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妙笔生花

2014-04-29杨偲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

杨偲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标 课堂导入教学

语文教学导语是教师在讲授新课前,根据课文内容,针对课堂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小段引言。钱威在《语文教学艺术导论》中提出“它(导语)的作用只有一个,即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它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即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去动用自己的各种感观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技能。”初中生正處于身心飞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和思维正逐步成熟。因此,充分发挥好导语的作用,对初中语文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主要根据自己原本掌握的知识和要学习的新信息间的交互作用。换句话说,初中生是利用原有的知识去解释和消化新知识的。为此,初中语文教学的导语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开场白”。所以,在授课前,教师应充分调动初中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历。教师设计的导语既要符合所教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又应与新授的课文知识有关联,还要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才能起到“导”的作用。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风格。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设计恰当的导语。

一、结合社会热点

学生不能做“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此,在讲授语文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适当地扩展。这样可以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宇宙里有些什么》这一课时,我这样设计导语:“‘嫦娥奔月,这个在中国流传了千年的传说,在今天这个明媚的秋日开始变为现实。‘嫦娥一号卫星在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预定地点。而如今,‘嫦娥五号作为三期工程‘主打星,将于2017年左右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完成探月工程的重大跨越—带回月球样品。可见,人类探求宇宙的行动就从未终止。现在让我们跟随郑文光先生去看看《宇宙里有些什么》。”

二、联系自身生活

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会更容易让他们进入课文的情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柳叶儿》时,我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柳叶儿有什么用途吗?”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纷纷举手回答。我再说:“除了可以泡茶、做枕芯、做家具以外,柳叶儿还可以救命。”学生一下子好奇起来,议论纷纷。我接着说:“柳叶儿曾经救过一个人的命。他就是宋学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叙事散文《柳叶儿》。”这样的导语让学生觉得语文是活的,它与时俱进,包罗万象,从而更能引起学习的兴趣。运用这类型的导语要求课文应具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学生的生活有较大的关联,这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注意课文题目

有些课文的题目令学生费解,有些题目通过解题有助于理解课文主旨,那么从解题入手设计导语不失为一条“捷径”。例如,八年级下册的《变色龙》,首先我问学生,变色龙是什么样的动物,学生们七嘴八舌,结论是变色龙是一种蜥蜴,它皮肤的颜色能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我接着说,本文的主人公是警官奥楚蔑洛夫,写的是奥楚蔑洛夫处理一则狗咬人的事件,那么为什么用“变色龙”为题呢?难道变色龙和奥楚蔑洛夫间有什么关联吗?从题目入手的导语也能提示学生看文章要关注题目,借助题目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注意课文作者

有些文章明显投射了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理想抱负。因此,在导入时适当地介绍作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例如,教《陋室铭》时,我们可以在导语中介绍刘禹锡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他的居室是一问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陋室铭》就写于作者遭遇仕途的巨大挫折,面临十分恶劣的生存环境的时候。了解了课文的写作背景,学生就不难理解作者沾身自好、安贫乐道的品质了。

五、课文间相互联系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出于同一作家之手,有的课文题材相似,还有的课文一篇对另一篇有补充说明的作用。利用这些联系,以旧课引入新课,不仅温故而知新,对于新课的理解也很有好处。

(一)同一作者的课文

我们可以联系同一作者的课文来设计导语。例如,七年级下册有杜甫的两首诗——《登岳阳楼》和《孤雁》。我们可以联系杜甫的生平事迹来设计导语:“大家还记得《登岳阳楼》吗?杜甫的一生过得如何?”同学们背诵《登岳阳楼》,并回忆杜甫的生平。“在杜甫患得重病之前,他曾经两次游历全国。今天我们再来一起来学习杜甫在漫游全国时写的一首诗——《孤雁》。”

(二)类似题材的课文

我们可以联系类似题材的课文来设计导语。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文中有《一面》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两篇课文。我在设计导语时让学生回忆前一篇课文的内容,可以这么设计导语:“之前我们学习了阿累的《一面》,我们看到了鲁迅对青年人关怀的热情。这正因为鲁迅保持着天真无邪的童心。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美好大自然的热情从未熄灭,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共同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

(三)有补充说明作用的课文

七年级上册有篇课文《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选自冰心诗集《繁星 春水》,抒发自己的感想和回忆,短小精悍,不追求韵律。冰心这种对于爱和美的执着追求和诗意描绘同样体现在九年级下册的《<往事>之七》中。这样设计导语就能前后联系、以旧带新。

六、注意名句引用

名人名言往往广为人知、具有权威性和巨大的号召力,诗词则语言凝练、意境优美,运用它们导入新课是很富有艺术魅力的。

教《热爱生命》时,我们可以这么设计导语:“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们一来到世间,社会就在我们面前树起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你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做是生活的目的本身。生命短暂得就如一道流星,你稍不留神就会与它擦肩而过,浪费生命无疑是人生最大的悲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

猜你喜欢

新课标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