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消费需求成了“定盘星”
2014-04-29
艺术品鉴 2014年4期
2013年,在经历调整并企稳回升的过程中,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不乏理性因素的支撑。作为市场新宠的中端价位拍品,在收藏群体的刚性需求和艺术资本的策略调整中,成为维持市场稳定至关重要的因素。
蓝皮书显示,2013年,10家主要拍卖公司单件拍品成交额在100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的有3383件(套),比2012年的2820件(套)增加560件(套),增幅19.86%,大于市场整体增幅。
相反,自2012春拍以来,市场对高价位拍品的追逐热情明显减弱,1000万元以上高价位拍品2012年成交210件,成交额47.92亿元,2013年成交204件,成交额43.64亿元;亿元以上成交拍品也从2012年的4件下降至1件。这种表现事实上成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历经资本洗礼后的一种回归。
回归之下,投资类弹性需求收缩,艺术消费悄然兴起,越来越多高收入人群开始涉足艺术市场,并将艺术品纳入精神消费范畴。而各主要艺术品拍卖企业也积极尝试将四季小拍等与网络拍卖等形式结合,更为艺术消费打开便捷渠道。业界人士纷纷表示,2013年,由拍场新面孔带来的中端艺术品需求的崛起,成为此轮调整的重要支撑,并有利于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就表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春天在下一代人的身上。“今天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和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是不匹配的。中国还有95%的人没有收藏艺术品,甚至还没有涉足艺术品。中国还有多少人没有去欣赏艺术,这是未来市场的最大潜力。这个希望寄托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身上,他们对艺术有更多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更多地买能打动他们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收藏方向。”董国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