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教师“装傻”的乐趣
2014-04-29郭竹
郭竹
一堂课,对老师来说常常想的是能教给学生多少知识,很少考虑过学生能从课堂上带回些什么。一堂课在实施过程中,基于课堂学生即兴生成的问题,应以此为生长点,让学生体验思考和表达的快乐。
“装傻”顾名思义就是明明懂的,却要故意装不懂。在生活中,我们不时要为一些事情装傻。
在课堂上,一些老师也经常“装傻”:“这是怎么回事,谁听懂了?”“我不明白,谁能告诉我?”看似非常无味、无聊,但这是在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听懂,让他们理解,让他们反思,让他们内化,真的是很有必要。
一次上课,我故意装傻。我们在讨论“76-38”的竖式算法。我提问该怎么算呢?我们班平时不爱举手的王刚勇敢地举起了手,并且争取到了发言的机会。王刚站起来说:“个位的6不够减8,就向十位借1,6加10是16,16减8得8。十位6减3得3。”这时,我故作不懂,提出疑问:“十位上的7-3不是等于4吗?怎么是3呢?”王刚继续说:“因为十位上的7个十借了一个十给个位,还剩6个十,6个十减3个十得3个十。”其实王刚同学说地又生动又正确,但我还是继续装傻说:“老师还不是很明白。”这时的王刚他很高兴,也很激动。当他听到来自于同学们那雷鸣般掌声的时候,他的眼睛已经眯成了一个很小,很小的缝隙,而且非常认真地端坐在座位上,笑容溢满了整个面颊。“哎呀,郭老师你怎么还不明白?”看着他们急得通红的小脸,我的心里却在暗喜,如果我把结论直接给出,又清楚又省事,但是学生又能接受多少呢?让他们急一急,是会有好处的。这时,一个学生终于按捺不住,冲到讲台上,掂起脚,用手指指着竖式的被减数76的7上面标的小1说:“老师,你看,个位上的6向十位的7退了一个1,所以十位的7其实只剩下6,那6-3肯定得3了。”我一边点头一边摆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说:“噢,老师终于明白了,看来你们比老师还要厉害。”学生听了都得意洋洋的。
这样的教学互動,几乎每个学生向我展示自己的研究。我呢,也兴致勃勃地加入到学生的研究中去,与学生融合在一块儿。我不再为课堂教学秩序难维持而发愁,而是教与学融为一体,整个课堂活而不乱,有序、有效的展开。我的装傻,使学生学习具备了主动性、自由性、完整性和情意性,并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有时候,他们的一些想法和举动常会使我们看来不可思议,但就是这些超越我们预设的“生成”,我们可以装作不懂,燃起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那种自发的——来自学生灵魂深处的创造异彩。如果我们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有可能在无意识中掐灭了一株含苞欲放的创造之花,断送了一名“科学家”的美好前程。
后来的课堂上,哪怕发生那么一点点令他们好奇的事,我都故意装做不明白,他们便会控制不住情绪,有七嘴八舌说话的,有嘻嘻哈哈玩笑的,使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尤其是一些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对于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要因势利导,从而把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教学的目标上。这种随机的诱导方式,既顺应了孩子的心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又释放了学生激动的情绪,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学习中来,完成了学生的初步认知,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程序,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故意装傻,给了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看着我“迷惑”他们着急,正是这种急切促使他们去思考,去表达,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的效果也特别好。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程序,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这种课堂教学方法让我深有感触。是啊,我们平时与孩子的距离太远了,甚至有些“高高在上”。我们应该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价值,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志向,唤起他们内在的精神动力。
“一个优秀的教师要让学生善于表达,同时欣赏学生的优点,而且让其对自己充满信心,升华自己的优点。一个被欣赏的孩子,当他因为别人的欣赏而感动时,会努力使自己更加得到欣赏。因此,生活因为思考而美,生命因为善于表达而更具价值,学生因为得到欣赏而更优秀。”我觉得这句话内涵深刻,道出了很多孩子的共性——渴望自己的表达被欣赏。
看来,一位高明的教师不应是只顾自己的表演,卖弄自己的知识和技巧,而是要学会让位,学会装傻,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帮助学生把别人的话听懂加上自己的理解,再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其中经历了收集信息、加工处理、组织语言等等环节。换言之,教师的装傻确实给了孩子无限的契机,给孩子时空和舞台。看来,适当的装傻真的是别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