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藏网络图像传播特点研究

2014-04-29王万宏

民族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传播策略

[摘要]网络图像在信息与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图像具有易得性、易编辑性、超语言性、图文关系多样性、传播途径多样性及图像的文化性等特征。以拉萨“3·14事件”反西方媒体歪曲报道来看,我国涉藏网络图像传播有以下不足之处,如重官方不重民间、重媒体不重个人、重国内不重国外和重文字不重图像等。对此,建议大力建设网站的涉藏图像专栏,与国外门户网站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图像分享渠道,重视民间的力量,注重涉藏事件图像传播的时效性。

[关键词]网络图像;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4)04-0015-04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网络文化发展对藏族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1CG122),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和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编号:2011XWD-B03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万宏(1975-),男,民族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学。四川 成都610041

2008年3月14日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发生后,消息迅速传播到全世界,以CNN、BBC为首的各西方媒体涉嫌不真实图像的歪曲报道。这些歪曲事实的图像、言论迅速激起了全球华人的愤怒和抗议,国内大型网站开设反歪曲报道专栏、论坛,一些网民还自发建立了一个anti-cnn网站,以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纷纷谴责西方媒体。关于西方媒体歪曲报道的原因,有学者指出是受到西藏情结、政治势力、商业利益等影响的结果。[1]因此,互联网日益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的的新媒体,它也给藏族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其中,涉藏网络图像在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一、涉藏网络图像的传播特点

网络图像,即流动于互联网的数字图片与视频。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得益于数码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由传统的胶片机到各种类型的数码(摄)相机,再到手机与平板电脑的摄像头,摄影从专业化、贵族化神坛一步一步走向普通民众,其大众化的趋势一发而不可收。数字图像如潮水般不断涌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与虚拟的网络空间,形成了人类史上一道靓丽的“图像景观”[2]。它已成为互联网上除文字文本以外的另一种主要的文本形式,即图像文本。正是这种形象化的文本形式将我们一度认为是十分神秘的藏族文化直观地呈现在网络空间,使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近距离观看青藏高原的真实与神奇。笔者以“藏族”、“Tibet”、“西藏”为关键字分别在百度和谷歌网站上搜索相关图片与视频,其结果如下:

这些数据说明,目前,涉藏网络图片与视频在互联网上的数量庞大,涉藏网络文化图像化的趋势十分明显。网络图像在向全世界传播藏族文化的同时也体现了其不同于传统的图像以及文字文本载体的特点:

(一)易得性

网络图像的简易性是指在数字摄影技术和互联网帮助下图像的易于获取和易于发布属性。首先,在数字科技的基础上,从数码相机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几乎都配备有不少于200万甚至500万像素的摄像镜头,使得涉藏数字图像无所不在。不需要专业的摄影技术和器材,200万像素以上的摄像头足以捕捉到时时刻刻发生在生活周围的大大小小的事物,或娱乐、或记录、或艺术。其次,西藏自治区目前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区所有地市、县城、乡镇和重要交通干线及旅游景点的通信网络,互联网用户数多达120万户。①第三代中国移动通信网3G(TD-SCDMA)网络也已覆盖除林芝墨脱县、那曲双湖特别区外所有县级以上城市。由固网——宽带网络和移动设备,特别是智能手机(西藏移动电话普及率为55部/百人),所建构的发达的移动互联网,能够非常便捷地把这些图像上传、发布到网络空间里。最后,从拍摄者的角度上来说,有官方媒体的摄影记者、有普普通通的大众、有事件的亲历者还有往来于藏区的游客。他们都可以利用手中的相机、手机记录发生在西藏的人、事、景并上传到互联网上,形成蔚为壮观的、人人皆可分享的图像景观。

(二)易编辑性(PS)

网络图像不同于纸本图像,其最小的单位是由0和1编码组成的像素。一张图片由众多的像素构成,像素越多图片越精细,图片质量也越高。由于其数字化的编码与解码、压缩与解压等技术特征,无论哪一种格式都极易被转换、编辑与制作。拍摄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图像也因而极易被修改后在网络上传播。各种专业和非专业的图像编辑软件都能轻易地对图像进行编辑修改,有的是保留其原貌,只做色彩、亮度等的修改,有的则能改变图像内容,移花接木,以至于“面目全非”,网络图像也因此极易变得“不真实”而普通人很难加以鉴别。涉藏网络图像也面临着这样的风险,它极易为某些不明真相的又急于知道真相的人所利用,在直接资料不可能获取的情况下,进行PS(Photoshop)或者乱用图片。如,CNN在拉萨3·14报道中把暴徒向车辆投掷石头的图像内容剪切掉,故意把暴徒的恶劣行径给“忽视”了。

