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前后家长该做哪些事
2014-04-29小平石世强玛希娅
小平 石世强 玛希娅
孩子去寄宿,年龄要考虑
孩子在每个年龄段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前阶段和绝大部分小学阶段的孩子只有跟父母在一起,才能建立起安全感。他们需要在父母的引导下培养为人做事的各种意识和能力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离开父母,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他们将很难适应新环境带来的各种变化。因而,过早地让孩子离家住宿,不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养成。
初中阶段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逐步得以加强,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也使得他们开始产生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的想法,有了“小鸟试飞”的冲动。这个阶段,父母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不同的特点,考虑让孩子去寄宿。
培养多种能力,让孩子适应寄宿生活
寄宿学校的孩子,由于进入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往往在以下方面表现出能力的欠缺,表现出种种不适应的状况。针对孩子寄宿中的这些情况,家长怎样扶孩子一程,使孩子早日适应寄宿学习生活呢?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问题:现在的孩子大多从小娇生惯养,孩子的衣服都是父母洗,饭菜都是由父母做,导致他们做家务的能力非常低下,不少孩子连每天换洗衣服都不能独立完成。一旦孩子离开了父母,开始寄宿生活,许多以前父母操办的事情,现在不得不亲力亲为。他们不仅要掌管自己的学业,每天还要按时上食堂买菜买饭,自己铺床,收拾自己的房间。因此,孩子寄宿后产生生活上的各种慌乱,并不是个别现象。
案例:每次去学校,生活老师都告诉我,我儿子叠的被子软塌塌的,柜子里也很杂乱。我内心充满着自责:这是我做母亲的责任啊,为什么以前没有在这方面对孩子进行训练呢?寄宿之前,父母几乎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大概有90%的孩子寄宿前叠不好被子和衣服,不会整理房间,也很少有孩子吃饭前去端菜端饭,几乎没有孩子自己洗完澡自己洗衣服的。而寄宿学校的管理很严格,被子要叠得四四方方,衣物要摆放得整整齐齐,室内的卫生每天都要打扫,连牙具也要摆放整齐。但对于一个从没做过家务的孩子来说,实际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往往是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建议:如果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预先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那么在孩子上寄宿学校之前,从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自然而然就学会了照顾自己的生活能力,寄宿后的适应能力就相对强一些。当孩子不能很快适应寄宿生活时,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要害怕和惊慌,并因势利导给予孩子积极的指导。比如,孩子周末回家后,家长可以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鼓励孩子要大胆创新地去做。孩子会做家务了,独立生活的能力逐步具备,就不害怕住校了!
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对于走读生,学生时间安排较为个人化,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睡觉等都是父母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合理安排。进入寄宿学校后,如何在学校规定的统一时间之外有效处理好休息时间和学习时间,尤其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孩子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案例:小雨走读的时候,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睡觉等都是在家里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父母在一旁起到督促作用。但是在进入寄宿学校后,学校对于时间的安排是采用整班化的安排,不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安排,学习、生活都是统一时间。现在小雨觉得作业来不及做,复习时间很少,学习成绩有所下降。
建议: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家长要告诉孩子课后的自主学习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通过一个个的小目标综合而成一个体系,循序渐进达成阶段性目标。家长还要定期跟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上课的情况怎样?学习的兴趣如何?一旦发现孩子的学习处在欲进不能的尴尬阶段时,家长一定要帮他分析是哪方面的原因并及时寻求解决办法。
同伴交往能力
问题:寄宿的孩子原来在家里倍受宠爱,突然间离开了安乐窝,没有父母在旁呵护,遇到各种人际交往问题往往手足无措,在同伴交往方面能力较弱的学生就更加不适应,往往会显得落落寡欢,严重的会对心理、学习等产生较大的影响。
案例:小言在学校寄宿之后,显得不太合群,平时独来独往,在班上属于比较孤独的孩子,以前在家时的轻松与爽朗都不复存在。他还特别敏感,有时同学或者老师一个不经意的言语或者动作,都会让他受到影响。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了,父母不在身边,小言也不愿意跟其他人讲。
建议:孩子住校后,家长要给孩子讲清楚,要学会与同学沟通,主动与同学交往,这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当然,作为刚踏进初中的学生,由于环境陌生,胆子又小,毫无经验。家长就要给孩子出主意,在学校主动与同学打招呼,友好相处,同学有需要帮助的,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让同学感到自己的热心,自己也因此而赢得好人缘。同时,还要学会宽容、谦让同宿舍的同学,把大家当作好兄弟、好姐妹。用不了多久,大家对你也会以礼相待的。
集体生活适应能力
问题: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虽然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不尽相同,但是在家里一般都习惯了被其他家庭成员格外优待的生活。但是在学校寄宿,生活在一个集体当中,既要遵守集体的规章制度,又要照顾到共同生活在集体的成员的感受,很多生活习惯都得改,这让刚加入集体生活的小成员非常地不适应。
案例:“我的室友老是用我的洗衣粉,又从来不和我打招呼。我要是说她,会被认为小气,要是不说她,自己心里又不舒服,该怎么办?”做惯了家中的“小王子”“小公主”,忽然要迁就别人,一些学生觉得很不习惯,这样的疑问经常出现在寄宿学校心理辅导老师面前。兰州某学校的严校长说,寄宿生除了学习上的困惑外,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适应集体生活。
建议:俗话说得好,不以规矩,难成方圆。家长要教导孩子自觉遵守班规校纪和宿舍管理规定,并让孩子明白:如果违反相关规定,就要承担相应的纪律处罚。家长在孩子住校后的一段时间,要经常主动与班主任老师电话联系,询问孩子在校的表现。待孩子周末回家后,家长要对孩子做得好的方面及时表扬,使之再接再厉;做得不够的方面要及时给孩子指出,提出改正的方向,使孩子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进取。
意外情况的应对能力
问题:孩子进了寄宿学校,老师除了要完成固定的教学任务之外,每天面对全班三四十个学生,他们不可能和父母一样地细心观察和照顾每个孩子。如果孩子还不具备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还不能比较自觉地注意自身安全,一旦在学校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难免会陷入惊慌失措的情况。
案例:童童个子较小、老实厚道,年龄在班里也属于比较小的。前段时间,他连续几天都被同寝室的大孩子欺负,每天被叫去收拾大孩子的衣服。而童童由于害怕不敢告诉别人,直到被老师注意到了,才给童童解了围。
建议:很多时候,孩子在寄宿学校可能会遇到一些仅凭自己的能力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在孩子开始寄宿生活之前,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应对的方法,明确告诉孩子: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事情一定要告诉老师或者父母来寻求帮助。另外,家长在平时和周末的亲子沟通中多留意观察,一旦发现孩子情绪异常或言谈间的异常苗头,就有必要跟孩子进行深入沟通,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帮他想一想应对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