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综合法与向量坐标法,孰优孰劣
2014-04-29洪昌强
洪昌强
题1 如图1,平面PAC⊥平面ABC,△ABC是以AC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E,F,O分别为PA,PB,AC的中点,AC=16,PA=PC=10. 问:在△ABO内是否存在一点M,使FM⊥平面BOE,若存在,请求出该点坐标,并求点M到OA,OB的距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题2 如图2,平面PAC⊥平面ABC,△ABC是以AC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C=16,PA=PC=10. O为AC的中点,H为△PBC内的动点(含边界),OH∥平面PAB,求直线PH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
图1 图2
2.1 坐标法
对于题1,如图3,建立直角坐标系,P(0,0,6),B(8,0,0),E(0,-4,3),F(4,0,3). 设M(x,y,0),则 =(0,4,-3), =(8,4,-3), =(x-4,y,-3). 由FM⊥平面BOE得4y+9=0及8(x-4)+4y+9=0,即x=4,y=- . 又因为AO=BO=8,AB=8 ,所以M4,- ,0在△ABO内,且点M到OA的距离为4,到OB的距离为 .
图3 图4
对于题2,如图4,建立直角坐标系,容易求得平面PBC的法向量n1=(3,3,4),平面PAB的法向量n2=(3,-3,4). 若设H(x,y,z),则 =(x,y,z-6). 又因为点H是在平面PBC内的点,由条件可得(3,3,4)·(x,y,z-6)=0及(3,-3,4)·(x,y,z)=0得3x+3y+4z-24=0及3x-3y+4z=0,解方程组得Hx,4,3- x. 因为H在△PBC内或边界上,所以0≤x≤4. =x,4,-3- x. 又因为平面ABC的法向量n3=(0,0,6),所以可得sinθ=cos〈n3, 〉= = = .
设t= +1(1≤t≤2),则sinθ= = ,
再由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得 ≤sinθ≤ .
分析 对于题1,由于本题△ABO所在的平面就是空间直角坐标系xOy,所寻找的点M是在△ABO内,其坐标设为(x,y,0),未知数仅有两个,列方程和解方程都比较方便. 因此,题1使用坐标法得分率比较高. 对于题2,从本题所提供的几何图形来看,建坐标系比较方便,多数同学开始就选择了坐标法,把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问题转化为直线与平面法向量所成角问题. 绝大多数的同学按平常的解题思路,直接设H(x,y,z). 从统计中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同学,根据条件OH∥平面PAB得到OH与平面PAB的法向量垂直,即(3,-3,4)·(x,y,z)=3x-3y+4z=0,有一半以上的同学不会建立第二个等式. 为什么只能列出一個式子,而不会列出第二个等式?其原因是,在高中阶段,当点在已知直线上时,多数同学知道利用向量共线来处理. 对于点在平面上(除特殊条件约束外),在空间直角坐标下,中学没有提及平面方程,绝大多数同学缺少处理点在平面上的经验. 这也是导致本题用坐标法处理得分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以上解法知,本题即使将直线PH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表示为x的函数,求这个函数的值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求变量x的取值范围也并非易事.
向量坐标法的一般的操作步骤是:第一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第二步,计算相关点坐标及各线段对应向量;第三步,通过解方程求相应平面的法向量;第四步,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公式列式并计算. 其解题实质就是将几何问题转化为数量问题进行量化处理. 坐标法虽然运算要求较高,但技巧性不高,容易操作,解题过程程式化,可以通过做一定量的试题来进行强化训练. 我们处理立体几何解答题习惯使用坐标法,但对一些点或直线不在特殊位置上,即一些关键点不易用坐标表达时,解题思路容易被坐标法捆住. 题2得分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2.2 综合法
对于题1,此题要求我们能从“平面PAC⊥平面ABC”和“△PAC与△ABC是等腰三角形”联想到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然后在△PAC中过P作PQ⊥OE,交OE于Q,交OA于H,并通过这些定理证明PH⊥平面BOE,再过F作FM∥PH,交BH于M,点M即为所求.