(三)超语言性

毋庸置疑,对于“枯燥”的文字来说,大众传播中图像更加形象、直观记录了西藏发生的事件,生动地再现了西藏美丽的高原风光,以及神秘的藏族文化,这是吸引网民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其二就是图像是无文字的叙述,超越了语言的障碍,其传播的内容更为丰富更为直观,因而米歇尔认为这是一个“图像的转向”取代“语言学转向”的时代[3]。网络图像变成了更加普世化的、跨越民族与国界的平民交流工具。这一特性为藏族文化传播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契机,让全世界的网民得以在无需或较少文字说明的情况下即可清晰的感知、认知西藏;同时,它也为更多国际媒体获取更多形象的、丰富的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图文关系多样性

图像在网络的存在形态主要有三种:1、文字为主、图像为辅。图像用来进一步证实文字表述内容的真实性与形象性,此类文图形态大多数用于以新闻事件为主的内容报道。2、图像为主、文字为辅。图像多于文字,文字起着说明补充的作用,图文结合的形态大多数用于图库、论坛、贴图等。3、基于某种专题的图像集。此类图片没有文字描述,仅有标题,对于某人、某事、某物的具体详细的再现。这类图像数量繁多,遍布互联网的各大门户网站。

图像与文字多样性关系有利也有弊。图文一致使内容的描述更加确切真实,图文不一致很可能产生对文字的误读或者是对图像的误解,伤害事物的实际意义。西方媒体在拉萨3·14事件的报道中故意使用了不对等、不一致的图像,即“张冠李戴”的手法来歪曲事实。如,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其网站上刊登了一则“Tibetans describe continuing unrest”(藏人描述持续骚乱)的报道,所配图片是西藏当地武警协助医护人员将在骚乱中受伤的群众送进救护车的场景(http://news.sina.com.cn/c/p/2008-03-21/232315198897.shtml)。

(五)传播途径多样性

网络媒体的图像主要是通过新闻报道、门户网站的图像专栏和微博传播,其次是大众的、个人化的、非专业的网络图像传播。他们可以通过博客文章、论坛贴图、视频网站发布,也可以是基于人际交往的社交式传播,如在即时通讯平台如QQ、MSN和邮件中传递图像,还可以在网民图片视频网络空间里相互分享,如人人网、Facebook等。

(六)图像的文化性

有学者已经明确指出,在网络文化空间里,由于图像能够逐步代替文字,网络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图像文化。[4]在互联网上由涉及藏族社会、文化、历史与现状的网络图像所形成的图像景观,也因此成为网络时代的藏族视觉文化景观,它使藏族文化十分清晰地呈现在全世界网民的眼前。西方媒体在拉萨3·14事件中歪曲事实滥用图像的做法,体现了他们对达赖流亡政府的支持,表达了他们对西藏的价值观念、冷战思维[5]。图像也由此沦为其表达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这种歪曲现实的藏族网络视觉文化是不尊重藏族社会文化事实的伪文化,它会给国内外不具备藏族文化背景知识的网民解读藏族网络图像带来极大的困难,以至于引起更加广泛的误解。长此以往,对藏族文化的传播必定是有极大伤害的。

二、我国涉藏网络图像传播的不足

在国内,大多数涉藏网站都开设有图片栏目,其中以新华网西藏频道(http://tibetnewscn/)的“图说西藏”为代表,在视频叙事方面开设有“西藏新闻、西藏记录、西藏故事、西藏文艺”等栏目。其次是中国西藏网(http://wwwtibetcn/)的“西藏图库”和“视听”栏目、空间。这些网站、网页积累了大量的数字化图像,涉及到藏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历史和自然风景等,它们都力图用形象、生动、精美的图像来讲述发生在藏区的人、事、景以及历史和现状。与此同时,大量的国外涉藏网站也十分注重其网站建设,如西藏流亡政府网、西藏在线、自由西藏、西藏之声等。他们除了在自己的网站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外,还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网站上传了大量涉藏图像。正因为如此,涵盖全球范围的谷歌搜索,“藏族”视频搜索结果是百度的13倍之多、“Tibet”视频是百度的352倍、“西藏”视频是百度的299倍。从拉萨3·14事件反西方媒体歪曲报道中以及我国涉藏网络图像发展的现状来看,在图像及其藏族文化传播上有以下不足之处:

(一)重官方不重民间

图像在互联网上传播的过程中,过多地重视官方媒体而忽视了大量的民间力量。从拉萨3·14反歪曲报道的过程来看,最先是蕴藏在国内外华人网民间的巨大力量激发了全世界理性审视和反对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并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击。在此之前,在国内大多数门户网站里仅有新华网、人民网、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网站等官方媒体主办的西藏网页或栏目,而国内访问量较大的民营网站,如新浪、腾讯、网易以及搜狐等网站则未曾开设西藏专栏,也不曾有涉藏图片视频专栏。

