;学者在平等的合作丰富个人日常生活体验,产生新思想。此外,参与式教学法还给学者带来与他人交流的愉悦,引发他们对他人的关爱和关注,促进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凡是能够最大限度让参与者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来,任何有效的方法都可视作参与式教学方法。
三、参与式教学法的哲学基本问题
参与就是教与学的主体主动地走入、介入、投入、融入在交往、行动、思考、体验与创造的状态之中,参与始终渗透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参与式教学法涵盖的哲学基本问题主要有五个层面。
首先是感性问题。感性即感性的人的活动,表示知觉到和感觉到。德国哲学家康德将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阶段,马克思认为人是感性的存在,在感性的活动中确证自己的存在,学习就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所以,教学的起点始于人的感性活动,最终达成改造世界的目的。现行教学方法大多有些本末倒置,参与式教学方法就是要将“倒立”的教学理念再“倒立”回去。
其次是主体性问题。现代哲学回归到人本身,关注人的身体与生活世界,寻求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主体性原本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用语,所指的是“具有坚强的主体性格的自由自在的(尽管只是形式地)个性,”〔6〕其形式是独立自足的,这种独立自足只能实现在个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之中。因此,主体性问题即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仅指涉教师,更指向学生。纵观中国教育史,从最初以学生群体为重心,到教师的个体淹没了学生的个体,不仅是教育的失败,而且是人性的回落,即包括教育如何关注师生关系的问题,又包括教师怎样看待学生的问题,是否将学生看作是与教师一样的、平等的、自自的人的问题。无可质疑,学生与教师都是教育教学的主体。
再次是身体的实践问题。人本主义注重人的发展,强调人的身体也是学习的载体,学习不仅需要大脑思考,首先需要身体的参与。因此,参与式教学法首先关注的是教育主体的身体问题,保证自由平等的实践活动得以真正展开,“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7〕p3-4积极的身体参与能够给学习者更多的创造空间,让他们主动探索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是像中国传统教学那样完全忽视学习者的身体,将学习者的所有时间和空间都填满,最终使学习者成为“北京烤鸭”。
第四是对话问题。参与式教学中,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和对话关系应存在于教学活动的一切方面,使教与学筑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而不是对立、强权的关系,主要涉及对话与交往的合法有效性问题。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教育分为经院式、师徒式与苏格拉底式,“从教育的意义上看,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地位。教学双方均自由地思索,没有固定的教育方式,只能通过无止境的追问而感到自己对绝对真理竟一无所知。因此,教师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并加强这种责任感。这是苏格拉底的‘催产式的教育原则。”〔7〕p8这种教育原则的前提源于对话,只有在对话交往中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人生于社会之中,这是人的宿命。现在,人们之间的交往,除了主人与奴隶的关系外,更主要的是基于一切人的利益考虑。平等主体间的交往只能基于这样的理解:平等地关注所有人的利益。”〔5〕p47
第五是日常生活问题。日常生活是个人在具体环境中发生,劳动成为日常生活的重心与基础。教师的日常生活范围不是教材而是他的学生,学生的日常生活也不是书本而是同学本身。对教师而言,他的工作是教;对学生而言,他的工作是学习,“日常活动的所有其他样式正是以工作为中心与重心的。”〔8〕因此,对学生而言,参与是为将来生活与工作目的。教学主体依存于日常生活之中,通过超越日常生活的类本质活动,达成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参 考 文 献〕
〔1〕陈向明编著.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 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上)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2〕〔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张玉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48.
〔3〕〔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
〔4〕http://www.etymonline.com/index.php?allowed_in
_frame=0&search=participatory.
〔5〕〔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利主义〔M〕.刘富胜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6〕〔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30.
〔7〕〔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8〕〔匈〕阿格尼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68.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