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及有效措施
2014-04-29聂红飞
聂红飞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这个时期孩子所接受的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纵观国外幼儿教育的现状,我们发现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这引发了我们教师对国内幼儿教育机构的思考,也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早期阅读是幼儿认知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他们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并不是单纯地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而且要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看、听、读、写一整套的养成性教育,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把幼儿早期阅读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合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因此,充分理解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意义,有效实施相关的举措,发展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是新时代的研究课题,在幼儿教育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早期阅读能够促进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图画书中的具有许多卡通形象,它们生动可爱,色彩鲜艳,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此,适时地引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让他们翻阅多种多样的图画书,教导他们母鸡是什么样子,母鸡怎么下蛋等等各种常识,不仅能够让他们对图画书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且也使孩子开始逐渐了解他们所生活的世界。有研究表明,幼儿已有学习书面语言的行为。因此,通过这样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早期阅读训练,幼儿还能有效地接触书面语言,为以后的读书认字打下良好基础。
二、早期阅读能够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1.提升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
首先,早期阅读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早期阅读的文学作品中,常有小蝌蚪找妈妈等形象化的故事,也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经典诗句。这些非常形象地表达了人对各种事物和人物情境的思想、观点和印象,加上古诗词特有的节奏感、韵律感、美观性等特质,对于低龄的幼儿来说具有极大的魅力。通过早期阅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不由自主地运用这种语言,对其以后的人生也大有裨益。
其次,早期阅读能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说什么样的话,对什么样的人做出什么样的语言反应,这是幼儿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早期阅读的文学作品中具有不同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动物模拟等,这些有趣的事物会让小朋友屏声静息、全神贯注地学习和欣赏。教师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提问,让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发言,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感想,可以有效地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
最后,早期阅读能提升幼儿的交流能力。幼儿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他们的语言发展包括了对多样化语言的适应力、理解力和运用力。从小接触各式各样的语言,可以使幼儿逐渐地发展起具有交往价值的语言能力。幼儿不仅可从故事、童话和诗歌中学习汉语,从中感受到中国及世界儿童文学的特殊韵味,还可以学习和使用恰当的语言与人交往。
2.培养幼儿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幼儿一个主要特点是无法高度集中注意力,他们不能支配自己的注意,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认识的事物上。比如幼儿阅读富有趣味的图书,就会把注意集中在图书上,坐下来较长时间津津有味阅读。因此,早期阅读很有利于逐步改变幼儿注意力不稳定和不持久的状况。
3.增强幼儿的记忆力
幼儿和成人一样,要通过多次反复才能把感知材料记住,比如舞蹈动作经过多次排练以后,幼儿就会跳了;同样,一件事情,理解了就容易记住。在早期阅读过程中,幼儿既可以对其学过的知识进行反复学习,又可以促进他们理解知识,即所谓的"温故而知新"。例如,教师通过形象的图像构成"长鼻匹诺曹"等寓言和童话故事,既是一次重复学习,又能理解故事内涵,便于将内容长久地保存在幼儿脑子里,大大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增强。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幼儿能够阅读识字了,相应地他们的观察能力也会随之增提高。幼儿会对身边的各种文字,如广告、报刊、信件和日用品等等产生极大兴趣。如果说以前是"视而不见"的话,那么现在却是一看见会认的马上就读出来,而不认识的他们就会问,并且饶有兴趣地去读去记。经过这样日久的训练,幼儿就能养成观察积累的好习惯。
5.发展幼儿思维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反映,分为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征,他们的想象需要具有丰富的经验表象;但并不是说他们不存在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只是后两者是很初级的,其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与成人有显著的区别。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是提高幼儿思维力的有效途径。幼儿阅读图书,至少从两方面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一是通过阅读图书感知具体形象的知识,依靠想象和逻辑思维进行加工,进而理解画面的意义,丰富并拓展知识;二是通过阅读图书,激发儿童思考,将已具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师讲课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发现矛盾,提出疑问,探究答案,具有思辨能力。
三、早期阅读能够开拓幼儿的视野
幼儿期的孩子对生活环境中的一事一物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常以好奇的心态去发现疑难问题,寻找答案,不斷地对成人加以询问。面对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教师可以通过耐心地解答,陪同孩子一起去书中查阅资料。图书中含有丰富的知识和大量的信息,可以弥补正规教育内容的局限性,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开拓眼界,增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