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豫剧演唱发声状态

2014-04-29徐萍

大观 2014年5期

徐萍

摘 要:豫剧——这颗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灿烂明珠,艳丽夺目,它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海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如今的豫剧专业团体已遍及大半个中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都飘荡着豫剧的乡音。古老的传统豫剧面临严峻的挑战,豫剧改革势在必行,豫剧演唱要与时俱进,继承创新,才能符合时代精神,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

关键词: 建立良好;豫剧演唱;发声状态

在多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中,我认为豫剧演唱除了继承传统的方法以外,还要大胆借鉴和学习声乐歌唱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良好科学的发声状态,是我们广大的戏曲工作者所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因此要建立一个良好科学的发声状态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戏曲演唱要注重喉头状态的稳定性

喉头,是演唱中协调声气关系的核心部位。演唱时喉头的位置和状态不仅对气息和声带的控制与调节起着一定的作用,而且对共鸣腔体的调节和共鸣效果的获得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豫剧发声有真假嗓之别。具体的说,则有“大本腔”、“二本腔”、“夹板腔”、“说念腔”、“炸音腔”等多种唱法。但在传统的豫剧演唱中,很多人忽视了喉头的作用,造成了喉头位置过高和喉头不稳的毛病,给自己的演唱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首先,如果演唱时喉头处于较高的位置,会使喉咽腔闭锁,口腔缩小,喉咙失去应有的开放状态。这时声带振动时所发出的基音只能进入空间较小的口咽腔内振动,产生共鸣。因此,高喉位的演唱发声,虽然具有吐字清晰、自然、声音刚亮、清脆等特点,但声音比较细、浅、散、飘、缺乏浑厚、深沉、雄浑、圆润等特色。喉头的位置过高,会使咽腔缩短,喉头下方的气管长度拉长,这样不但消耗了闭合的声带向下阻挡气息冲击的力度,造成气息与声带对抗力的失衡,且气流在冲击声带时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毫无控制的气管,也会削弱气流对声带的冲击力。此时,若要保持气息冲击力和声带张力的平衡,就必须更加加强胸肌、腹肌和横膈膜对气息的控制力度。还会引起颈部肌肉的紧张、僵硬,不利于各披裂肌和软骨的自由活动,影响它们对声带的灵活、有效的控制与调节,导致声带不能自如地闭合、打开,使声音失去自然、圆润、舒展的特点。严重者,甚至造成发声器官病变,无法进行演唱活动。

其次,喉头位置不稳定,随着声音高低、强弱的变化或者由于咬字、吐字的原因,不时地上下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唱出豫剧的一些韵味,但也势必会造成音色时明时暗、声音线条时粗时细、发声位置时高时低,失去和谐、流畅、优美的特点。

我们可以借鉴声乐发声的科学方法,使喉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位置和稳定的状态,不仅有利于气息的控制和气息功能的发挥,而且容易使口咽腔和喉咽腔上下拉长,形成一个窄而长的共鸣管道。声音振动发出的基音声波,首先在这个共鸣管道内获得良好的共鸣腔体,然后这种共鸣的高频声波也容易通过鼻咽腔的传递获得明亮、集中的头腔共鸣,使声音更加圆润明亮、行腔自如、高亢洪亮、表现丰富。

二、戏曲演唱应保持良好的呼吸状态

作为一个成熟的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唱、念、做、打”必须兼备,尤其是在边唱边舞,动作难度较大的形体表演时,想保持声音的圆润、流畅、松弛、洪亮,不能不注重正确的呼吸及其方法。

