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字》看霍桑非正统爱情价值观的表达技巧
2014-04-29张三省秦银国
张三省 秦银国
摘要 霍桑的《红字》常被批评界以含混一词来形容,指出其表达出的道德价值的多义性或含糊性。在《红字》的主题下,那种非正统的愛情观念显然与道德价值观念是格格不入的,故此霍桑就借助含混的叙事策略为读者造成错觉假象,通过虚拟叙事、再现实叙事等表达技巧,将非正统的爱情价值观表达出来,并且使得叙事人免受道德的谴责。
关键词:《红字》 纳撒尼尔·霍桑 非正统 含混 价值观 爱情 表达技巧
霍桑的《红字》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含混,批评界也常用含混一词来说明《红字》的道德价值。霍桑用含混的表达技巧将与时代道德价值观念违背的爱情表达出来,不仅使得作品整篇具有模糊、游移、歧义等特性,文章的构成中更是用情节设置、意义标志以及在文章叙述中采用多重选择的方式,在含混的文本表达中使得作者的世界观得以体现。
一 《红字》作者霍桑的简介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是美国19世纪后期的浪漫主义文学家,其代表作《红字》于1850年一经问世,作品就以其思想价值被人们肯定,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获得巨大的成功。时隔半个世纪,《红字》仍是世界上不朽的名著经典。
二 《红字》中的非正统爱情
霍桑的《红字》以美国两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时代为题材,揭露了19世纪资本主义时代宗教的欺骗以及社会道德的虚伪,突出描写出社会与人性中的阴暗面,并通过含混的描述将非正统的爱情价值观展现出来。在《红字》中讲述的是发生在北美殖民时期的悲剧爱情,海斯特·白兰与医生齐灵渥斯结婚,但是他们之间却没有爱情,此后,孤独中的海斯特与牧师丁梅斯代尔发生恋爱关系并生下女儿珠儿,海斯特因此被当众戴上“通奸”的红色A字标志。“一片墨黑的土地,一个血红的A字。”在《红字》中,作者以惯用的象征手法,在人物、语言以及故事情节上都体现着浪漫主义想象色彩,并且还将主人公海斯特写成了拥有崇高道德的人。小说在描写中把人的心理活动以及自身的直觉放在第一位,将充满罪恶感的美国社会真实地展现出来。小说《红字》通过含混的描述将海斯特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的非正统爱情价值观、社会道德的黑暗以及海斯特的爱情观表达出来,使全文具有丰富的内涵主题,赋予作品经久不衰的文学魅力。
三 含混的《红字》中非正统爱情价值观的表达技巧
霍桑的长篇小说《红字》中既有对人性以及灵魂的深刻剖析,也探讨了道德与罪恶的问题,作者主张通过善行以及自忏来洗刷罪恶,以此来达到净化心灵的救赎。霍桑在揭露社会与人的劣根性的同时,也对善良的人给予很大的希望。他将非正统的爱情以含混的方式表达出来,使非正统的爱情也能在黑暗中不断的前行,并渐渐走进黎明收获幸福。《红字》中,霍桑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严谨的故事结构,对于非正统的爱情价值观以象征手法、心理分析等表达技巧展现在读者面前,增添了作品中的浪漫色彩,为读者呈现出不同的故事解读。
《红字》的含混是历来批评家与学者所公认的,小说中的含混其实是作者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使得文章体现出多种解释的可能,并使文章的意义模糊、歧义,从而避免非正统的爱情价值观因为与道德违背而受到的批判。在小说《红字》中,对于非正统爱情价值观的表达技巧,霍桑使用了很多的表达方式,不仅有心理描写还有象征性描写以及通过对主题、结构等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将女主人公的爱情价值观真挚的表达出来,不仅是对道德伦理的反抗,更是对女主人公为爱而勇敢反抗的精神作出的赞扬,同时也是对宗教束缚人性的真实揭露。《红字》以含混的特点在文学界引起不小的反响,不仅有批判还有赞同。小说中,霍桑更是把非正统的爱情价值观描述出来,在人物塑造以及象征叙述等方面,造就了小说的不同面意义,使小说在主题上有着含混的艺术效果,但也不失其文学的魅力。
