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金钥匙

2014-04-29达娃措姆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作文情感语文

达娃措姆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课堂教学法教师的情感是教学艺术范畴的重要内容,探讨这个问题,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了解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中,一个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情感,就会情绪高昂,感情充沛,完全置身于教学内容的情境之中。这时,他才能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取得教学的成功。语文教师的情感是有别于情感的高尚职业情感。一方面,它必须附着于它所认识改造的对象——学生,另一方面,它必须依附于教学材料美的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语文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工厂里听凭处理的原料,而是活生生的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的海洋,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遇时的情感宣泄。要想使课堂教学于活的境界,教师必须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语文课堂为“情感场”。教师丰富的情感磁石吸针般地吸引了学生,他们便会忘我地投入学习,智慧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教师高尚情感的形成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投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就是教学的生命。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感,同时准确地把握了情感基调,并善于把作家(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渗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吸引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享受中积极热情地投入学习。

那么,语文教师和高尚情感是如何形成的呢?良好的情感品质必然注入道德的力量。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成功地进行情感教育,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建立起道德信念,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感。教师的职业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作,因此必然地要遵守教师特有的职业道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以其完美的人格出现在学生面前的。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严以律已的教师,才会是学生所信赖的、有威望的、可尊敬的老师。

古人曰:“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语文教师要十分重视自己的思想修养和情感陶冶,使之经过长期的努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并将其内化为课堂教学中积极的情感行为。语文教学具有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天性”优势,它主要体现在课文本身。我们在备课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依据其情感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综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心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男女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愤慨,天地动容地悲壮,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全心的喜悦、无名的烦恼……所有这一切,构成了课文多姿态多彩的主题。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首先要认准作者在作品中的这种情感取向。“情者文之经”,作者的情感必然从作品的字里行间表现出来,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表达方法,都寄寓着作者丰富而具体的情感。语文课堂教学法中怎样引发、深入情感呢?只有深入课文,把握作者心理的情感结构,建立起相应的情感结构,方可进行實际的深入的情感教育。无论哪一篇文章,我们均可无一例外地分析出其情感结构。情感结构不同于思路,思路从作品中外显,情感在作品中内隐,二者相辅相成,使文章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作者的整体心理结构。所以冷冰冰的思路分析不能真正深入课文内容,只有辅以情感结构的分析,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才能引发学生与之相一致的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情感总是受到教材、学生、教学环境的影响,为了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应加强意志锻炼,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一方面,教师的情感应随作者感情的波动而波动,决不能离开作品的情感基调。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只有形成理性指导之下的稳定的审美情感,才能有效地控制好语文教学的情感节奏,使学生的审美情感趋向稳定。然而,由于年龄和心理特点,有的学生上课时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走神,甚至打闹。这时,教师该如何处理呢?有这样一位教师,针对上述情况,他声色俱厉,出口“狂言”:“是人,才受教育,你是什么呢?是人还是别的什么呢?”捣乱的学生气愤不平,别的学生愤愤不平,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中,怎样能听好课,上好课呢?因此,教师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毅力,获得调控情感的能力。

三、掌握情感教育的方法,多方位运用情感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时,如果教师能绘声绘色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必然会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样的话,语文情感教育就需要语文教师掌握许多方法。第一,言语激情。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无论是讲析课文,还是朗读课文,都有必须饱含情感。情感越丰富,语言的感染力就越强,情感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教师的情感教育在作业批改和其它课外活动中同样可以得到明显的反应。作文是学生求知的成果,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媒介。学生的作文,特别是生活札记或自选题材的作文,最直接地反映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其中包含着他们对人生的探索,确实是透视学生心灵的窗口。因此,教师批阅要同学生进行感情和认识的交流。一位语文教师说,应当把写作文评语看作是同学生不见面的谈话,是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难得机会,教师如果借助这个机会把爱的真情传递给学生,让理想的阳光照进他们心灵的窗口,就能发挥作文育人的作用。在作文批阅时,对待思想上需要开导或习作中有毛病的学生更应当热情关怀,认识上帮助提高,感情上给以宽慰,信念上加以鼓励。如一位教师这样给一位学生下评语:你的这篇作文比起上一篇来,进步很大。语句通顺了,中心也比较突出。如果下次写文章语言再行动些,事例再新颖些,那么文章会更棒。这样的批语对学生的激发性特别大。

总之,语文教师良好的情感教育乃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教学,是师生之间紧密关系的双边活动。既是知识、技能的授受,又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没有感情基础的语文课堂教学是缺乏朝气和活力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感教育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光明之路。

猜你喜欢

作文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