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到文化:梁启超晚年思想的转向及其原因
2014-04-29廉琰敏
廉琰敏
[摘 要]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史上,梁启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他的思想以1918年为界发生反差巨大的变化。梁启超最后十年退出“政坛”后,醉心于以中国古典文化,并以此为载体引入西方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现代理念重新诠释中国古代文化。
[关键词]梁启超;晚年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文化主张
[中图分类号]K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081 — 02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曾用笔名饮冰室主人、中国之新民、少年中国之少年等。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维新派的主要领袖之一,同时也是清朝末年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之一,戈公振先生曾评价他说:“我国一切思想的发达,皆由先生启其端。”但以1918年为界线,梁启超形成二个前后有着巨大反差的思想。
一、梁启超晚年思想的演变过程
(一)梁启超前期思想的形成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与学术史上一颗璀璨的大星,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早期的梁启超信“民权”,以“进化论”与“民权”思想为理论基础阐明君政与民权的关系,这与他自幼研习典籍和受戊戌时期变法的思想密不可分。他18岁随父入京,得阅介绍西方的书籍,借此开始留心西方文化制度。他早期思想继承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认为像洋务派那样光是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技术不够,应该在制度上做一些改变,比如在经济上要求变官办为商办或官商合办,提出“商战”的口号,在政治上初步提出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1〕1895年梁启超与康有为联合各省应试举人上书,商议变法事项,开始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在这场变法中,梁启超在理论方面有了比以往更大的突破,他在这一时期的核心思想是“民权”思想,“民权”思想已然达到了资产阶级理论的高度,也是他超过改良派有着自身创新的地方。而这一思想在他日后的理论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
由于戊戌变法的刺激,他抛弃“托古改制”等学术外衣,开始就整体的资本主义体系为载体做探讨。1900年,他阅读了卢梭的《民约论》,认为《民约论》是医治中国的良药。他认为“主权之用可分而主权之体不可分”是《民约论》的主旨。应先设立立法权,执行不能“使人代我”、“必常在全国人民手中,而无可分之理” 。〔2〕他把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上升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高度。“破坏主义”是梁启超后来所提出的一种摧毁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制度的手段,这种激进的革命手段是梁启超当时思想的最大特征,他所要求的已不单单是社会改良,而是社会的变革。与此同时,梁启超也醉心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但是他主要在宣传民主共和原则,通过革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对于具体措施并无进一步的研究。
1903年后,其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主张实行共和制度,不再主张用暴力革命建立新制度。他认为“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3〕那么,何所谓“开明专制”呢?梁启超曾有解释:“以所专制之客体(国民)的利益为标准,谓之开明专制。”〔4〕开明专制的目标是立宪,但是在立宪之前,开明专制的任务是开启民智,训练民众。
(二)梁启超晚年思想由政治转向文化
1919年至1929年,这十年是梁启超先生最后的十年,欧洲的资本主义的分裂和与社会主义的对立局面,使一直坚持完美西方体制的梁启超心里不免产生失意情绪。而此时国内的文学界也生出层层不断的矛盾。而梁启超的晚年正处于这动荡不安和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这些国内外变幻的政治环境也是梁启超思想转变的外在原因,使他对待现实中的西方的文明与自己希冀的救国西方文明之间产生心理落差,对现实的政治主张有了重新的考量。
1911年以后,梁启超返回北京,陷入政治斗争之中,政治的勾心斗角加上对时局的大彻大悟,使他不在那么关注政治局势,反而开始醉心于文化研究。起初他支持袁世凯后来,袁的偏执表现使梁启超大失所望,并写下《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揭露袁世凯的野心并组织“护国军”讨袁。1917年,梁启超出任段祺瑞政府的财政总长兼总署督办的职务,段祺瑞内阁倒台以后,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治舞台。1918年底,梁启超开始了长达一年多漫游欧洲的旅程,了解到了存在于西方政体和社会中的诸多问题,回国之后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从事学术研究与文化教育活动上。1922年起受聘清华,并且从1925年起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一起担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梁启超晚年思想转变的主要内容
梁启超的晚年,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他的思想陷入挣扎之中。他回忆起大半生的政治生涯,并结合在欧洲游历考察,开始潜心研究不同于以往的思想文化。梁启超主张以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为载体,引入西方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现代理念重新诠释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使之与西方文化结合,为中国文化开辟新境地。
