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课堂生命力的缺失与重塑
2014-04-29刘焕伟
刘焕伟
课堂学习是学生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充盈于课堂之内,所以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就是文化的问题。如果课堂学习的方式不变,师生关系不改善,教学活动是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可是我国传统课堂教学中各种弊端已逐渐凸显出来,不能不令人担忧。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习过程的绝对掌控
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养成,流传下“师道尊严”,教师的权威促使师生双方的相互关系一直呈现出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虽然这种相互关系具有双方性的特点,但是一直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处于一种主动,甚至是一种权威的状态。教师以个体面对全体学生,以权威控制课堂秩序,以“一人之力”主导全体学生的行为导向,让大部分学生在这种“应对”中、“服从”下变得越来越乖巧听话。对知识的博览广识更导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知识的权威化、同一化,为应对考试的高分而对学生合理化理解整齐划一,限制和削弱了学生思维与个性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便会逐渐失去挑战权威和创造发现真理的勇气。
二、 教师与学生感情上的疏离
教学行为是一个充满人文的情感乐园,教师对学生的鼓舞、激励会让学生的情感受到滋润,从中得到成功的乐趣。可是现实生活中的师生之间却缺少交流。在共同的课堂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的是一个表面鲜活,内里却充满疏远与陌生的氛围。学生不理解教师的苦,而率性妄为,教师也不明白学生的顾虑、需求,而一味地压制。师生之间的交流除了共同的课本之外,竟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播的过程、输送过程,课堂也仅仅成为一种介质,一处场所,而在这种知识的传递之间,情感的陶冶与交流却只是形同虚设。
三、课堂中学生对知识自我感悟灵性的一种缺失
多年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一直是我们所推崇的至理名言,然而,我们所传的“道”不外乎是前人遗留下来的他们的经验或思想,而真正属于学生个人的感悟和理解,都随着教师的“一言堂”而宣告破产。为了教学成绩的高效,为了乡间邻里的口碑,分数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考试成了一种必要的手段。所以,教师常会把教科书中的知识一点一滴地切割开来,再输送到学生的脑中,用这种软磨硬泡重复训练替代了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分析、理解、运用,学生逐渐习惯于在这种硬性的填充式教学中学会了懒惰,早把学习活动看作是自身发展的一种额外负担,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正在逐渐被这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所淹没,被这种为应试而做的努力所消磨。久而久之,当接受成为一种习惯,当学习被冠上各种强制,当努力创造被无情剥夺时,厌学,好像就成为了学生一种情感的宣泄。
四、教学活动中课堂生命力的缺失
生命是生活的本质与灵魂,教育则是培养生命的事业,课堂教学则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非常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某种意义上,不少教师却并不能领悟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总是以同一标准的教学方式剥夺学生自主探索的意义。而学生对于新生事物、新奇问题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与生俱来,他们有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渴望快乐地探索、渴望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但是由于教师片面地追求教学效果,一味地严格要求学生学知识,而所谓的知识探究完全是在教师的预设下进行的演出,一直没有给学生的学习留足空间,本应由学生为本位、动态生成的过程却因此而毫无生机。
课程改革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师生间的这种状态,并正在致力于改善师生关系。我们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从2012年冬季就大力推行“五元课堂教学模式”,用“疑、探、展、评、用”五元素代替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为方向,以个体的智慧火花和小组的群力群策为依托,将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探索进行有机的整合,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只是以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生命力课堂的创设中来。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个人也积极参与其中,努力将我对五元教学模式的认识与我所进行的“数学分层测试”研究进行有机的结合,从理论到实践,经历了许多的反复和挫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我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1. 生命力课堂的创设,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开放的、富有弹性空间的学习氛围。课本知识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内容系统,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要勇于打破课本内容的限制、学科的界限,尽可能多的进行博采、提炼、可以依据所要进行的内容,以生活为雏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大胆的质疑,这就为课堂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方向。使课堂内容丰富而不枯燥,广博而不泛泛,在延伸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平日里总处在繁琐分析与重复练习中的学生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兴趣盎然,就会沉浸在这种全新的学习氛围中,而不会在把学习当做一种额外的负担。而且在个人解决不了的时候,还可以借助小组的力量解决,这样的合作探索是最有生命力的。
2.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一种单一的教学方式,而应该多层次、多角度、灵活的组织教学。课堂教学是学习活动的主渠道,然而,这种早已为学生所习惯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他们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那么教师就应该在教学形式与方法上进行设计。灵活地组织教学。语文课可以在教学前三分钟进行口语表达,如口头作文、演讲、讲故事等,也可以利用班队会课召开诗歌朗诵会、表演,还可以课外办各种手抄报展览等。数学课则可以利用学科的特点比一比、赛一赛,闯闯关,多手段、多层次地营造学生乐于参与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在游戏中,在这种轻松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提升了能力。另外,如果在安全能够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可以把课堂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由课堂内转为生活化、社会化,带学生走出教室、迈向社会,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与自然的接触,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使学生乐于发现、乐于参与、乐于思考、乐于学习,改变懒惰的恶习,使课堂具有生命力。
3.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善于运用分层评价理念,找到每一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激发他们成功的体验。帮助他们寻找探究下去的动力。
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背景,又因为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必将会导致学生能力的不同。我们要承认这种差异,尊重这种差异,不要以同样的标准要求不同的学生,那样势必会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我们也不会有成就感。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何况是孩子。他们更愿意在赞扬声中开拓进取。参加“数学能力提升项目”以来,我们阅读了大量有关分层理论的书籍,更对北京师范大学梁威老师的分层评价理念情有独钟。从书中,我感悟到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正面评价,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域并给予鼓励,让孩子在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从而使他们有继续探索钻研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4. 教师还要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在学习活动中,教师更要自我转换角色,转变观念、由施与者变为引导者、合作者。在传业过程中也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授,还需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和不足,努力寻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最佳状态下充分自主地进行研究、体验,从而彻底地改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进而实现学生自身潜能的开发。
学会学习,掌握方法,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已不是简单的“金子”,而是能“点石成金”的方法和能力。拥有这些,学生的学习观念与方法转变了,他们才将会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恣意遨游在知识的乐园中而不会厌倦,这不正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乐于见到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