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享受有尊严的品德课堂生活

2014-04-29朱金娥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品德师生生活

朱金娥

品德课堂的教育内容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关怀与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师生、生生间平等“对话”,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允许学生选择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其搭建自主发展的平台;以多元的积极评价,全面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让他们享受有尊严有意义的品德课堂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学校生活是每个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尊严,对学生有现实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笔者认为,可从这几个方面去建构我们的品德课堂,让学生在品德学习中享受应有的尊严感和幸福感。

一、立足生活,关怀与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

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密切联系的品德课堂教学活动才更富有生命的意义。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各个层面,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让他们幸福快乐地徜徉在品德课程的学习中。

例如,《说说心里话》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图片先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滔滔闷闷不乐地坐在教室里,小丽走过来问道:“为什么不开心啦?”滔滔愁眉苦脸地说:“今天,爸爸因为我踢足球的事生气了,我就是喜欢踢足球,这有什么错?”滔滔是该耍赖争吵,还是该和爸爸谈谈心呢?教师不必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在小组中讨论一下,该帮滔滔出个什么主意。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两组,在互相讨论中,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知道了当自己的意见与家人发生冲突时不应该耍赖争吵,要明白家人对自己的期望,做到互相沟通并理解对方。

这样基于儿童生活细节的主题活动,让我们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有了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又将課堂学习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的生活态度,细致入微地去关怀和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

二、平等“对话”,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当下,对话式教学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精神走进品德课堂。在形式多样的对话情景中,师生双方立足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原则,共同探究问题。通过交流和沟通,在各自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思维碰撞以后,最终形成共识。现在,在我们的品德课堂中,它已成为最常用的一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学习方式。

我们提倡建立平等“对话”的课堂模式,要求全员参与,人人平等。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充满生命活力、洋溢成长气息的品德课堂学习中,让他们都能享受到有尊严的品德课堂生活,实现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平等“对话”的基础是融洽氛围的创设。在师生对话的时候,作为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去赞美、肯定和欣赏学生的表现,让学生感受到平等交流带来的温暖与和谐;在学生与课本对话的时候,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积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在学生与学生对话时,不仅要让学生敞开心怀去讲,还要让所有学生学会倾听,引导他们兼容吸纳不同的意见、观点,从而让品德课堂呈现出活跃的生成状态。

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师生、生生及生本对话等途径,我们还需开拓其他途径,进一步完善平等“对话”的课堂模式,深入反思过去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让这些“对话”不仅仅有形式,更重在实质;我们还要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让对话教学更具方向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在品德课程形式多样的“平等对话”中获得主体性的提升,都能体验到成长的意义。

三、多样选择,搭建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

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自觉调整自身与学生的“配角”与“主角”的关系。课堂上,师生的地位是民主平等的,教师不应该是驾驭学生、驾驭教材的权威,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我们要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平等自主的发展平台,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所以,我们要允许学生在品德课堂上选择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1. 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个性表现方式。在许多品德课中,笔者曾不止一次地听教师这样要求学生:一个学习任务结束后就“用你的正确坐姿告诉老师”,或“用你的微笑告诉老师”,所见班级的学生竟也个个尽显“淑女”“绅士”风度,在完成之后,小手小脚放好端坐着,微笑着注视着老师,品德课堂秩序井然,但似乎又缺了点什么。听课归来,笔者也试过这样要求过自己班上的学生:“用你的正确坐姿来告诉我。”但学生的表现并不如我之前所见,有些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总是很兴奋地汇报:“我做好了!”“我画好了!”“我的任务完成了!”甚至马上就要上讲台前展示,在竞争性的学习情境下,尤其如此。经过我的再三强调,这些急不可耐的孩子才有所收敛,耐下性子端坐在那里,可这时他们的微笑都显得生硬了,课堂生趣荡然无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反思这种种现象,责不在学生,而是我们忽视了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表现自我个性的方式,“微笑”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要求,这种要求暗含了教师对一种有序的课堂秩序的期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激情涌动换回规范的确立,对于某些学生而言,此期许无异于压抑他们个性的枷锁。

这时,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多给学生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如增设小组、同桌合作展示;有些话题的语言交流可以改为情境表演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更多的自由发表见解、表现自我的机会。教育者在尊重学生独特个性的前提下,允许他们进行适当的自由选择,这样既可保持学生积极乐学的情绪,充分展现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又可活跃思维,深化道德认识。

2. 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语言表达方式。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主动和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快乐,思考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在这过程中,教师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敞开心扉,这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课堂上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品德课堂是学生思想交流的地方,老师在讲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上时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兴趣高涨,发言经常是脱口而出,学生踊跃发言,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想引起老师的关注。这时,有的老师认为学生违反课堂常规,乱发言不够规范。试想学生在情绪高昂时,硬要求他们都按部就班、规规矩矩发言,压制学生的表现欲,不但影响课堂教学氛围,还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语言上的规范要求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流畅,何不宽容为怀,允许他们运用富于个性的语言表达呢?

(2)让“插嘴”现象变为互动交流。在品德课上到高潮时,有的学生情不自禁“插嘴”:老师,他说的不对,应该是这样的……其他学生紧接着说:他说得不对,我要反驳;我还想给某某同学补充意见等等。在这些教学情境中,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也是参与者;此时的“插嘴”是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争辩、明白是否的过程。

因此,但我們的品德课堂出现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时,如果教师引导得当,课堂教、学和谐,学生思想得到解放、个性得到发展,还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

四、构建多元评价标准,给学生自我肯定的权利

生存环境的不同,形成学生的个性、心理、思想的不同。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各异,我们教师要尊重、理解每个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构建多元评价标为学生今后知识水平、道德品质等的发展提供好的发展平台。

在课堂上让学生有选择评价的权利。

1. 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课堂上我们态度和蔼,为学生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评价准确到位、丰富、恰当得体,并且具有激励性与启发性。

课堂上,我们要还给学生质疑的权利。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对那些富于探究精神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通过这些及时正面的评价,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师生关系也将更趋于融洽,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 允许学生自我评价、对他人评价。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高兴地自夸,和同学相互评比(如:我完成得最好;他做得不错等);有时他们是希望对自我评价作一次验证(如:我完成得还不够好)。这种种现象,其实是学生努力上进的表现。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将他评、自评、师评相结合,让学生找到差距和不足,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3. 教师赞赏学生自我肯定。学生在取得成绩或受到老师表扬以后,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此刻,教师溶进学生中,分享这种自我肯定的快乐,高兴之余冷静地和学生一同反思。如果只是提醒学生要谦虚,不要自满,反而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如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教育者任重道远。展望未来,我们不但要把知识、文化、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激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让我们的品德课堂学习成为提高生活技能不断完善品德的课堂。

猜你喜欢

品德师生生活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麻辣师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品德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