梁启超晚年思想的转变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他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结合起来。经过对欧洲一年多的实地考察,梁启超基本上将西方的文化表述为科学的物质文化,他认为,西方人信赖科学,并以实验加以佐证,这促进了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对本源物质世界的认识,并将这新的科学文明运用于社会生产,产生非凡的作用。而中国人所欠缺的就是这种对科学的专研及创新,所以要向西方学习科学文化。基于此,梁启超提出东西方的结合,使西方充足的物质与我国深厚的文化积淀相融合,各取所长。
二是将“开放”与“含蓄”结合起来。对于西方人所追逐的个性解放,梁启超持赞成态度,认为这是一种史无前例的“人的自觉” 〔5〕。西方追求人的个性解放逐日发展,人们享受比较广泛的平等权,人的才华得到相当自由的发展,逐渐兴起了人权运动,带来了各种思想的解放,在这方面,中国无法与西方相比较。因此,梁启超主张人天性的解放,人的才能智慧要得到充分的发展,但也要汲取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营养,双管齐下,塑造中国新型的“国民”。人的解放问题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好的解决,但在个性解放过程中同时倡导“人格”的修养,是非常有意义的,梁启超结合中西方文化对个性解放的这番思考,无疑在那个时代带有创新色彩。
三是把竞争和互助结合起来,梁启超在早期阅读西方的书籍和后来在欧洲游历以后,对欧洲社会所表现出来的竞争思想推崇备至,以为正因为有这种竞争思想所在,西方社会才能源源不断创造新的强大文明。“中国社会制度颇有互助精神,竞争之说,素为中国人所不解。中国礼教及祖先崇拜,皆有一部分出于克己精神和牺牲精神。中国人之特性可能抛弃个人享乐,而欧人则反之,夫以道德上而言,决不能谓个人享乐主义为高,则中国人之所长,正在能维持社会的生存与增长。”〔6〕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国民互帮互助、和乐和谐,与人竞争也是避免起争端,中庸思想根深蒂固,这使得我国国民潜意识里对竞争是相当抵触的。所以单纯的宣传竞争合作的好处,似乎不足以动摇几千年所传承下来的思想,但是竞争思想与互助思想的结合却是弥补了我国的短处,却又不像西方那样过度的弱肉强食。
梁启超晚年的文化思想见地颇丰,有很多值得思考探究的观点,但是也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中西方文化的交融问题不只是提出理论那么简单,实行到具体操作却是困难重重,根深蒂固的思想不容易打破,但是没有破就无所谓立,也就无所谓融合,这是很难具体实行的。梁启超是近代卓越的文化思想家,他在中西文化互动中成就里程碑式的事业,为中国文化奠定了更加稳固坚实的基础。
三、梁启超晚年思想转变的原因探析
梁启超的晚年由政治转向文化,抛弃政治上的活动使他更能专心于思想文化的研究,再加上欧洲的游历使他认清了西方制度的本质,促使他对西方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并结合中国古典文化产生了中西文化之大融合的思想,这种中西文化的相结合使他的思想高度更上一层。这种中西结合的文化思想,于小,发展完善了他的理论体系;于大,引发后来学者对国家文化前途的思考探索。以下是探析他这种思想形成的三点原因。
第一,西方游历的冲击。梁启超在早期的学术中也曾对中西文化有过思考,不过只是单纯的理论思考,但是在他1918年欧洲游历之后发现了他所希冀的用来拯救国家前途命运的西方政体,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那时,西方到处充斥着一战之余的火药味,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苦并对政府充满了失望,而政体内部的严重腐败使梁启超清醒地认识到它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这次游历可谓是他转变的直接原因。
第二,对国家不公正待遇的切身体会。梁启超参与了巴黎和会的谈判,这次切身的参与使他认识到国家地位在西方世界中的重要,这次和会的骗局带动了五四风潮的产生,梁启超在愤慨的同时也提醒国内要充分注意列强对中国的觊觎,国家地位在此次和会中明显的表露出西方国家在言论与实际做派当中的违和,深深打击了梁启超想要在国内大力宣传的西方文化的热情。
第三,本身对于文化研究的热忱。梁启超对中国的文化存在强烈的依恋与敬畏,所以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这样的情况下曾出现两难的境地,但在后来他发现,中西文化不存在本质的对立,相反,在某些层面上存在一种很巧妙的融合,这种建立在竞争基础之上的巧妙融合使他在寻找文化交互中找到了新的突破点,对文化交互的创新对他日后日臻完善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近代的中国是一个命运多舛的时期,先进分子无一不寻求着救国救民富国强民的道路,可是,寻找之路何其艰辛,但是梁启超做到了,虽然他并没有具体实施成功,但是他的政治思想一直是先进知识分子学习的指导,他就像一座灯塔,给当时迷惘的人指出了方向,他对当时中国的思考根源于中国社会的现实,“现代的很多思想似乎在他那里都可以找到价值的源头”。 〔7〕我们沿着他的自然观,人性论,思想史和中国社会秩序的建构走一遍,可以发现他对我们的启示是极其深重的。在他晚年游历欧洲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思想变化使他更多的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时许多人都在思考中国文化的转型,梁启超从中脱颖而出,他的文化见解独树一帜,其本质上创造了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新文明,为后来学者研究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石。
〔参 考 文 献〕
〔1〕郑观应.盛世危言.
〔2〕饮冰室合集第二册.世界将来大势论.
〔3〕饮冰室合集第二册.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
〔4〕饮冰室合集第二册.论中国国民之品格.
〔5〕梁启超.人权与女权〔N〕.晨报,1922-11-16.
〔6〕梁启超.在中国公学之演说〔N〕.申报,1920-01-20.
〔7〕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178.〔责任编辑:张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