《红字》中以暗示、比喻的方式将非正统的爱情价值观表现出来。例如小说中的红字A,就被霍桑赋予了多种意味,它不仅是炼狱之火及罪恶的象征,更具有救赎的意味。小说先是对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的红字进行描写,暗示她是有罪的人,因为她的爱情与当时的道德伦理相违背,是不耻的爱情;后来文中又对红字进行另一种方式的表达,如果海斯特是有罪的,那么她的女儿珠儿也是有罪的,但此时的红字不仅是罪恶的象征,还象征着圣徒的鲜血,作者正是从这一暗示来证明红字的救赎作用。海斯特佩戴红字是为自己的罪行赎罪,也是为世间之人赎罪。
在《红字》中,红字A是英文字母Adultery(中文意思为通奸)的第一个字母,它不但暗示了海斯特的爱情有违道德价值观,也表明了另外一种意思,即:与不爱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大的折磨。在作品中,女主人公海斯特始终没有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她不仅坚强勇敢地活了下来,还在不为社会所容的环境中独自抚养女儿长大,并且通过不断地积德行善弥补自己的罪恶,最终她也获得了人们的谅解,将红字A的通奸标志转化为天使Angel的象征。爱情没有错,但是在与道德违背的情况之下,人们的内心也存在一定的愧疚感,霍桑在《红字》中,以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在含混不清的描述中,把道德伦理的爱情价值观展现出来。文中以含混的文字,将非正统的爱情价值观展现在读者面前,既是对社会黑暗的批判,也是对悲剧爱情的同情。文中以“野玫瑰”象征爱情,并多次用罪恶、巫婆、妖怪等消极的词描述海斯特的女儿珠儿,不仅说明了社会对非正统爱情的摧残,更表达了作者自己对非正统爱情的同情与赞扬。
在小说《红字》中,霍桑以含混的描述把非正统的爱情价值观展现出来,并对未来生活的遐想赋予了更多的含义,而这也正是《红字》的文学艺术魅力。在小说对丁梅斯代尔死前的描述中,又再次将红字A以不清晰的方式展示出来,它不仅是对罪恶和对通奸者的救赎,也将人性中的善恶以及社会道德中的黑暗表达出来,使读者认识到事物的反面性。可以说,这样的表达技巧,不仅使《红字》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将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的爱情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供人们去批判,由此,整部作品中宗教的地位面临坍塌,海斯特非正统的爱情在此时也不再显得罪恶,人们反而会对其产生深深的同情。此外,在小说中,作者更是借助别人的视角,将丁梅斯特尔的圣者形象维护下来,文中曾这样写:“人们并没有看到她胸脯上的红字A,反而她的胸脯仍像新生婴儿的皮肤一般光洁”。这种通过旁观者的对比描述,不仅将宗教的思想与信仰保护下来,还使得文章的发表不触犯道德的主题,更使得文章中的非正统爱情价值观在读者中得到传播。
《红字》中的爱情不仅掺杂着复杂的故事背景,还有对生活及社会的真实的体现,作者以含混的表述方式,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将人类精神的多元化描写出来,并不是绝对的善恶对立。在含混的《红字》中,作者将多种元素糅合在一起,用艺术的观察性的眼光审视这悲剧的爱情,以高超的心理描写和象征主义手法,揭示出世界的真实面目,在含混之中阐释了非正统的爱情。在海斯特孤独面对社会生活之时,她所表现的思想意志以及独立自我的精神,不仅是对当时女性生活地位的控诉,也是在含混中对女权主义思想的赞赏。霍桑在写作中为了不背弃社会道德的规范,也不时在文字中流露出对海斯特的讽刺,这样就使读者在这种含混之中,间接地感受道海斯特身上的女性主义风范,而她的敢爱敢恨,为爱付出一生的悲剧也由此展开。
