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素养现状分析
2014-04-29李博
李博
引言: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素养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必要的数学素养,是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只有通过量化才能达到完善的展示,而数学正是这一高超智慧成就的结晶,它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现在的中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其数学素养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中学生数学素养的涵义和构成要素
数学素养,指人们通过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的程度,能从中自觉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那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又是什么呢?
1.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中学生是将来的社会人,将来社会对社会人的数学素养的要求,就是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内涵,即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也是通过数学教学赋予中学生的一种学数学、用数学、创新数学的修养和品质。
2.中学生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
中学生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由五个方面构成:一是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二是数学能力,三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四是数学应用意识,五是数学观念与数学精神。
二、中学生数学素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并未达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完全转变,重分数轻能力,重计算轻实践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从社会到学校,从家长到教师,这种“唯分数”的评价观,使得“一切为了考试,为了考试的一切,为了一切的考试”的应试教育观很难转变。在這种教育观的指导下,社会和家长所关注的只是学生表面的成绩,而相对忽视了学生内在能力的发展;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而相对忽视了对学生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封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习得,而相对忽视了数学知识的运用,以至于只会计算不会运用。因而,形成了学生、家长、学校围着考试转的怪圈,使学生严重缺乏数学素养。
三、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现在的中学生因为教育制度的关系形成这样的状态,那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该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呢?
1.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数学的学习能力
知识与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离开知识,培养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应注意教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与知识的规律性,使其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条理分明,系统严谨。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指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举一反三的能力、触类旁通的能力、由已知推未知的能力。然而这些能力的获得或提高,总是建立在牢固地掌握、深刻地理解、灵活地运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计算和基本技能之上的。因此老师应对学生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2.数学的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知识的精髓,数学方法则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中学数学涉及的数学思想主要有以下五种:分类讨论与整合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变换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决不能脱离开数学表层知识,而要在表层知识的教学基础上,有效进行深层知识的教学。
3.数学的应用意识
数学应用意识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认识活动,是与人们在认识数学的过程中的态度和情感体验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对于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与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和一般的数学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关系。数学应用意识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的选择,它既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也不是对应用能力的评价,数学应用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该做什么及怎么做,至于做得好坏,当属技能问题,有时一些技能问题不是学生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合理,有的学生面对数学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套哪个公式,模仿哪道做过的题目求解,对没见过或背景稍微陌生一点的题型便无从下手,无法解决,这是数学意识落后的表现。数学教学中,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熟练程度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数学应用意识教学,指导学生以意识带动双基,将数学意识渗透到具体问题之中。
4.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
1)联系生活实际,诱发学生兴趣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联系生活实际,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的语言生活化,教学的内容生活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样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
2)优化教学设计,保持学生兴趣
例如在课程的导入上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故事,情景等导入的方法,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能产生学习的欲望。在教学内容上采取多元化的设计。同样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将产生不同的效果:如以结果形式呈现,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形成死记硬背;如以过程形式逐步呈现给学生,能引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的愿望,从而对知识具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如以问题形式呈现给学生,则往往能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多多评价学生,升华学生兴趣
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体验成功的心理状态下把对数学学习的需要升华为一种内在的需求。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尝试、探索、体验成功,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进步。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人人都体验到不同层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现在的中学生在数学素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在数学素养上是有所欠缺的,特别是在数学的学习能力上的欠缺,大多数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牢固,而在思维方法和应用意识上则是局限性太大,不懂得发散思维,思考以及应用的意识较为肤浅,这些都给素质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通过课堂教学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来培养中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这个大环境。
(作者单位:辽宁省清原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