(二)重媒体不重个人

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不再是传统的媒体,个人不再是传统的个人,二者之间相互转化。特别是在即时分享的网络应用中,如QQ、微博等,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个人和媒体在传播图像与信息上是平等的。涉藏网络图像过多地集中在官方媒体的传播上,而大量个人化的图像传播则不被看重。某些个人往往是事件的亲历者,他们比媒体能更快地将现场图像发布到网络上。如,在拉萨3·14事件发生后,世界著名的视频网站YouTube上,一个名为“西藏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属于中国一部分”的视频3天之内点击量接近120万次,其影响力是一般的官方媒体都无法比拟的。

(三)重国内不重国外

互联网跨越了物理上的国界,在世界任何一处发布的网络信息都完全能够被所有人看到,这是全球化的趋势。而我们的涉藏网络图像与信息发布则过多地集中于国内以中文为主的互联网站,这不利于图像的全球化传播。国际上知名的门户网站,如CNN、BBC、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是在全世界使用、被全世界网民浏览较多的网站。我们如果放弃在这些国际知名的大型网站中发布网络图像及信息,就等于是主动放弃了在国际上广泛传播藏族文化的机会。

(四)重文字不重图像

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个由海德格尔所预言的“世界图像的时代”。然而,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却未对涉藏图像网络资源在传播藏族文化方面给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国内外网站中开设图像专栏的过少,在图片视频分享上更加不足。

三、我国涉藏网络图像传播建议

(一)建设网站图像专栏

国内主流媒体除了在官方网站上设置“图片”、“视频”专栏以外,还可以鼓励国内其他网站,如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凤凰网等大型门户综合资讯网站开设涉藏图像频道,以专业媒体摄影、摄像作为其图像的主要来源。图像内容应以当下藏区发展的现状为主,重点反映藏人的生活状况,其次是反映西藏历史的老图像,最后才是自然风光。遇到突发事件,及时开辟涉藏图像专栏,及时大量上传相关图像,帮助国内外网民和其他媒体了解事件真相。

(二)与国外门户网站建立合作关系

由我官方媒体拍摄建立涉藏图像或资料库,与国外门户网站建立涉藏信息资源共享关系,以此确保国外媒体发布的图像信息来源的真实可靠性。各个国内大型网站应尽可能参与到Facebook、Google+、YouTube、Twitter等图片视频网站,及时发布有关西藏的图像内容,在国际网络媒体之间逐步建立起融洽互信的关系。

(三)拓展图像分享渠道、重视民间力量

藏区近年来通信网络建设使得宽带网络、移动互联网都十分发达、畅通,西藏乡镇以上的地区都可以非常便捷、即时地将拍摄的图像上传到网络上。一方面有利于藏区网民与外界的沟通,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民间力量直接参与涉藏图像传播。这样不仅有利于藏族文化的传播,也有利于得到国际友人的信赖与支持。鼓励藏区网民、游客拍摄涉藏图像,鼓励他们以博客、论坛、微博等形式发布或转载反映真实的涉藏图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Facebook、Google+、YouTube、Twitter等国际图片视频分享网站,发布、转载涉藏图像。

(四)注重涉藏事件图像传播的时效性

尽可能即时发布在藏区所发生的事件图像,特别是新闻事件应当在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拍摄、上传发布。如果我们未能及时对图片视频重视利用,就会给传播谣言者抢先占领舆论阵地的机会,因而也极易陷入十分被动的地位。

四、结语

从拉萨3·14反媒体歪曲报道事件中不难看出,网络图像是这一场反歪曲报道中双方争夺的焦点之一。尽管我们在这场“图像之战”取得了一些胜利,在国内外华人的愤怒谴责下西方媒体都或多或少做出了一些道歉或公开认错。但是对于涉藏网络图像的传播问题我们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才给予了误读和不真实传播涉藏信息与文化的机会。因而,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涉藏图片与视频的传播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正视。

注释:

① 资料来源:西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2010)。

参考文献:

[1]谭迎春西方媒体歪曲报道中国的原因及对策——拉萨314事件所引发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0,(4)

[2]郑二利米歇尔的“图像转向”理论解析[J]文艺研究,2012,(1)

[3] [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M]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

[4]皮海兵图像文化:网络文化的实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

[5]杜永彬西方对西藏的误读及其原因[J]当代世界,2009,(4)

责任编辑:许瑶丽

猜你喜欢

传播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