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小学作文课渗透新课标之途径
2014-04-29韩晶
韩晶
作文,作为一种“倾吐”,一种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内在感受的表达,本应是来源于生活,发自内心、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是束缚太多,捆绑太紧。面对又一轮课程改革,笔者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谈一谈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的体会和做法。
一、采取多变的教学策略,激发写作兴趣
脱离学生的感受是难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的。农村小学受经济条件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在课堂上接触新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机会很少。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有一次,我让学生写作文,首先要求学生普查同位作文里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每查出一个错别字改正后计2分,每查出两个标点符号改正后计1分,上不封顶,看谁得分多,同学们兴趣盎然。有的学生得分是个位数,有的学生则超过了100分。被查的高分同学面红耳赤,羞愧难当,有谁希望自己的错别字、错标点符号像“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呢?至此,火候到了,论题已不言而喻,有了一致的认识:“我愿得零分。”这时,我便板书本次的作文题目《我愿得零分》,让学生动手写。由于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搞的“错误调查”,感受很深,自然有话可说,很快将作文困惑及发自肺腑的话立刻流露于笔端。这正如老舍先生的话:“从心里掏出来的语言是最好的语言。”
二、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积累写作素材
农村多处偏僻乡庄、山区,那里青山绿水、明月清风,优美壮阔,是体味不尽的美的源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通过寻求美来不断丰富学生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感受大自然的乐趣和家乡风景的美丽。有一位乡村教师为了让学生写好一篇有关春天的习作,他把学生带到乡间小路上去采马兰花,让学生感受已经悄悄来临的春天。他让孩子们放眼看看田野,说说自己想说的话。春天就这样被孩子们发现了,就这样悄悄地进入孩子们的作文中了。其实,平常孩子们并不是不会写作文,只是以前没有触及他们的心灵罢了。
三、结合当地人文资源,铺垫写作情感
农村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文物与遗址、民俗风情、民间传说、手工艺制品、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矿产资源等。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这些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秉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乡土的情感。尽管现在农村孩子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但周末和放假,学生还是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农忙时节,老师要建议家长让孩子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体会田间的甘苦。当然,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细心地体会万事万物丰富而细致的情感,启发学生善于从一草一木去思考问题,感受生活的真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因而,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存在和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主性,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并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写出自己想写的习作。
四、以生活为突破口,寻找习作灵感
农村的学生在独创性、实际操作能力方面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学生的眼界不够开阔,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独创性。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语文教师可以生活为突破口,细心地去挖掘当地生活中的各种因素,开展以学生解决农村生活中实际问题、亲自动手为主的创造性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美化校园、着装实践,用“头脑风暴”法对村庄坏境、劳动工具、日常用品进行改进设想等。对于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来说,只要教学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就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学生就会轻松而充满情趣,学生也就敢想、敢说、敢做。他们的作文,反映的是他们自己心中的世界,这种“反映”是一种再创造,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能勾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就得以体现。
总之,随着又一轮新课改的到来,只要教师彻底转变观念,将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研究儿童、生活和作文三者之间,努力探讨学生主导活动与习作训练的教学规律,让生活进入作文课堂,讓作文进入儿童的生活。农村作文教学一样可以走出有自身特色的教改之路,一定会开垦出作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