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4-04-29张红婵王森然
张红婵 王森然
上世纪90年代初,民生新闻开始在电视、晚报、都市报等媒体出现,让观众和读者耳目一新。尤其是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推出本土化的民生新闻,以此拓展了生存空间。2004年,通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后改为城市服务频道)《都市漫话》栏目开播,其宗旨以平常的心态反映都市百姓的喜忧冷暖,倡导公德意识和文明风尚,同时也为通辽市百姓提供全方位的实用生活资讯。
民生新闻的出现确实改变了新闻节目单项传播的局面,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发老百姓的声音,体现了传媒平民化的趋势。但随着民生新闻的日益繁荣,许多缺陷和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下面就以《都市漫话》这档本土民生新闻栏目为例,阐述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
1.内容琐碎,题材狭窄。一直以来,只要是涉及老百姓的事情,不管是小区停水还是下水管堵塞都详加报道,于是导致了新闻节目既没有含金量,又缺少信息量,而且许多新闻只是简单地报道事件本身,表现形式单一,对新闻发生的社会背景缺乏深入挖掘和理性评判,对新闻的主题和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更是缺少分析研究,不能带给受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每年进入冬季采暖期,供热问题已成为百姓最关注的问题。新闻热线中,几乎大半都是在反映供热问题的,《暖气热不起来居民不知怎么办》《我家暖气啥时有温度》《供热没问题 保温是关键》等这样的新闻在整个采暖期不时出现。但每条新闻基本上只是反映一个小区、几户人家的问题,内容基本上就是对居民、供热企业相关负责人的采访叠加,并且只针对某一个问题,难以形成规模性的报道。比如全市还有多少小区存在相似的问题,哪些原因造成的供热不热。在这些原因中有哪些是居民可以自行解决、有哪些是需要供热企业才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很少在节目中涉及到。
2.内容、形式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严重。今天张三女儿上学难要报道,明天李四儿子上学难也要报道,媒体对同类事件的重复报道会引起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注意。但是,一件事情各个媒体都报道,就会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节目同质化现象造成了受众对信息需求的不断扩大与信息来源相对不足的矛盾,而观众对新闻的需求从来都是“喜新厌旧”的。这就需要民生新闻无论是从采访到制作,都要充分地本土化,对相同题材的新闻报道,要力求引起本地市民在心理上的强烈共鸣感。去年11月份,台湾媒体曝出康师傅香辣牛肉面、统一老坛酸菜牛肉汤面调料包中含重金属的新闻后,我们的记者迅速走访了通辽市几家大型超市,查看这几种方便面在我市的销售情况,并针对“重金属超标”这个概念采访了相关专家为大家答疑解惑,将这一从台湾媒体曝光出来的新闻摆到了本地市民的面前,引起大家的重视。
3.忽视了媒体舆论引导功能,在舆论监督中越位。民生新闻一方面可以宣传党委政府的意志、方针和政策,另一方面,媒体要发出社会大众想要发出的声音,表达民众想要表达的思想。政府希望通过多条渠道获得真实的民众信息,了解真实的民生需求,结合民众的意见制定适合民众发展的政策;广大民众也希望自己的呼声和建议能够反馈给政府,借此改善自身的生存状态。这时,媒介就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许多民生新闻节目为了争取较多受众的关注,只要百姓打电话求助,不论什么事情都会利用媒体的身份帮助解决,往往让自己成为百姓投诉、申冤之所,出现角色越位。新闻媒体只是搭建了一个政府与百姓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作用也仅限于表达民意层面,并不能越位成为民众的“代言人”。
民生新闻的出现确实给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让新闻节目向人本、民本回归,并开创了许多的新闻样式。但是,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也应引起媒体从业人员的足够重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竞争中不断深化和完善自身,避免新闻媚俗化趋势,民生新闻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春.电视民生新闻呼唤理性回归[J].今传媒,2006-8-15.
(作者单位:通辽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赵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