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的社会危害
2014-04-29郑钧蔚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腐败是古今中外各种社会制度下都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政权及社会稳定的因素,特别是20世纪中旬以来,腐败问题成为全球一大公害,日益严重危害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动摇民主法制价值的根基。在我国,腐败严重损害了我党和国家的威信,动摇党执政之基,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影响我国政治与经济改革的进程,甚至可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绊脚石。
关键词:腐败;危害
为政之要,贵在清廉。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古至今,概莫能外。反腐倡廉不仅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智慧,也是世界各国执政当局面对的难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贪如水,不遏则滔天;欲如火,不遏则自焚。”腐败可以亡党亡国,有史为鉴,我们共产党人深谙其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廉洁自律的革命品格,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保持高度战斗力、受到人民群众爱戴的原因之一。纵观中国共产党92年的历史,既是一部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强盛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坚持反腐倡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发展史。我党无论是在幼年时期还是在执政时期,始终把反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探寻如何更好地将反腐败与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相结合,是我党始终不渝的努力目标,即便今天也是如此。
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伴隨社会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复杂化,从古至今,世界各国都面临腐败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杜绝腐败。2012年“透明国际”发布全世界176个国家及地区的腐败程度排名,即使并列排名在第一的丹麦、芬兰和新西兰,“廉洁指数”也达不到满分。全世界都在寻找攻克腐败这一世界难题的办法,联合国还专门制定发布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但是腐败不能被泛化的理解,在今天的中国,腐败一词频繁见诸于各种新闻媒体之中,腐败问题成了社会舆论重要内容之一,给人的印象是腐败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这种社会氛围日益浓重,严重影响着政府的形象,扭曲老百姓对政府公职人员的认识。看来我们有必要对腐败的含义、危害及我国面临的腐败情况作更深刻的认识。
(一)腐败的含义
据《现代汉语词典》,腐败本来意思是指自然界有机物的腐烂,食物腐败,见于《汉书·货食志上》“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腐败不可食”。后来把腐败概念引申,指行政体制的混乱、黑暗以及官吏的败坏、堕落,人们常常喻之以社会的毒瘤、癌症、瘟疫等。
在我国的刑法中只明确了腐败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在我国,腐败基本上是作为政治概念而非法律概念来理解,即通常定义为“利用公权力谋取私利”。那么,笔者在结合政治学的元概念—权利与权力,来对腐败作更明确的理解:在社会经济关系及其表现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政治关系中,社会成员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而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腐败主体一面是公权力的主体,另一面是不正当主张权利以实现其利益的个人,这两方面既可以重合,也能相互分离:国家公职人员其本身也处在社会关系中主张权利的个人。在加拿大,政府与公务员的“互换协议”制度,以契约的方式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以避免双方的利益冲突,如果存在利益风险重大,则订立相应条款防止双方利益冲突的发生,这就减少了进入公职机关的人从职务中谋取好处的机会。“互换协议”其实质就是身份分离,对公与私、权利与权力的界定。另外,《日本刑法典》也明确收贿犯罪和行贿犯罪相互处于必要性共犯关系。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不受限,权利的不正当主张,没有权利与权力的作用就没有腐败,腐败与权力的滥用和利益的不正当分配联系在一起的。当公权力遭遇私权利时,背后的交易就是腐败。在分析腐败的原因时,往往概以公职人员的个人道德低下,人品败坏、法制观念淡薄掩蔽事实的真相,而忽略清明政治是以划定权利与权力边界为秩序的。
(二)腐败的危害
腐败是古今中外各种社会制度下都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政权及社会稳定的因素,特别是20世纪中旬以来,腐败问题成为全球一大公害,日益严重危害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动摇民主法制价值的根基。在我国,腐败严重损害了我党和国家的威信,动摇党执政之基,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影响我国政治与经济改革的进程,甚至可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绊脚石。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腐败使得社会财富和社会机会不公平分配,社会贫富悬殊进一步加剧,扭曲人们的价值观。一是扭曲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市场经济以公平、正义、诚信为价值导向,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孵化器。扭曲对市场的认识,就会使社会生活被“市场化”,那就是唯利是图,一切以利益为导向,不遵守市场运行的法则,巧取豪夺,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为损公肥私,徇情枉法,贪污腐败的乱象。腐败既是扭曲市场价值观念的原因,也是市场价值观念被扭曲的结果。二是腐败也是加剧社会贫富差距原因之一,必然造成公众普遍的仇富、仇官心理,严重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
腐败严重扰乱政治制度化建构起来的合理社会秩序,阻扰政治现代化的进程。罗尔斯曾经引用黑格尔的一句名言:“当我们合理地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反过来这个世界看起来才是合理的”。受当前的中国社会乱象警示,我要说:“当这个世界合理的时候,我们才会合理的看这个世界”。社会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政治共同体,那是基于共同的社会认同,也就是社会成员在基于利益共同的基础上建立起的价值认同,这也是政治制度化的价值所系。社会公平主张“合理的差别”,当腐败造成社会的不公平时,社会也就不合理了。如果老百姓的不认同感和公平感发展成为相对剥夺感时,富人和官员也就失去合法地位,社会将不再和谐,没了稳定的基础—社会认同。
参考文献:
[1]燕继荣.中国腐败治理的制度选择[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2]姜琪.转轨期行政垄断的形成机理与改革路径[J]. 现代经济探讨. 2012(06)
[3]陈刚.腐败与收入不平等——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南开经济研究. 2011(05)
作者简介:
郑钧蔚(1984-),男,汉族,四川省渠县人,在读研究生,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研究方向: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