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公主》中的女性主义
2014-04-29邓云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小说作品《公主》当中的女性主义进行剖析。首先分析了劳伦斯在《公主》当中女性主义的结合,随后深入分析了男权主义对于女性的压制,迫使公主的社会角色产生错位,人格出现了异化。最后对公主在寻找自我的女性价值表现,以及最终的悲剧收场做出了深入地分析和思考,本文对劳伦斯在这一部小说当中所表现出的女性主义的价值和意义进行综合性的剖析探究。
关键词: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公主》 男权主义 女性主义 父权主义
一 劳伦斯的《公主》与女性主义的结合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作为一位现代作家,其对于人类中心观念以及男性权力中心观念都是持反对的态度。劳伦斯认为女性应该是具备自我个性的,能够反抗男性对于社会权力的垄断。这一点在其小说文学作品《公主》当中就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公主》这部小说里,劳伦斯塑造了一个主人公“公主”的形象,其性格便是在工业文明十分发达的社会当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高度畸形的性格,而在长大之后又陷入矛盾当中,一方面,屈服在男权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当中;另一方面,又十分清醒地试图突破这种男权主义的屏障,更进一步找到本初的自我。而公主如此异化的性格,最终也导致了一个荒诞的结局,罗梅罗也走向了人生的悲剧。通过这样的一种结局,劳伦斯揭示了工业化社会当中男权主义的没落,以及父权极端控制之下的人生悲剧,表现了一种本性的回归,以及女性主义的思想。
劳伦斯虽然在其小说作品当中渲染了一部分的性爱,但是其在《公主》当中所思考的并不仅仅是肉体的欲望,而是反思了整个工业文明对于女性的影响,对于整个社会意识生态的破坏和影响,并且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这种发展而逐渐地消失。因此,在小说当中,劳伦斯让女性能够更多地解放自我,并且唤醒自己与生俱来的女性本能,这些都是女性主义思想在小说之中的重要体现。
二 公主人格异化的根本原因:男权主义对女性的压制
劳伦斯在小说《公主》当中其女性主义的首要表现,就是对于女性之所以在社会当中遭受到不平等待遇的根本原因方面的探索。劳伦斯在这一部小说当中塑造了一位性格出现了异化的公主,这位公主的性格之所以出现严重的畸形,其本质上的原因就是公主的父亲对其进行了极其不平等的教育,剥夺了公主作为普通女性应该有的正常性格发展过程。
1 对公主的机械化教育:丧失女性自然独立人格
在《公主》这一部小说当中,劳伦斯用非常详细的文笔,描绘了一位非常疯狂的父亲,也就是公主的父亲科林·厄克特。科林·厄克特在《公主》这一部小说当中就是一种男权主义的象征。在小说开始的时候,科林·厄克特对自己亲生的女儿展开了一系列非常荒唐的教育,公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只能够接受自己父亲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科林·厄克特在高度工业化的社会当中成长,其性格和精神状态已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畸形,尤其固执地认为自己就是拥有王族的血统,因此,常常无所事事地在上流阶层当中进行活动。而这也非常严重地影响到了他的教育当中,尤其是对于公主的教育,因为公主长期都在一种被贵族化的意识形态当中,她没有机会去接触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她自己对于本身的社会定位的机能已经缺失,出现了社会学当中的“角色错位”现象。
2 女性主义视角中公主出现的人格异化、社会角色错位
公主接受了自己父亲科林·厄克特的机械化教育,而且科林·厄克特也强调自己家族就是一个没落的王族,要求自己的女儿应該保守作为一位公主和王族后裔的秘密。科林·厄克特是一个疯狂的人,让自己的女儿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阅读居伊·德·莫泊桑以及爱弥尔·左拉的书籍,公主当时对于这些方面并没有一种非常科学的理解,这样一种畸形的理解也促使公主的人格逐渐呈现出畸形的状态。加上公主的父亲还时时刻刻要求自己的女儿要保持着一种贵族的气质,能够用王族的气质去感染自己身边的人。
公主本来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女性,但是在科林·厄克特错误甚至是疯狂的教育之下,公主变得更为矛盾,一方面,她从很多著作当中学会了更多的世故还有老练;另一方面,她逐渐变得冷漠,而且也十分幼稚,让身边的人们非常难以靠近。正如一朵没有香气的花朵,从来没有结果实,虽然看起来非常的高贵,但是实际上内在是非常虚无的、痛苦的和无奈的。
由此可见,公主虽然光鲜亮丽,但是其内在精神却是冷漠虚伪,随着人生时光的不断流失,公主的身体和精神都是处于行尸走肉一样的状态,没有丝毫的生命力。这根本原因就在于她的父亲科林·厄克特那种非常极端的男权主义、父权主义的压迫,而且在这种极端的父权的控制之下,公主已经完全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能力以及独立的人格,在异化和虚幻的成长环境当中,逐渐让公主走向于一种极端的边缘化状况,丧失了原本与正常社会和世界的自然交流,成为了自己父亲科林·厄克特标榜自己王族血统的一件工具。
而公主本身所具备的女性自然特征,也被自己的父亲长期扭曲以及压制着,在她三十八岁之前,也就是她父亲去世之前,她的身材十分瘦小,从来都没有丝毫的欲望,甚至是处子之身。公主没有独立的人格,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社会角色错位,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目的就是表现了作者劳伦斯认为父权主义、男权主义对于女性的压迫,也为其提出女性主义的观点奠定了思想的基础。
三 公主追寻自我的女性主义价值
劳伦斯在《公主》一书当中,对公主的女性本我被压抑的根本原因做出了细致地描摹,而实际上,公主这个角色虽然在其父亲的男权主义,以及父权主义的压抑之下产生了人格方面的畸形以及异化,但是实际上公主仍然有进行反抗,以及对人生有自己的追求,特别是在其父亲去世之后,公主开展了一系列的女性主义追寻的行为,蕴含着其女性意识的觉醒。
