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4-04-29张乃峰
张乃峰
孩子们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疑惑和不尽的遐想,总是不知疲倦地问“为什么”。瞳眸中的大自然是那样的神奇,吸引着他们的注意,令他们心驰神往。而小学开设的科学课为孩子们走进自然、了解自然、探索自然提供了有利条件。兴趣生成问题,问题引发探究,探究产生创新。那么,如何引领学生在探究中开发思维,培养能力呢?
一、引领学生走进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科学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如何让学生了解科学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和问题,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来源。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对于什么是科学还很陌生,开始上课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感受阳光、风雨,欣赏花草,观察接触昆虫小动物。学生们问这问那。“老师,天空中怎么會有雨呢?”“天为什么是蓝色的而不是绿色的?”“哪来的风?”……我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科学,在科学课上我们将会去探索,搞清楚你们想要知道的这些问题。我还利用各种时机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观察和接触那些各式各样的实验仪器,让学生根据每种器材的特点,试着说出它的多种用途,在每次做实验过程中,我都会向学生介绍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等,为学生以后自己设计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做准备。
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开发学生思维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因此,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我以“提出问题——动手实验——解决问题——得出结果或结论”这一教学模式进行。特别在“动手实验——解决问题”环节中,我往往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还能设计出怎样的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如,学习《太阳高度》一课时,我在讲明什么是太阳高度这一概念后,我问学生怎样来测量太阳高度呢?学生在经过一番讨论后,设计出了多种测量太阳高度的方法,还有学生设计并自制出了另外几种太阳高度仪。又如,学习《抵抗弯曲》一课,在探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时,怎样表示纸的抗弯曲能力的大小?特别是较厚的纸时,怎样看出纸变化了?除了书中方法,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不同的可行方法:有一天有几个学生在学校墙边捉到蚯蚓,他跑来问我有关蚯蚓的很多问题,其中有个问题是:蚯蚓喜不喜欢有水的环境?我说:“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过了几天,那几个小学生兴致勃勃的跑过来说:“老师,老师,我知道蚯蚓喜欢有水潮湿的环境。”我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呀?”学生们说出了自己设计的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而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其中有一种方法是很值得一提的。这样,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科学探究中,亲身经历自主探究过程,通过探究活动,学生真正掌握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创新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创新教育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给学生提出一些多角度、逆向思考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日食和月食》时,学生通过观看课件,了解了日食和月食这两种天文现象发生的成因。并且能画出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图。这时课的任务看来已经完成,但我还不满足,继续引导学生提问:当月食发生时,假如月球上站有宇航员的话,他会看到什么现象呢?学生思考后,回答:“这个宇航员此时看不见太阳,对于处在月亮上的人来说,就发生日食了”。听了学生的话,我心理有说不出的喜悦。又如,在学习《蜡烛能燃烧多久》一课时,引导在蜡烛的周围摆上三个瓶盖,点燃蜡烛后罩上一只玻璃杯,使玻璃杯口与桌面之间留一些空隙。问:蜡烛会熄灭吗?学生争论不休,有的说不会灭,因为空气会在底下的缝隙进入杯子,支持蜡烛继续燃烧。有的说蜡烛会灭,因为杯子里的空气燃烧后,剩下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上升逐渐占据杯底,多了就会使蜡烛熄灭。那事实到底会怎样呢?引导学生开始动手实验,找出答案。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但在此我并没有停留,又接着问,如果再把杯子垫的再高一些又会怎样?杯子高到什么时候蜡烛不会熄灭呢?学生经过实验,找到了答案。并找出了自己思考中存在的问题。在学习《显微镜下的生命》时,老师借助20倍放大镜让学生观察布。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说:“布简直就是麻袋片。”如果放大倍数再大,你看到的布又是怎样?缝隙很大很大。我们在做透视的时候,X光为什么能穿过人体呢?有了上面的体验,学生很容易解释了这个问题。有时我在黑板上点一个点,问学生:这是不是一个面?操场是个面,当我们在空中达到一定高度时,我们看到操场还是一个面吗?就这样,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不失时机的去引领学生思考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正是由于我们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学生总愿意提出各种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很有深度的。如,在教学五年级上第五课《阳光下的物体》一课时,我讲解物体原本没有任何颜色,由于受到了光的照射后,物体表面的物质特性(反射与吸收),使得一部分波长的色光被吸收,未被吸收的另一部分色光即被反射出来,由此产生了不同的表面颜色。如:红色的花就是因其表面的某些物质特性,将别的波长光吸收掉,同时只反射红色波长的光。使我们看到的花才会是红色的。大部分的树叶,则是吸收掉了许多别的波长光,而只反射绿色波长的光所至,因此树叶才会呈现绿色。王同学问:“太阳光中没有黑色,白天我们看见怎么会看见黑色呢?”学习六年级《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一课时,学生提出了燃烧的物体如煤、石油、木材等它们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都是来自太阳,那么,它们在燃烧时,发出的光也应该是七色光的组合吧?如果植物只让它靠吸收绿色光来进行光和作用,长大了把它点燃,燃烧时它发出的光是不是只是绿色的?
总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要继续不断地摸索,学习更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培养出新世纪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