长篇小说《红字》中所体现出的伦理道德困境,以及那种非正统的爱情价值观与传统的道德相抗争,还恰恰可以反映出作者霍桑身处的清教氛围,以及当时超验主义发源地新英格兰的境况。《红字》中的爱情不仅包含刻板僵化的道德伦理,同时特别关注个体感受,追求自身心灵上的浪漫主义,具有个人主义的情怀,正是在“矛盾”和“含混”中,作者霍桑心中的爱情被很好地诠释出来。在霍桑笔下,年轻美貌的海斯特嫁给畸形、丑陋的齐灵渥斯时,他们一个是青春懵懂不懂爱情,一个是只想以婚姻满足空虚的生活,而这样建立在没有和谐共鸣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悲剧的结果已经注定,是不可避免的。从女性主义视觉来探索,海斯特的抗争不仅是对道德伦理的批判,同时也是新思想诞生的前兆,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圣徒、罪人的形象,看似矛盾,却恰恰可以反映出作者内心对待爱情的矛盾心理。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从心中迸发,一发而不可收拾,但是两个人的性格也注定了两个人有着不同的命运,海斯特因拒说孩子的父亲是谁而受罚,丁梅斯代尔则备受良心折磨而郁郁而死。在政教合一的严苛体制下,对于这样不道德的爱情没有多少人有勇气去承担,而这也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即:在爱情与政治的抗争中,前者注定是失败的。
《红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道德黑暗的批判,还是对宗教泯灭人性的揭示,在海斯特与丁梅斯达尔的爱情中,与其说海斯特是受害者,倒不如说他们双方都是受害者。他们悲剧的爱情在作者的含混表述中,不仅具有突破道德的力量,更有着对自由的期盼,能使读者自己去体会爱情的真实与美。在这种含混的表述中,对于他们非正统的爱情价值观念,可以说还是有大批读者给予支持的态度,尽管当时国家的政治给予否定,但是爱情一直都是无错可言,是国家社会形势造成了这段爱情悲剧。霍桑将这种非正统的爱情以悲剧结束,也正是为了符合当时社会的道德约束,即一切有违正统的事情终将得到批判,但作者同时又赋予作品含混的艺术魅力。
四 结语
由上可知,在《红字》的叙事中,霍桑借助含混的叙事策略,将他对于当时与道德价值观格格不入的非正统爱情价值观表达出来,给读者造成一定的假象。霍桑的《红字》不仅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同时也开创了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新篇章。在《红字》中,霍桑以高超的表达技巧,揭示了人类艺术的多面性以及其独特的爱情价值观念,也正是这种含混的表达方式赋予了作品更大的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注:本文系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划基金项目《美国成长小说中的自然环境因素》(项目批准号13YJA752025)中期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海珍、尹锡荣、光峰:《浅论霍桑小说〈红字〉主题的模糊性》,《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 臧晓虹:《从〈红字〉中人和社会的关系看霍桑的反超验主义思想》,《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3] 毕宇宏:《反抗与超越——霍桑〈红字〉中海斯特的形象及意义》,《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4] 魏江华:《“狱门”中闪耀的A字 人世间绽放的野蔷薇——简评霍桑小说〈红字〉》,《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5] 梁庆福:《真实的梦想 回归的人性——〈红字〉主题探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6] 李世强:《从〈红字〉看霍桑小说的创作主题与文学艺术》,《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7] 蒙雪琴:《“他人就是地狱”——论〈红字〉和现代主义文学的人际观》,《外国文学》,2012年第4期。
[8] 甘文平:《惊奇的回归——〈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3期。
(张三省,西安外国语大学基础部讲师;秦银国,西安外国语大学基础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