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绿化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4-04-29八月
【文章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有了不断的发展,但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和重视程度的不同,全国各地城市园林绿化的进展极不平衡,特别是我们内蒙古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和环境意识不强,城市绿化投入不足,致使城市园林绿化中出现不少问题。我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对策。
【关键词】
园林绿化;存在问题;对策
1 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1.1 模仿跟风、缺乏个性
城市园林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该城市的形象特征,应具有其特有的风格及地方特色,可深刻体现该地区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但实际上由于中国近代史的原因导致西方园林风格对国内园林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欧美式园林在国内遍地开花而失去了中国园林原有的风格和个性,最终完全失去了当地的文化特征,形成园林建设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现状。
1.2 设计理念落后
任何城市只有良好的城市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之后方可在总体规划内精心设计出园林及其他城市建设工作,但现实中因大多城市属“改造发展型”模式,该种模式严重影响了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也给现代化城市建设带来的很大困难,同时受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导致园林景观单调、呆板,无观赏价值的结局,尤其是缺乏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导致缺少文化底蕴,最终形成“江南化”、“欧美式”等设计理念流行的结局。
1.3 盲目追求档次
档次本身是设计师追求的设计理念,但现阶段档次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方面的豪华讲究,甚至有些园林设计开始时决策者就定了高调,但其往往忽视了巨大的财力投入所应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及园林所在场所是否真正具备档次的环境条件,并忽视了国内当前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现阶段国情决定了在园林设计中应实现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的原则。
1.4 只重利益忽视责任
当前国内园林设计行业缺乏相关规范对其进行监控导致设计单位及人员能力参差不齐,因而在设计过程中存在设计方案未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最终导致园林设计不科学、合理,设计出的园林景观存在花少、色暗以及缺少地方特色的特点;或因急于绿化效果而忽视了植物生长需要时间的定律,因而通过加大植株密度的措施弥补,甚至是出于追求更大利润的目的刻意多种树,最终导致绿植密度过大的现象,影响了植株生长空间的同时也造成浪费,也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止工作。
1.5 对人性关注程度不足
在一个园林景观设计之前需花费很大精力来研究风格、手法以及形式等,并应将后期形象作为最大的追求目标,但现实设计中往往存在只追求形式上的美而忽略其功能性,甚至将其等同于用于休息的桌椅、集散场地等,虽然该“温饱型”设计当前能够满足原本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人们,但长期以往则势必会暴露其隐蔽性和自欺性。
1.6 忽视同当地环境间的协调
任何地区的天然地形是大自然对该区域的恩赐,因而在园林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园林景观与当地环境的和谐统一,应能够做到因山势、就水形,景自境出的效果,但现实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忽视自然环境,甚至改造自然环境的现象比比皆是,其最终效果只能是园林同周围环境不相协调、和谐。
1.7 忽视生物的种间关系
园林景观设计中生物多样性主要起到负面影响,而在评价生物多样性时除了需预测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外尚应考虑各物种间的关系是否协调一致,各物种间的层次以及该物种是否为人类所侵袭等,但当前大多园林设计中并未充分注重,甚至出现将存在竞争的植物种植在一起的现象,最终不仅不利于植株生长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 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对策
(1)城市园林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不同城市因气候、立地条件不同,生长植物种类也不同。因此,依据城市类型,对各城市植物群落进行详细调查研究,探索树木、花草、野生动物、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适应性、生存、生长发育规律,提出科学决策,选用合适树种。
(2)规划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点,风格多样,量力而行”,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
(3)在城市建设设计上采用多种类型,不仅可以植树、种草、种花、种果、种药,还可利用江、河、湖、海等水面养鱼、养鸭,在林中养鸟,并引进天敌,使人、动物、植物、鸟类、鱼类、微生物和谐相处,形成良性循环的能量、物质的转换。园林规划设计不仅限于观赏为主,不能只顾眼前的效果,还要有长远发展目标,要从城市长期发展考虑,留出基础设施用地,避免栽了砍、砍了栽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稳定。因此,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要有所转变,要以建筑为主转变为以防护功能和观赏并重、植物造景为主的新的观念上来。
(4)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可供选择的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植物种类,包括有花植物近30 000種、树木近8 000种,可扩充造景材料。树种配置时要采取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合配置绿化模式。还要通过垂直绿化实现阳台、屋顶、院墙、围栏的全面绿化,并鼓励巿民养花、植树。为增加“绿量”,应多种叶大浓荫的大乔木,增加乔木比例,乔木下面种草皮,并适当点缀灌木,搞复层立体绿化。此外,要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化地的色彩,为市民提供距离合适、景观优美、绿化充分、环境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5)加强宣传教育和园林绿化法制建设,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和创建意识。创建园林城市需要领导重视,加强领导是园林工作的保证,特别在目前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要开展广泛的领导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实行单位评比和考核一票否决制,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同时,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的执法队伍,依据《城市园林管理条例》,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惩侵占绿地、乱砍滥伐等破坏绿地的行为,依法维护和巩固城市绿化成果。此外,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绿化意识和创建意识,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培养全社会爱护共同生存环境的自觉意识,树立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作者简介】
八月(1978—),女,蒙古族,现工作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