分析 此题为什么只有5%的同学选用综合法呢?对于题1,欲直接在△ABO内找一点M,使FM⊥平面BOE,会遇到两个较难处理的问题:一个是M点在哪里;另一个是平面BOE内能比较容易证明与FM垂直的两条直线在哪里. 对此,好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因为要寻找所满足条件的FM离已知条件有些“远”. 俗话说: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能否在靠近已知条件比较“近”的平面上寻找解题突破口?由已知条件,不难发现平面PAC与平面BOE具有垂直关系.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将条件“平面PAC⊥平面ABC”转化为“平面BOE⊥平面PAC”,其“OB⊥AC”是连接两者的媒介. 从答题情况来看,我们除了心理上信奉坐标法外,还缺乏对条件“平面PAC⊥平面ABC”的深入思考,以及对平面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理解,致使提取信息时思维通道被堵. 从统计中我们还发现,在平面POA内作出PH⊥OE,交OA于H后,有60%的同学在计算OH长时出现错误或思维发生障碍. 其实,若将眼光放在Rt△PHC中考虑,根据三角形相似性质,容易求得HO= = . 这样在计算上省时省力,解法更显简洁、优美.
对于题2,设PC,BC的中点分别为E,F,则平面OEF与平面APB平行,线段EF就是所求的H点轨迹. 再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因为PO⊥平面ABC,AC>AF,所以PH与平面ABC所成角中最大角为∠PFO,最小角为∠PCO. 这样不难求得结果.(以下略)
分析 此题虽然有15%的同学选用综合法,由统计知,其中半数的同学在选用坐标法“失败”后,再采用综合法的.
立体几何综合法是利用已知条件及定理、性质、法则等已知事实,将问题的初始状态逐步转化到目标状态. 探索过程常以合情推理作为先导,演绎推理加以完整化和严格化. 其解题过程为,把复杂的图形分解出基本的图形,把不规则的图形“修理”为规则图形,把不规则的位置“调整”为规则位置,把“隐藏”的几何特征“显露”在明处;然后找出满足定理的几何模型,再通过这些定理、性质实现相互间位置关系的转换,最终实现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在处理较复杂的问题时,还需要作一些辅助线,这是同学们感到比较困难的地方. 相对坐标法来说,综合法思维灵活性大,解题技巧性也高.
2.3 坐标法与综合法合用
对于题2,设E,F分别为PC,BC的中点,则OE,OF分别平行于平面PAB,则平面OEF∥平面PAB,故线段EF就是H点在△PBC内的轨迹. 设 =λ (0≤λ≤1),再由P(0,0,6),E(0,4,3),F(4,4,0)及 = + = +λ ,得 =(4λ,4,-3(1+λ)). 又因为平面ABC的法向量为(0,0,6). 根据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可求出直线PH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 (以下略).
分析 先利用综合法推断出点H的轨迹是线段EF,这样可以发挥共线向量的作用,为设好H点的向量坐标提供了便利. 由此得到的 =(4λ,4,-3(1+λ)),其表达式简洁明了. 此法与坐标法相比较,运算量缩减了不少. 不过接下去求 值域的方法仍与坐标法求解过程类似. 从中得出,对一些关键点用坐标直接难以表达或表达不简洁时,可以结合几何综合法,先得出一些几何特征,然后根据几何特征设置这些点的坐标,这样可避免坐标法所带来的烦琐的运算过程.
对于立体几何有关角、距离的问题,题目所涉及的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和它们之间的距离,若在图形中能找到“现成”或容易作出它们所求的角和距离, 一般情况下, 利用综合法处理比较方便. 若条件中所提供的图形没有良好的建立直角坐标系的环境,并且所反映的几何性质对问题解决有明显的帮助作用,此时综合法更有它的用武之地. 对一些立体几何问题,综合法难以入手,条件中所提供的图形又有良好的建立直角坐标系的环境,所涉及的点的坐标易求出,这时坐标法更显示出其解题优势. 在用坐标法处理时,题目中一些重要的几何特征不能被忽视,有时两法联合使用,会收到良好的解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