演唱的呼吸并非与生俱来,必须靠后天训练才能获得。我国民族戏曲界用来训练呼吸方法的术语叫做“腆胸”、“收腹”、“丹田气”。所谓“腆胸”是强调加强胸廓的扩大,当用口、鼻吸气时,借助吸气肌肉的收缩,使胸腔得到扩大,以吸入较多较深的气息。所谓“收腹”,就是当你把气吸入胸腹后,立即收住小腹,就是使“小肚子”向上顶又向里瘪。所谓“丹田气”(这里的丹田就是指的小腹)并不是说在此处可以产生气流,而是它能起执托的作用。另外,在我国民族唱法中又有“上丹田”(位于两眉之间)、“中丹田”(位于腹上部,即横膈膜下沉的部位)、“下丹田”(脐下三指的地方,即小腹或称小肚子)三点连成一线之说。在发声时,要求声音位置在“上丹田”;要求气储“中丹田”,不要把它随便塌下来, “下丹田”往上托住,使“中丹田”与“下丹田”形成一种对抗的状态,而产生一股带有控制的力量,这股力量(强力的呼吸)就是所谓的“丹田气”。它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一股气柱,使用这样的气息来演唱,就有“顶天立地”的效果,即声音位置在上丹田,气息的支持在下丹田。气息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种状态,而歌唱的呼吸则要满足发声和艺术表现的需要,是一种有意识的、强化的呼吸运动,非专门研究不可。的确,“用什么气,得什么声”,只有认真研究歌唱的气息,才能获得‘唱戏”所要的“声”。“唱戏唱戏,就是唱气”,这与“谁懂得呼吸谁就懂得歌唱”意大利声乐谚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气要吸得深,呼气要均匀;存气量要大,丹田用力顶。快板吸气浅,慢板吸气深。相对地说,不同的板式在吸气的深浅上有所区别,唱快板,换气频繁,可供换气的时间短,所以换气要快,吸气要浅些,但要有弹性;唱慢板,声音绵长,气口少,所以吸气要深,保证有足够的气息、能够支持一个乐句。气沉丹田贯三腔。“三腔”是指胸腔、口腔、头腔这三个共鸣腔体。“气沉丹田贯三腔”意即使用“丹田”部位控制气息,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歌唱整体共鸣。为什么呢?因为“气沉丹田”充分发挥了腹肌、横隔膜和肋间肌的功能,使胸腔放松,横隔膜伸展,吸气深,气息容量大,演唱时,感觉腹部与后腰之间有一股向下紧紧拉着的力量,控制气息的呼出,根据不同音高、力度、音色的需要,调节胸腔、口腔、头腔这三个共鸣腔体的比例,唱出作品所需要的声音。只有练好“丹田之气”,才能获得良好的声音共鸣,唱出美好动听的音调,成为声音的主人。总之,演唱的呼吸状态,简单说就是腆胸、收腹,上、中、下丹田三点连成一线形成一股气柱。根据人的生理构造(呼吸器官),以上方法是合乎生理科学的,是用之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三、戏曲与声乐艺术演唱发声的共性与个性

戏曲声乐老专家肖晴曾说过:“戏曲声乐既有一般歌唱艺术的共性,也有自己的个性。其共性建立在人类发声机能、发声原理及声乐艺术的基本一致性上,而个性则建立在民族语言民族心理状态及其表现方法和民族美学情趣等传统的差异上”。实践证明,戏曲声乐艺术与歌唱艺术在用嗓规律上,是具有一定的共性的,因此从歌唱训练中,寻找出合适戏曲演唱的训练方法及训练程序,对戏曲演唱技艺的提高是大有好处的。它将使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感性上升为理性,因而也使戏曲发声与演唱更为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成为可能。当然要建立起一整套系统、科学的戏曲声乐训练方法,尚有待时日,这也是戏曲声乐界正为之探索与追求的。我们欣慰的看到,戏曲声乐界已充分认识到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的重要意义。借鉴与利用歌唱艺术训练中的科学训练方法,在戏曲声乐的训练中,已取得明显的效果,并从中产生了十分可贵的新知识与新经验。当然,在借鉴、利用过程中,应注意不可生搬硬套,一定要保持戏曲演唱风格的本体,让科学发声方法与戏曲的演唱艺术“为我所用”,促进戏曲艺术本身的进步与发展,而不被同化或导致迷失方向。这当是戏曲工作者应该牢记的。

总之,任何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古老的豫剧艺术也同样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新的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责任,让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胆借鉴、吸收、继承和探索,使豫剧演唱更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艺术性,使豫剧艺术焕发出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