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业余摄影容易出现的概念误区及应对探讨
2014-04-29姚臻
姚臻
摘 要:数码相机迅速广泛普及,热爱摄影艺术的群众也随之增多,本文主要探讨了群众业余摄影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得业余摄影爱好者也能拍摄出精品。
关键词:群众业余摄影现状;摄影概念误区;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数码相机的价格急剧下降,加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数码相机已成为老百姓必备的生活用品,因此摄影艺术也降下了他的高贵身份,转变成为一门入门门槛较低的艺术门类,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广泛接受。但是群众的摄影器材、知识水平和审美观念参差不齐,导致购置器材盲目相互攀比,拍摄目的不明确一起扎堆拍照,搞得摄影成了自娱自乐的活动,造成大多人的作品千篇一律,往往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反而没有出现打动人心的精品。最常见的拍摄问题就是:不深入学习相机操作技术,不善用相机功能;拍摄作品画面没有构图,杂乱无章没有取舍,被摄物焦点不明确,主体物被忽略;画面艺术性较低。
一、群众业余摄影爱好者容易出现的概念误区
(一)盲目购置器材,忽视拍摄技巧
很多摄影爱好者时常咨询数码摄影器材的性能、购置项目,但实际购入时仍然比较盲目,往往百遍解说也无济于事,片面的认为只有用单反相机才能拍出好作品,时常看到别人的拍的好作品,第一句话就是:“相机不错”!最终还是一意孤行买了一堆使用率极低的设备。专业的长枪短炮一大堆,外拍时没有选择性的背着一堆沉重器材(例如超长焦镜头、移轴镜头、鱼眼镜头、大量的各焦段定焦镜头等等)造成体力透支反而错过了很多精彩。
(二)不深入阅读相机使用说明书
在与摄影爱好者的长期接触中发现,绝大多数的爱好者不看或者很少通读相机使用说明书,到了拍摄现场时常打电话咨询相机的使用功能,岂不知这样错过了多少最佳拍摄时机。
(三)摄影没有目的性,忽略摄影创意
拍摄目的不明确,看别人拍什么有效果就跟风拍什么,扎堆拍摄,经常一堆摄影爱好者对着同一个被摄物,甚至挤到同一个拍摄角度去抢着拍摄,对象、构图、拍摄数据相互抄袭(教学除外)造成多数人的作品千篇一律。
(四)不善用后期、恶魔化PS技术
由于拍摄环境、条件、时间或者器材的限制,造成成片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或出现种种失误,其实这些是可以进行后期加处理的。这里也就顺道谈到PS。PS技术实际上和胶片时代的暗房是一回事,这里亦可称作电子暗房、数字暗房。很多人利用PS软件强大的功能没有艺术性的拼凑和新闻图片造假,使得PS被恶魔化,谈P色变,片面的认为摄影作品不能PS,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二、应对探讨
(一)精简器材很重要,不光可以省钱还可以省下体力
如果不是有目的性的特殊摄影题材,很多器材是用不上的,尤其是在业余摄影创作中根本也不需要这些昂贵的器材。摄影展普遍使用24英寸的规格,而现在的摄影器材即便是低端设备也可以轻松地高质量放大至24英寸甚至更大,所以精简器材很重要。外拍时除了24-105之类的挂机头,另带一两支辅助镜头足以,例如16-35、70-200,这些镜头可以轻松的应对95%以上的拍摄需求。也就是说平时哪支镜头拍摄率最高,你就毫不犹豫的带上它。而运用好拍摄模式,合理组合光圈和速度,调整曝光补偿、白平衡等基本拍摄功能,就可以拍摄到心仪的作品。例如善用白平衡——白平衡在正常使用中是为了准确的还原真实色彩,但是在特殊场合我们可以利用其逆反功能来为自己的作品添彩。如实际拍摄夕阳时,你使用AWB自动白平衡模式相机会自动去除红色使得夕阳失去色彩;这时若你选择到阴天白平衡档,在拍摄夕阳时相机会强制添加更多的暖色使夕阳更具色彩冲击力。由此可见善用拍摄技巧结果也许比一堆器材来的更加实用。
