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话“十八梯”

2014-04-29李映发

寻根 2014年4期
关键词:石级石梯上坡

李映发

其余低平如大道,桥影倒映河中;桥东西两旁河边或有四五只渔舟。从北岸万灵山上望古镇,一座美丽的小山城,令人赞叹!

这里,古代是一处水码头。大足县至荣昌,达泸州,下长江水路由此经过。明代后,陆路发展,过大荣桥,进城门洞,过街道,上去半坡接大路去荣昌。这里因水码头而有聚落,因商业兴起、交通发展而成为乡镇。

古镇的主要街道则是这陆路交通的一段。从河边至半坡,有320余米。这街道,或10余米平地遇一上坡石梯,或30米遇一上坡石梯。这些石级的梯数不一,有四五级者,有二三十级者,共有102级。在这主街的一半处,有一石梯坎称“十八梯”,即这里有十八步石板梯坎。“十八梯”成为这里的地名,人们一谈起这“十八梯”,一下就会想起它的方位和街景。如今,这里也是古镇旅游的一个景点。

这街上,那么多坡坎石级都没有名,为何这里的石级有名?如果这里的石级是19梯、20梯,也会称“十九梯”“二十梯”吗?这个问题可以明确回答,如果不是修成18梯就没有名。为什么?因为这是人们修建时有意所为,为的是图个吉利。

“十八梯”最有名者,当推重庆市市中区的“十八梯”。重庆市是长江水路要冲,西南最大水码头,过往客商谁不知道“十八梯”?1941年6月5日,日本飞机对重庆进行大轰炸,造成“十八梯”处防空洞992人死亡、几百人受伤的惨案,震惊中外,从而“十八梯”更为许多中外人士所熟悉。

重庆“十八梯”修建在下至长江边的南纪门,上达校场口(今和平市场)一段斜坡上。当年的南纪门,是长江上游云贵川粮食、土产、山货来到重庆起岸的第一水码头,由此门上坡去校场口市区。这一斜坡上,除了“十八梯”外,还有几处石梯坎,级数不一,也没有名字。这里“十八梯”的修建,也是当年商会整修运货道路的有意所为。

“十八梯”是修建街道坡路的一种独特建造物,何时起源,为何建造?有的城市乡镇没有此,有的又有,依据什么?这诸多疑问,在古代建筑经典《营造法式》和当今建筑学、工匠手册中也找不出答案。古代建造石梯路与数字有关的只有“十八梯”,当今就多了。如重庆市南岸修建的一座抗日烈士陵园,有石梯167级,因为这陵园里安息着167位抗日烈士。四川成都大邑县有一座“建川博物馆”,共有8个分馆,“八路军抗日战争博物馆”是第一分馆。建造者独运匠心,上楼处建了一处八步楼梯,以示“八路”。这些是以主题内容来决定的。

在万灵镇街上“十八梯”处,笔者观察一队队路过的游人,有导游小姐解说的,游人微笑听讲;也有三五结伴自游者,于此徜徉。你一句、我一句解谜“十八梯”,边说边笑,似乎都找到了“要发”的感觉。

从民俗学上讲,“十八梯”应属于“物质民间传统”中的“地域民俗”与“民族民俗”,因为“十八梯”这类街道建筑物在四川、重庆市并不普遍,外省也少听说,这是一方特色。由于它的谐音,由此而产生的联想,这种语境功能致使“十八梯”成为表现一方人们“民俗心理的物质文本”。

猜你喜欢

石级石梯上坡
《爬天都峰》素养提升
画与理
一步一步上坡
石梯
冒雨访石洞源
磨溪——高石梯区块断层对裂缝分布的控制作用
小汽车爬上坡
上坡下河
第五册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
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