1 公主的往西行走:在自然之中寻找自我
在公主的父亲去世之后,公主内心的女性主义渐渐觉醒,这种觉醒让公主意识到自己长期以来都是被父亲的价值观所左右,自己应该想方设法去摆脱这样的一种影响。公主在小说当中开始了自己往西行走的历程。劳伦斯描绘了公主在往西边行走的过程当中,逐渐感受到自然和社会原本的生命力,公主在往西行走旅行的过程当中,逐渐运用自己敏感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自然的威严和生命力,而这一点也正是公主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在秋天深山的气候非常恶劣的条件下,公主仍然执意要求当地的导游罗梅罗带着自己去山上看看。这一个行为实际上是暗示了公主决心要突破父亲对于自己原本女性的自然特性的桎梏,不管外在的条件如何恶劣,或者是可能会遇到内心的痛苦以及煎熬,公主仍然希望能够突破自我,以及在自然当中寻找到原本的自我。这一点从劳伦斯在这一部分的用词也可以发现,公主在暮色降临的时候,逐渐被山上面的各种威严的气息所震慑,感受到社会的严峻,不再以为自己是高贵的王族血统,也不再幼稚的无所畏惧。
2 公主和男性接触:在感情当中探寻自我
公主在自己父亲去世了之后,她开始丧失了原先充斥在自己思维意识当中的各种王族和贵族的世界观,因此,公主在其父亲死了之后,其原先的精神信仰支柱也开始沦陷,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在世俗的世界当中找到填充自己灵魂空虚的东西。这也是公主开始要摆脱父亲的男权主义影响,希望能够寻找回原本的自我,特别是那个长期被男权主义抹杀以及压制的自我。不过父亲对于公主的影响已经是非常深刻的,公主在三十八年的长久时间当中已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人格异化,这种已经根深蒂固异化状态的人格,也就成为了公主在自我探寻过程当中最为严重的阻碍,最终也演变成为其人生悲剧的基础和决定性要素。
公主除了在自我行走过程当中去寻找自我之外,更是在与男性的重新交往和接触的过程当中感受自我。机械化教育之下的公主,从来都没有对男性产生过人伦之想,婚姻对于公主而言仅仅只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而公主在后来遇到了一个让自己非常着迷的男性,也就是墨西哥裔的导游罗梅罗,罗梅罗实际上在小说当中象征着人性当中最为自然的一种本性。罗梅罗的外貌是非常英俊的,肤色较为黝黑,神情当中带有着一种非常奇特的神秘。
罗梅罗表现了公主人性当中所具备的欲望,以及公主渴望在人性最为原始的欲望当中去寻找自我。这样的行为表现了公主内心在探寻自我的过程当中,充满了矛盾以及冲突,因为公主长期在自己的父亲教育之下形成了非常畸形的人格,但是她的本我当中却有着非常自然的力量。人格已经极度异化的公主无法去接受这样的一种生命原始的力量,对于公主而言,罗梅罗就是其矛盾心理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实际上也使得公主寻找自我的过程必然以失败作为终结。
3 公主寻找自我的失败:人格异化最终的悲剧
公主和罗梅罗到达了山顶之后,公主实际上也无法找寻到长期被压抑和割裂的自我人格。无论公主是和罗梅罗如何相处,还是罗梅罗和公主发生了性的关系,公主都没有办法被唤醒其内心真正的自我和女性的意识。罗梅罗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正是公主内心十分渴望的那种人性的光辉,以及独立的人格。但是公主已形成了一种高傲和空虚的人格,已经没有办法接受真诚的爱情以及婚姻。因為公主内心早已经把婚姻和爱情抽象化以及功利化,其内心当中虽然非常渴望能够和罗梅罗在一起,但是她机械的理智却不断地提醒自己,罗梅罗只是个卑微的下等人,身为公主的她不能够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其之所以和罗梅罗发生这一段性关系,其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取暖。
所以公主内心当中在抗衡,以及内心在冲突和矛盾,但是一直都受到自己那种扭曲的人格的影响,从而无法真正突破自我,找到自己原本的人格。罗梅罗虽然有着独立的人格,也是公主所渴望的人,但是公主用着那种被男权主义和父权主义扭曲的理智,一直否定着罗梅罗,所以最后只能够收获悲剧,让一切的爱情归于湮灭。
四 结语
劳伦斯在其文学小说创作的过程当中,深刻表现了女性主义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劳伦斯通过在自己的小说当中塑造一系列的悲剧人物,来表现出男权主义思想对于人类的负面影响,反对无视女性的言行举止,认为人类本性当中的自然观念、平等观念,实际上在工业文明发展的过程当中就已经产生了非常大的破坏。劳伦斯这一方面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其笔下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如长篇小说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里面的康妮,或者是中篇小说作品《公主》里面的玛丽·亨利埃塔等,实际上都是在男权主义的垄断之下,不断挣扎求存的女性形象。因此,综合《公主》当中的公主的种种人格扭曲,以及自我的探寻过程中,特别是从公主的悲剧人生上看,公主最终是在父权主义的桎梏当中丧失了自己原先自由独立的女性人格。而归根到底,这种人格的扭曲成因极为复杂,除了男权主义、父权主义之外,基督教严苛的道德,或者是工业化的文明乃至于资本主义精神,都是桎梏公主的重要推动力量,除了让人同情,更多的也是一种警示。
参考文献:
[1] 渠红丽:《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演进研究》,《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2] 吴华眉:《走向女性主义身体哲学》,《江海学刊》,2012年第3期。
[3] 丁晓春:《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劳伦斯作品解读》,《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邓云,四川内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