(二)认真通读相机使用说明书,掌握摄影的常用技巧
事实上每一个相机生产商都对其生产销售的相机配备了详尽的多语言使用说明书,相机说明书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摄影教材和辅导老师,其内容除了有附件清单、基本规格参数、各按键的功能及使用、相机操作方法、常见问题及处理等,更重要的是还包含拍摄基本创意和技巧。例如佳能5D MarkⅡ中高端全副单反相机说明书中第5章节高级操作目录里,就详尽的解释了在P/Tv/Av/M/B拍摄模式的使用和画面产生的效果。又如佳能低端卡片机 IXUS 500 HS 附带的电子版PDF格式相机使用者指南中,第3章其他拍摄模式、第4章P模式中就详尽的描述了很多拍摄功能和技巧,诸如长时间曝光拍摄(慢速快门)、锁定对焦后重新构图进行拍摄等。认真通读相机使用说明书,足够应对绝大多数拍摄环境和创意。
(三)用心构图和创意,品味过程
如果不是转瞬即逝的被摄物需要立即抓拍,那就明确被摄物焦点、控制好曝光组合、慢慢的仔细构图、品味画面、大胆的取舍、珍惜你的快门,把数码也当成胶片一样珍贵,不要见什么都拍,也不要拍完就张张回看,做到与胶片时代一样留一些未知和期盼,这样才会享受拍摄过程和感受摄影乐趣。也就是说严谨的创作过程也是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是绝大部分。它实际上注入了创作者丰富情感和对事物的感知,一旦摄影作品附有作者的情感,那么这幅图画也就诞生了生命。且无需多语,有了生命的画面自然会和观者产生互动、产生共鸣,结果一张优秀的摄影作品诞生了。
(四)适度的PS,为作品锦上添花
在胶片时代一张片子按摄影者要求增减曝光密度、色彩校准或夸张调整、建筑物透视畸变校准、叠放拼放、裁放修片等都是最基本的暗房技术,而且因为很多手段不可精确控制,造成了最后成片的唯一性和偶然性,使其作品独一无二,同时也增加了摄影作品的神秘感。到了PS时代这些功能不仅被得以完整得以保留并可以被随心所欲的精确控制,最终成片亦能100%无损原样无限制的复制,暗房技术的电子化、数字化急剧转变,使后期门槛骤然降低,这一点也造成了人们对后期失去了神秘感,也就对合理PS的作品造成了表面的心理排斥。虽然大家都谈P色变,事实上PS几乎每个摄影者都在私下使用,其实这点大家都心照不宣。但在纪实和新闻摄影中除了可以合理的调整影调和色彩校准及适当的剪裁,决不允许随意抹除对象和嫁接,这种做法违背了新闻纪实的真实性,丧失了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是不可取的行为。除此之外对于艺术创作适度的运用PS为作品添彩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可以锦上添花。
三、结语
摄影属于科技美术范畴,艺术概论中关于摄影的定义是摄影属于空间艺术、光与影的艺术、再现真实[1]。就是说相机只是一个工具当然也可以假设成一支画笔,摄影者用光和影子来作画,用取景器来构图、取舍画面,(这一点和绘画有一些区别,摄影是减法要尽可能避开不易入画杂物,而绘画则是加法一笔笔在画布上创造形象),用镜头焦距的长短和光圈的大小来控制景深的深浅使画面产生虚实对比,彩色摄影中则利用色彩的冷暖关系(冷色后退,暖色前冲),黑白摄影中利用被摄物明度的高低(暗色后退、亮色前冲),使其在二维平面中产生三维空间感,这些摄影基本要素与绘画别无二致,由此可认为现在的数码摄影也就是电子绘画,既然是绘画那当然最注重构图和影调,利用有意味的构图和光影关系、利用色彩的情感关系,用独特的创意去记录,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器材。真正好的摄影作品不完全出自于器材,一旦抓住了摄影的真谛即使你用的卡片机甚至手机都会拍摄出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孙美兰.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